步骤 | 注意点 |
---|---|
预算规划 | 尽早了解学费和生活费,避免资金突然紧张 |
申请奖学金 | 多留意学校官网,准备GPA(平均成绩点)证明和推荐信 |
住宿选择 | 校内宿舍贵但方便,校外合租省钱但需提前找房 |
交通出行 | 买学生公交卡或月票,日常通勤省不少 |
生活饮食 | 多自己做饭,偶尔聚餐,平衡健康和开销 |
初到加拿大,钱包紧张的我才知道“费用明细”有多重要
我还记得刚到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那会儿,行李箱没多,钱包更是紧巴巴。身边有朋友因为没规划好,学费刚交完,连买菜的钱都紧张。那时我才意识到,留学生活不只是专心学英语、准备TOEFL(托福考试,测英语能力)和保持GPA(平均成绩点,反映学习表现)那么简单,钱的事得提前算好。学费、房租、日常花销,哪一项都不能忽视,不然真会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想省钱,先得把每一笔费用都摸清楚才行。
学费到底要多少?UBC和多伦多大学的差距告诉你真相
以我朋友小李在多伦多大学读本科为例,国际学生一年学费大概3万加币,换人民币差不多15万左右。UBC略低一点,通常在2.5万加币上下,但也得看专业。工程类、商科和医药相关专业贵些,文科相对便宜。还有些学校会因为国际学生身份加收附加费,所以别只看官网的“基础学费”。另外,硕士和博士阶段费用也不同,硕士课程通常短但费高,博士有奖学金机会,能减轻不少压力。
住宿费能省吗?我在校外合租的真实经历
校内宿舍方便又安全,但UBC的宿舍一年动辄1万加币以上,节奏紧张得提前半年预约。我室友小张住校内,光房租和餐费一年就花了1.2万加币。我自己后来在温哥华市区找了两室一厅,合租三个人,房租月均700加币,合起来一年1.6万加币,虽然位置稍远,但做公交上学也能接受。合租的好处是能和朋友分担水电、网络费,还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节省伙食开销。缺点是需要自己打理房子,找室友也有点折腾,但省钱是真的实在。
生活费里最能省的其实是吃饭,自己下厨才是王道
我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刚开始天天出去吃,特别是喜欢尝试各种西餐和快餐,结果每月花个500~600加币很正常。我自己买菜,去超市like No Frills和Walmart,买点时令蔬菜、鸡蛋和肉类,一周伙食费控制在100加币以内。自己做饭不仅经济,还能吃得更健康。周末偶尔和朋友煮顿大餐,买点调料和特色食材,气氛也好。外面吃饭没错,但当你账单看的时候,会感激自己动手的选择。
交通真的别小看,学生公交卡带来的小确幸
温哥华公共交通月票大概100加币,普通票贵得吓人。幸运的是,学生能买到折扣票,省下30%左右。刚来时我没买学生公交卡,单次坐公交差不多3加币,天天往返学校和超市,月底账单很可观。后来申请了学生卡,每月固定费用,随便坐公交和天车,省钱还省心。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也有类似优惠,不同城市政策略有差别,入学后别忘了去学校相关部门问清楚,办个学生交通卡准没错。
奖学金和打工机会,是留学生省钱的秘密武器
很多同学只知道要努力拿高GPA(平均成绩点数,能反映学习表现),其实奖学金也是靠它来的。我朋友小王在麦吉尔大学拿到全额奖学金,主要是因为本科GPA达到了3.8(满分4.0),还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学校网站上会详细列出申请条件和截止时间,提前准备材料和推荐信很必要。另外,加拿大允许国际学生每周合法打工最多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工作。拿兼职工资虽然不多,但买个菜、交个手机费绰绰有余,缓解不少经济压力。
手机卡和网络计划,别忽视这些小开销
刚到加拿大,我用的是机场买的临时卡,流量紧张价格贵。后来换了Fido和Rogers的学生优惠套餐,每月30-50加币,包含无限短信和一定流量。学校一般都有免费WiFi,平时多用学校网络,减少手机流量消费。还有室友推荐用Google Fi,覆盖面广且灵活,虽说是美国品牌,用着也挺顺手。网络和通讯别省太狠,不然到时候联系不上老师和同学,麻烦大了。
买二手教材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学费之外的隐藏省钱点
留学买教材的钱真的不少,我一学期至少花500加币买书。后来发现UBC和多伦多大学的二手书市场特别活跃,学校论坛和Facebook群里总有同学转手教材,便宜一半还不用担心质量。图书馆也很给力,不少课程配套教材和参考书都能借到。还有学校会提供电子教材,价格比纸质便宜很多。买书多花点心思,能省不少钱。
平时活动和购物,留学生优惠要抓住
加拿大很多商店和餐厅、电影院都会给学生打折,拿学生证就能享受最低价。我上学期参加UBC的学生俱乐部,很多活动免费或只需象征性收费,既丰富了生活又省了不少娱乐费。还有购物节和黑五,提前列好想买的东西,做好功课,能省个几百块不成问题。生活中处处有省钱小机会,关键是眼睛要亮,别错过。
最后的朋友话:钱不够用,别慌,规划和行动最重要
我也经历过吃土的日子,想买东西都要反复算算钱包还能撑多久。告诉你,别光盯着钱少,先理清楚每一笔开销在哪儿,规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