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选对推荐人 | 选择了解你、能写出具体例子的人,而非头衔高但不了解你的人。 |
明确推荐内容 | 突出学术能力、个人特质和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经历。 |
提前沟通 | 给推荐人足够时间写信,并提供你的简历、成绩单等资料。 |
避免雷区 | 不要让推荐人写空话或泛泛而谈,要具体、有细节。 |
嘿,你试过熬夜改个人陈述没?那感觉太酸爽了!不过你知道吗,比起个人陈述,推荐信有时候更让人头疼。我有个朋友,当年申请多伦多大学的时候,因为推荐人没写好,差点被拒。后来他才知道,推荐信不是随便找人写个“优秀”就行的,得讲究方法。
还记得刚到加拿大时,我跟室友聊起留学经验,她说:“推荐信怎么写?不就是让老师写几句话嘛?”结果她真的这么做了,最后发现推荐信根本没起到作用。这说明什么?选错人、写错内容,可能直接毁掉你的申请。
所以今天我想跟你聊聊,怎么写一封靠谱的推荐信。别看它只有几段话,但它在申请过程中可是关键中的关键。特别是像UBC、麦吉尔这类名校,他们特别看重推荐信的内容。
先说选推荐人这件事。你不能随便找一个教授或者实习主管就完事。比如,如果你是学商科的,最好找教过你核心课程的老师,或者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导师。比如我在UBC读大二时,选了一个市场营销课的教授当推荐人,因为他对我在课堂上的表现很了解,而且还能举出具体的例子。
还有个例子,我认识一个同学申请纽约大学(NYU)的金融专业,他找了自己实习公司的老板写推荐信。结果对方只写了“这个学生工作认真”,完全没有提到他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后来他重新找了一位熟悉他工作的经理,这次推荐信详细描述了他的项目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顺利拿到录取。
所以记住,推荐人不是越厉害越好,而是越了解你越好。如果你的教授只是上过一次课,那你最好别找他。除非你能证明他在教学中确实关注过你。
接下来是写推荐信的内容。很多同学以为只要写“该生非常优秀”就行了,但其实这样太空洞了。真正有效的推荐信应该包含几个关键点:学术能力、个人品质、与申请专业的关联性。
比如,如果你申请的是计算机科学,推荐人应该提到你在编程方面的表现,有没有参与过项目,有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申请的是心理学,那就要突出你的沟通能力、同理心,以及是否具备研究潜力。
举个例子,我之前帮一个同学修改推荐信,他的推荐人是一位社会学教授。原来的内容只是说“学生很努力”,后来我们改成:“他在小组项目中主动承担了数据分析部分,不仅按时完成任务,还提出了改进方案,帮助团队提升了整体成果。”这样的内容更有说服力。
推荐信里还要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比如不要用太多形容词,也不要写得太笼统。比如“学生很有潜力”这种话,听起来像是为了凑字数。相反,你要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你的优点。
另外,有些同学会担心推荐人会不会写得太负面。其实不用担心,只要你是诚实的,推荐人一般不会故意贬低你。但如果推荐人对你不够了解,可能会写得不够具体,甚至出现矛盾。
还有个细节要注意,就是推荐信的格式。有些学校要求推荐信必须通过系统提交,有的则允许推荐人直接发邮件。不管哪种方式,都要确保推荐人的信息准确无误,比如姓名、职位、联系方式。
我有个朋友申请多伦多大学的工程专业,他推荐人是学院的院长。结果他忘了写院长的邮箱,导致推荐信一直没收到。最后他只能联系院长补交,耽误了不少时间。
所以一定要提前和推荐人确认好所有细节,包括提交方式、截止日期,以及是否需要他们填写特定的表格。这些小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整个申请。
最后,我想说的是,推荐信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写好的。你要早点准备,提前和推荐人沟通。比如,如果你打算明年申请,现在就可以开始找合适的推荐人了。
推荐信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它的影响却很大。它不只是一个附件,而是你申请材料的一部分,是别人眼中的你。如果写得好,它能让你脱颖而出;如果写得差,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拿不到。
所以,别再觉得推荐信不重要了。它真的很重要。下次写推荐信的时候,记得选对人、写对内容,别让这封信成为你申请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