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EJU考试内容和结构 | 提前熟悉科目分布,制定复习计划。 |
准备日语能力 | 建议至少达到N2水平,部分大学要求N1。 |
备考数学与综合科目 | 多做真题,理解题型变化。 |
关注各大学的录取标准 | 不同学校对EJU成绩要求不同,需逐一确认。 |
参加模拟考试 | 提升应试技巧,适应考试节奏。 |
嘿,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同学一毕业就直接进了日本的大学,而有些人却在申请路上卡了好久?其实啊,这跟一个叫EJU的考试有很大关系。记得我刚来日本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直到朋友告诉我:“别忘了EJU,这是通往日本大学的关键。”那会儿我差点没听懂,心想:什么EJU?这不是个名字吗?后来才知道,EJU就是日本留学生考试,全称是“Examination for Japanese University Admiss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简单来说,就是想进日本大学读本科,必须通过的一个考试。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没太当回事,觉得不就是个考试嘛,考过了就行。结果呢?第一次考试没过,第二次再考,第三次……最后连着考了三次才勉强及格。那时候真的挺崩溃的,感觉整个留学之路都被这个考试给拖住了。
那EJU到底有多难呢?我之前跟一个在东京大学读书的朋友聊过,他说:“EJU不是靠背书就能过的,它更像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考验。”这话听着有点玄,但仔细想想还真有道理。比如,EJU考试分三个部分:日语、数学和综合科目(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等)。光是日语,就有听力、阅读和写作,而且题目还特别注重逻辑和理解,不是那种简单的填空题。
我记得有个同学,他在国内读的是商科,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绩点)还挺高,但EJU的数学部分却让他吃了大亏。他以为自己数学不错,结果一看题,发现题目完全不是国内那种常规题型,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那一次,他连一半的题都没做完,直接懵了。
还有一次,我跟一个去早稻田大学的同学聊天,他跟我说:“我为了EJU,几乎把整个暑假都搭进去了。”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睡,中间除了吃饭,全是刷题和看资料。我当时听了直呼夸张,但现在想想,确实挺佩服他的毅力。
其实EJU最难的地方,不只是题目本身,而是时间安排。因为EJU一年只考两次,一次是6月,一次是11月。如果你第一次没考好,第二次就要等到半年后,这段时间里你还得继续准备其他材料,比如个人陈述、推荐信、成绩单等等。这就像是在玩一场马拉松,你不能一开始就跑得太快,也不能中途掉队。
我之前有个室友,她从国内来的时候,GPA很高,托福(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英语水平测试)也考了90多分,但EJU却一直不过。她说:“我以为自己的英语和学术基础没问题,结果EJU的题目完全不一样。”她后来才知道,很多日本大学在录取时,除了EJU成绩,还会看你的语言能力和学术背景,所以即使EJU过了,如果其他方面不够强,也可能会被拒。
还有一个点我要提醒大家,就是EJU的考试地点。虽然现在大部分大学都支持线上报名,但考试还是得去指定的考场,比如东京、大阪、名古屋这些大城市。如果你住得比较偏远,可能就得提前订机票或者火车票,甚至还要找住宿。这一步千万别小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影响整个考试安排。
我之前认识一个同学,他本来计划6月考EJU,结果因为临时有事,错过了报名截止日期,只能等到11月。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焦虑极了,一边要准备考试,一边还要处理其他申请材料,简直像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说到考试内容,我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准备,尤其是日语部分。很多人觉得只要能说会写就行,但EJU的日语考试可不仅仅是日常对话那么简单。它更偏向于学术性,比如阅读部分会有文章,然后让你回答问题;听力部分也会有讲座或对话,需要你快速抓住重点。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学长在做EJU的真题,他边做边叹气,说:“这题怎么这么难?”我好奇地问:“是不是题目太复杂了?”他说:“不是题目难,是题型太灵活了,不像国内考试那样固定。”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也让我意识到,EJU真的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过的。
还有一个小建议,就是多找一些真题练习。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以下载,比如日本文部科学省官网、一些留学论坛,甚至是YouTube上的讲解视频。这些东西都能帮你更好地了解考试风格和出题思路。
其实EJU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的不了解。我之前也担心过,觉得自己可能不行,但后来慢慢调整心态,制定了合理的复习计划,反而越考越顺手。现在的我,已经顺利进入了大学,回头看那段日子,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所以,如果你也在为EJU发愁,别着急,一步一步来。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也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