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抢人”大作战!这些学校专从等待池里捞人!

puppy

文章介绍了申请大学时被放入等待池后的应对策略,包括了解政策、主动联系招生办、更新材料、参与活动及保持良好成绩。通过积极表现和持续努力,有机会被录取。

步骤 注意点
了解学校录取政策 关注官网或招生官联系方式
积极联系招生办 邮件内容要真诚、简洁
更新申请材料 提交新成绩、推荐信等
参与校园活动 线上讲座、开放日等
保持良好状态 GPA、语言成绩持续提升

嘿,你试过熬夜改个人陈述没?那感觉太酸爽了!我就是那种一边吃泡面一边写文书的典型。结果呢?最后还是被拒了。后来才知道,有些学校其实还在“抢人”,特别是那些还在等待池里的学生。

去年有个朋友,他申请的是NYU的商科专业,结果第一轮就被拒绝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主动联系了招生办公室,还寄了一封补充信,说明自己最近在实习中取得的进步。没想到,几周后竟然收到了录取通知。这事儿让我意识到,有些学校真的会从等待池里捞人。

你知道吗?美国大学有时候会把一些学生放在“等待池”里,不是说他们不够好,而是因为名额有限,或者有其他因素。像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就经常会在第二轮录取时重新评估这些学生。

我有个同学,他GPA只有3.2,TOEFL考了95分。第一轮申请被拒了,但他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努力提高自己的GPA,还参加了一些课外活动。后来他给学校发了邮件,说明自己的变化,结果被录取了。这说明,只要你不放弃,机会还是有的。

还有个例子是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他们有一套叫“Waitlist to Admission”的机制,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在等待池里表现得特别积极,学校可能会重新考虑他们的申请。

我之前听说一个学姐,她在申请斯坦福的时候被放到了等待池。她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继续参加了一些学术竞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她给招生官发了邮件,附上了最新的比赛结果。结果,她最终被录取了。

不过,不是所有学校都会这么做。比如哈佛大学(Harvard),他们通常不会从等待池里录取太多人。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这类顶尖学校,最好在第一次申请时就做到最好。

但如果你申请的是中等偏上的学校,比如南加州大学(USC),那就更有可能被“捞”上来。他们对等待池的学生比较开放,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有进步,就有机会。

我建议大家多关注一下自己申请的学校的官网,看看有没有关于“waitlist”的信息。有些学校会定期发布更新,告诉你有多少人被录取了,还有多少人还在等待池里。

另外,如果你被放到了等待池里,千万别灰心。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实力。比如,可以提交新的成绩单、推荐信,或者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活动。

我记得有个学长,他在等待池里待了三个月,期间他参加了一个在线课程,并且拿到了证书。他把这个证书发给了招生办公室,结果很快就被录取了。这说明,只要你有行动力,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多和招生官沟通。你可以给他们发一封简短的邮件,表达你对这所学校仍然很感兴趣,并且说明你最近有什么新的成就。这种做法有时候真的能起到作用。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愿意“捞人”。比如,有些学校可能已经满了,或者他们更倾向于录取那些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兴趣的学生。所以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的来说,被放到等待池里并不是世界末日。只要你有决心,有行动力,就有可能被“捞”上来。别忘了,很多成功的故事都是从“失败”开始的。

所以,如果你现在也在等待池里,别着急。多做点事情,多和学校保持联系,说不定下一次你就成了那个被“捞”上来的人。


puppy

留学雅思

7340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