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英语成绩,这些因素也决定你能否拿到香港硕士offer!

puppy

申请港校需综合考量,除英语成绩外,GPA、专业背景、文书质量、实习经历、推荐信及面试表现均至关重要。提前准备,全面规划,才能提高录取机会。

步骤 注意点
准备申请材料 个人陈述要突出亮点,推荐信找熟悉你的人写
关注申请截止时间 提前准备,别踩点提交,系统崩溃你就哭了
研究目标院校背景 了解学校风格和课程设置,别只看排名
准备面试 提前练习常见问题,展示你的热情和潜力

去年有个学妹,英语考了7.5(IELTS),背景是985,GPA也不低,结果申请港中文的Marketing被拒了。她整个人都不好了,发消息问我:“我英语都达标了,怎么还被刷?”

嘿,你是不是也以为英语成绩过了线就稳了?我当年也这么想,结果差点栽跟头。后来才知道,香港学校挑人可不只是看语言成绩,人家要的是“综合匹配度”。

成绩不错,但GPA太低?照样被刷

先说个真实例子。有个朋友GPA 3.2,申的是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Computer Science,英语考了6.5(IELTS),结果直接被拒。他说:“我实习经历也挺丰富啊,怎么就被刷了?”

后来我查了下港大的录取标准,发现他们热门专业通常要求GPA 3.3以上。虽然不是硬性规定,但竞争激烈的情况下,GPA低就很容易被刷掉。

所以别以为GPA 3.0就能混过去,尤其像港大、港中文这种学校,热门专业GPA 3.5+才是主流。

专业不对口?你可能连初审都过不了

有位学长本科是金融,想转申港理工的Environmental Science。他英语成绩、GPA都不错,但申请被秒拒了。

我查了下港理工这个专业的申请要求,发现明确写了“preferably with a background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or related disciplines”,也就是优先录取相关专业背景的。

虽然有些学校允许跨专业申请,但前提是你得提供足够的证据,比如修过相关课程、有实习经验或者相关项目经历。否则,光靠热情是不够的。

个人陈述写不好,等于白搭

有个朋友背景挺强,GPA 3.6,英语7.0,结果申港科技(HKUST)的Economics被拒了。他发来他的个人陈述给我看,一翻就发现全是流水账,从大一干啥写到大四干啥,没重点。

后来我帮他改了一版,重点突出他做过的几个经济模型分析项目,还讲了他对某个经济理论的看法。第二年他顺利进了港城大(CityU)的Econ专业。

个人陈述不是简历的复述,是要展示你的思考、动机和潜力。别写成日记,要写成“为什么我适合这个专业”的论证文。

推荐信找谁写?真的很重要

之前有个同学找了个普通老师写推荐信,结果被港中文拒了。他后来才知道,那个老师虽然人很好,但学术背景一般,推荐信也写得泛泛。

后来他换了个在学术圈有点影响力的教授重新写,第二年就顺利拿到offer了。

推荐信不是随便找个老师就行,最好是了解你、能写出具体细节的老师。如果有机会找海外教授写,那就更好了。

实习经历不够?别说你有“相关经验”

有个学妹写申请材料时说她在“某互联网公司实习三个月”,结果面试时被问细节,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最后被刷了。

后来她才告诉我,那三个月她其实就是在打杂,没参与过核心项目。

别以为写个公司名就完事了,招生官会看你的具体职责和成果。如果你没做过什么实质工作,最好老实写,别瞎编。

研究计划不认真?别指望导师会感动

有位同学申请港大的Research-based Master,研究计划写得特别水,就是复制粘贴了几段网上资料,结果被秒拒。

后来他请教了一个学长,重新写了一版,结合了导师的研究方向,还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方法。第二年就顺利拿到offer了。

尤其是Research类硕士,研究计划是你和导师建立联系的关键。写得好,导师会主动找你聊;写得烂,连邮件都懒得回。

面试表现不好?前面努力全白搭

有个GPA 3.8、英语7.5的同学,申港科技被拒,原因是面试表现太差。

他告诉我,面试时紧张得语无伦次,问题都没听清就乱答一通。面试官问他对课程的理解,他说不出来,问未来规划,他也说不清楚。

面试不是走过场,是最后一关,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关。提前准备,模拟练习,哪怕对着镜子练也好。

别只盯着英语成绩,早点行动才是正经事

你现在可能觉得英语成绩过了就稳了,其实远远不够。GPA、专业背景、文书质量、实习经历、推荐信、研究计划、面试表现……这些因素一个都不能少。

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准备,别以为自己英语好就万事大吉。早点准备,全面准备,才能提高成功率。

别让“我英语都过了,怎么还没拿到offer?”成为你的口头禅。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