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写信给自己 | 保持真诚,不刻意修饰 |
回顾过去经历 | 包括成功和失败的瞬间 |
设定未来目标 | 具体、可衡量、有时间限制 |
记录留学生活细节 | 如课程选择、社交活动、文化适应 |
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不要太理想化,但要有希望 |
嘿,你有没有想过,高考结束后,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我就是那个在宿舍里翻着录取通知书,一边哭一边笑的家伙。那时候觉得世界都塌了,现在想想,其实那只是另一个开始。
你知道吗?很多留学生刚到国外时,连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绩点)都不知道怎么算。我第一次看到成绩单上“3.7”这个数字,还以为是满分为4分,结果发现原来还有5分制的学校。这让我明白,留学不只是换地方,更是换思维。
我记得有个朋友,申请美国大学时为了提高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托福)成绩,每天背单词到凌晨三点。他后来告诉我,那段日子虽然苦,但真的让他更了解自己,也更有信心面对异国生活。
说实话,写信给未来的自己,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就像我在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读大二时,写了一封信寄给一年后的自己。现在回头看看,那些曾经困扰我的问题,其实都慢慢解决了。
比如,当初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全英文授课,结果发现只要多听多说,慢慢就能跟上节奏。再比如,害怕交不到朋友,结果在社团活动中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经历让我明白,留学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主动去迎接挑战。
如果你也在准备出国,我建议你早点开始规划。比如,提前了解目标国家的签证政策,像澳大利亚的澳洲留学签证(Student Visa)要求你提供足够的资金证明,不然可能会影响入境。或者,像纽约大学(NYU)这样的学校,申请时需要提交个人陈述,而很多人因为没好好准备,最后错过了机会。
写信给未来的自己,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我以前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直到有一天,我写下:“我希望一年后的自己能更自信,也能更勇敢地面对未知。”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也许我真的可以做到。
有时候,我们太关注眼前的困难,反而忘了自己已经走得很远。就像我当初在加拿大读书时,经常熬夜改个人陈述,那种感觉真的很酸爽。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努力都成了我成长的一部分。
留学路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人会帮助你,也有人会让你感到迷茫。但只要你坚持下去,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就像我在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时,一开始觉得课程很难,后来慢慢摸索出学习方法,成绩也逐渐提升了。
别怕犯错,也别怕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我认识一个学长,他在英国读研时,第一年GPA只有2.8,但他没有放弃,第二年努力调整,最终拿到了奖学金。他的故事让我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继续前进的勇气。
所以,写一封信给自己吧。不用太正式,也不用太华丽。就当是跟老朋友聊天一样,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让你焦虑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最后,我想说,无论你现在在哪里,无论你将来要去哪里,记住:你已经在路上了。不要急着奔跑,慢慢走,你会发现,风景比你想的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