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日本企业招聘趋势 | 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比如“外国人就职签证”改革。 |
提升语言能力 | 日语和英语都需要扎实,GPA高会加分。 |
积累实习经验 | 尽量找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增加简历含金量。 |
参加招聘会和活动 | 多参加学校或企业组织的招聘会,扩大人脉。 |
准备个性化求职材料 | 个人陈述要真实、有亮点,避免模板化。 |
嘿,你试过熬夜改个人陈述没?那感觉太酸爽了!我就是那个在宿舍里一边啃泡面一边翻资料的留学生。去年毕业的时候,我本来以为自己能轻松找到工作,结果现实狠狠给了我一记耳光。
你知道吗?日本企业现在招应届生真的挺难的。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8成左右的企业都遇到了招聘难题。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企业觉得现在的应届生不太符合他们的要求,要么是语言不过关,要么是缺乏实践经验。
我有个朋友,叫小林,他是在UBC读商科的。毕业后回国找工作,结果发现国内的公司也不太愿意招海归。他说:“在国内,大家总觉得海归应该更厉害,但其实我们可能还比不上本地学生。”这话听着有点扎心,但也挺真实的。
在日本,有些企业对留学生的学历还是挺看重的。比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这些名校出来的学生,机会确实更多。但如果你是普通大学出身,那就得靠其他优势来弥补了。
说到语言,GPA(平均绩点)真的很重要。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看你的成绩单。如果GPA不够高,即使你有实习经验,也可能被直接pass掉。我有个同学,在NYU读金融,GPA只有3.0,结果面试时就被问得哑口无言。
TOEFL(托福)成绩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虽然日本企业主要用日语交流,但很多公司还是会要求英语能力,尤其是那些有国际业务的公司。如果你的TOEFL成绩不够好,可能连笔试都过不了。
我有个表弟,他在日本读工程专业,毕业时想进一家大型制造公司。结果他发现,很多公司都要求有实习经验。他之前在学校里只做过一次志愿者,根本不够看。最后他只能去了一家小公司,工资低,发展也有限。
其实,日本企业不是不招留学生,而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除了专业技能,你还得懂一点文化、懂一点沟通。像我认识的一个留学生,她在日本读设计,同时还会做视频剪辑,结果被一家广告公司录取了。
还有个例子,我的一个学姐,她是在大阪大学读经济学的。她不仅GPA高,还参加了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去了美国和欧洲学习。她的简历特别亮眼,最后顺利进入了一家大企业。
说实话,日本企业的招聘流程真的很复杂。从网申到笔试,再到面试,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易。而且,很多企业喜欢用“内部推荐”,也就是通过关系介绍进来的人。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没有熟人,可能就得靠自己努力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陪一个朋友去参加一场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大家都挤在一起抢位置。我们等了好久才轮到自己,结果发现对方根本不感兴趣。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
不过,别灰心!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比如,多参加一些实习或者兼职,积累实战经验;或者加入一些留学社群,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还有一个小建议,就是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家公司上。多投几份简历,多参加几次面试,总会有机会的。就像我之前说的,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不能只盯着一个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生求职这条路虽然不容易,但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在和你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