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专业与就业的关联性 | 别只看名字,要查就业率和校友网络 |
选择有实习机会的专业 | 像工程、商科这些通常有实习项目 |
关注当地政策支持 | 比如西澳的移民加分政策 |
多参加校内活动 | 提升软技能,增加人脉 |
保持好GPA | 很多公司看重成绩,尤其是大厂 |
嘿,你试过熬夜改个人陈述没?那感觉太酸爽了!我之前为了申请一个梦校,连续三天晚上都在电脑前敲键盘,眼睛都快睁不开了。结果呢?虽然最后拿到了offer,但后来才知道,其实有些专业根本不适合我,毕业之后找工作比改文书还难。
所以啊,留学不是光图个文凭,还得考虑毕业后能不能拿到好工作。特别是去西澳这种地方,本地企业对留学生的态度还是挺友好的,但如果你选错了专业,可能就得靠运气找工作了。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读的是会计,现在在一家本地公司做财务,工资不错,还有签证优势。我就问他:“你当初为啥选这个专业?”他说:“其实我本来想学艺术,但后来发现这行竞争太大,而且本地岗位少。”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现实?但这就是现实。
你知道吗?西澳有很多学校,比如西澳大学(UWA)、科廷大学(Curtin)和莫道克大学(Murdoch),它们都有不少热门专业。比如说,商科、工程、信息技术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很高。我有个同学在科廷读计算机,毕业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家公司抢着要人。
不过,选专业不能只看“热门”,还要看自己适不适合。我有个室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本科是心理学,后来转去读商科,因为觉得心理系毕业后只能当咨询师,而商科能进大公司。结果他现在在一家跨国企业做市场分析,年薪比以前高了不少。
说到就业,西澳政府其实对留学生挺友好的。他们有一个叫“职业清单”(Skilled Occupation List)的东西,里面列出来哪些职业是本地需要的,而且这些职业还能加分,方便你申请技术移民。比如IT、工程、护理这些专业,都是热门。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的就业中心看到一份报告,说2023年西澳的毕业生中,有超过70%的人在毕业三个月内找到了工作。这数据挺鼓舞人的,但前提是你要选对专业。如果选错了,可能得花更长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再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西澳读建筑,他当时觉得这个专业听起来很酷,但实际工作后才发现,本地的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而且项目不多。后来他转行做了房地产销售,反而更赚钱了。这说明,有时候换个方向,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除了专业本身,你的GPA也很重要。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看学生的成绩,尤其是那些大公司,比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科技巨头。我有个学长就是因为在大学期间GPA一直保持在3.5以上,毕业后直接被麦肯锡录取了。
不过,GPA不是唯一的标准。我认识一个同学,GPA只有3.0,但他参加了很多实习和社团活动,最后也拿到了一份不错的offer。这说明,除了学术成绩,你的实践经验和人际关系也很关键。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多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和职业讲座。很多公司会定期来学校招人,尤其是那些和学校有合作的企业。我之前就通过一次校园招聘会,拿到了一份实习机会,后来顺利转正。
说实话,选专业真的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开始可能不太清楚自己适合什么,但只要多问、多听、多尝试,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就像我那个朋友,从心理学转到商科,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结果真的很不错。
最后想说一句,别怕犯错。我当初也是懵懵懂懂地选了专业,后来才发现不合适,但没关系,只要你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关键是别让自己后悔,毕竟留学时间有限,得把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