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美食探秘:留学生眼中的舌尖之旅

puppy

文章介绍了初到新西兰时面临的饮食困扰及解决方法,包括了解本地食材、尝试毛利菜、自炊省钱、参与美食社团和品尝街头小吃等,帮助留学生吃得更好且更经济。

步骤 注意点
了解本地食材 新西兰本地超市和集市是了解食材的好地方
尝试正宗毛利菜 推荐参加毛利文化体验活动,包含传统美食
学会自己做饭 新西兰物价较高,自炊能节省开支
参与学校美食社团 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各国美食
尝试街头小吃 新西兰街头美食种类丰富,价格实惠

刚到新西兰那会儿,我差点以为自己穿越到了“美食荒漠”

还记得刚下飞机那会儿,我在奥克兰机场买了个三明治当午餐,一口下去差点没哭出来。味道寡淡得像在啃纸板,连我这种对吃没啥要求的人都觉得难以下咽。心想:完了,这三年不会天天泡面吧?

结果你猜怎么着?后来我才知道,新西兰的美食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只是刚开始没找对门道。等我慢慢摸索出本地超市的套路、参加学校美食社团、甚至自己动手做菜之后,才发现这里其实藏着不少宝藏。

新西兰的超市,其实藏着不少“隐藏菜单”

你以为新西兰的超市只有薯片和牛奶?错!我第一次去New World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进了欧洲超市。尤其是冷冻区,居然有各种亚洲速食,比如马来西亚的Laksa汤包、泰国的冬阴功汤包,还有日式咖喱包,简直是救星。

更别说像Pak 'n Save这种性价比之王,蔬菜水果价格比国内还便宜,像西蓝花、胡萝卜、土豆这些基础食材,一两块钱就能买一大把。建议刚来的新同学可以多逛逛这些本地超市,别只盯着亚洲超市,不然钱包很快就要哭。

想吃正宗毛利菜?去参加文化体验活动就对了

有一次我朋友在奥克兰大学的社团活动里报名了一个毛利文化体验项目,结果不仅看了表演,还吃了正宗的Hangi——一种用热石块焖熟的毛利传统菜肴。鸡肉、羊肉和蔬菜被埋在地下慢慢焖熟,香气扑鼻,味道特别有层次感。

这种体验活动在新西兰其实挺常见的,很多学校都会组织类似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能吃到正宗的本地美食,还能了解毛利文化,顺便认识本地朋友。建议大家多关注学校邮件或者社团活动公告,说不定哪天就轮到你去尝一尝“地锅菜”了。

自炊是省钱又健康的最佳选择

新西兰物价高,尤其是奥克兰、惠灵顿这种大城市,随便吃顿饭动辄20纽币起步。我刚来的时候不懂事,前两周天天点外卖,一个月下来账单吓死人。后来我学乖了,开始自己做饭。

从最简单的炒饭、蛋炒面开始,慢慢学会了做咖喱鸡、红烧肉,甚至还能做出像样的炒青菜。关键是,食材便宜,锅碗瓢盆也能在二手市场淘到。现在我每周花个几十纽币就能吃得很好,还能控制饮食,比天天吃快餐健康多了。

加入学校的美食社团,不仅能吃还能交朋友

我有个同学在奥克兰大学加入了“国际美食社”,每周都有不同的主题,比如中餐日、印度日、意大利日,大家轮流做自己国家的菜,一起分享。她说这是她来新西兰后最快乐的社交方式。

这类社团在很多大学都有,比如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也有类似的组织。加入之后你会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会做饭的高手,说不定还能学到几道拿手菜,回国之后也能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

新西兰的街头美食,其实很接地气

别以为新西兰只有高级餐厅,其实街头小吃也很丰富。比如在惠灵顿的Courtenay Place,经常有流动餐车卖各种口味的热狗、炸鱼薯条,还有亚洲风味的炒饭、拉面。

我最爱的是奥克兰Aotea Square附近的一个小摊,老板是越南人,做的越南河粉超级正宗,一碗只要10纽币,比我点外卖还便宜。建议大家没事多去市中心走走,说不定就能发现宝藏小摊。

如果你也想吃得香、花得少,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说真的,刚来新西兰那会儿我也愁吃的问题,后来慢慢摸索出一套“生存指南”:定期去超市囤食材、参加学校活动吃免费饭、和室友拼单买调料、甚至自己学着做菜。

你会发现,吃得好其实不难,关键是要“会玩”。别怕麻烦,别怕失败,多问、多试、多分享,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毕竟,留学生活不只是上课、写作业、赶due,吃得好,心情也会好,GPA(GPA就是你成绩单上的平均成绩)说不定也能蹭蹭涨。


puppy

留学雅思

84470 Blog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