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带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国际游学!

puppy

本文介绍了游学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包括明确目标、选择项目、准备语言成绩、提交材料、安排签证等。文章强调游学不仅提升语言能力,还能拓展国际视野,提前适应国外学习生活,建议家长理性选择项目,注重性价比与实际收获。

步骤 注意点
1. 确定游学目标 明确是语言提升、文化体验还是学术探索
2. 选择合适项目 参考学校声誉、课程设置、地理位置、费用
3. 准备语言成绩 提前考好 TOEFL/IELTS,部分项目可能不需要
4. 提交申请材料 注意截止日期、推荐信、个人陈述要求
5. 安排签证和机票 提前准备签证材料,预留充足时间

那个在机场哭着送娃的下午

去年暑假前,我在温哥华机场送一个朋友的女儿去美国参加夏校。小姑娘才14岁,第一次独自出国,站在安检口眼泪哗哗地掉。她妈妈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这孩子从小英语就差,现在都初中了,再不逼她练练,以后怎么考 TOEFL?怎么申请大学?”

我当时没说话,但心里特别理解。我们这些留学生谁不是从“听不懂、说不清、写不出”一路熬过来的?现在国内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语言和国际视野,游学成了很多家庭的选择。特别是对将来打算出国留学的孩子来说,暑假去国外走一遭,比在国内报十个英语班都有用。

别小看这三周,可能改变孩子一生

我有个表弟在北京读初二,英语成绩中等。去年暑假他爸妈狠心花了几万块,送他去了 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青少年夏校。回来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他以前最怕开口说英语,现在居然能用英文写日记了。他说在温哥华那三周,每天都在用英语交流,老师是加拿大本地人,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他说:“姐,你知道吗?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英语不是课本上的东西,而是活生生的交流工具。”

很多家长以为游学就是带孩子去旅游一圈,其实不然。像 UBC、NYU 这些大学都有针对青少年的暑期项目,课程安排很紧凑,内容也很实用。孩子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提前适应国外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选项目别只看“有没有迪士尼”

很多人选游学项目第一反应是:“有没有去迪士尼?”“有没有自由活动时间?”这些当然可以有,但千万别本末倒置。

我之前帮一个家长分析过两个项目。一个是在加州的英语强化班,每天上午上课,下午有校园活动和参观;另一个是纽约的“游学+旅游”项目,每天半天上课,半天带学生去景点打卡。

表面上看两个项目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但细看课程设置,加州那个项目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合作的,老师都是大学语言中心的老师,课程内容和大学衔接,适合想提前适应美国课堂的学生。

纽约那个项目虽然也正规,但更偏重文化体验。如果你家孩子英语基础一般,或者将来打算申请美国大学,那加州的项目更值得推荐。

别以为只有英语能学,GPA 也能悄悄涨

很多人不知道,很多游学项目其实是可以拿学分的。比如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青少年夏校,就有部分课程可以转换为高中学分。

我认识一个深圳的高中生,去年暑假参加了康奈尔的夏令营,选修了两门课程,回来之后顺利转了学分,GPA 一下子提了0.3。这0.3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可能就是决定因素。

当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转学分,但如果你家孩子已经上高中,尤其是有明确留学目标的,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有些项目虽然不转学分,但可以写进申请文书里,展示你的学术兴趣和主动性。

签证别临时抱佛脚,提前准备是关键

我之前帮一个家长处理孩子签证的时候,差点就出问题了。他们临时决定参加一个美国的夏校,结果签证预约排到出发前一周才面签,差点耽误行程。

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这些热门留学国家的签证审核都比较严格,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签证。建议至少提前3个月开始准备。

材料方面,除了护照、签证申请表、照片这些基本材料外,还需要提供项目录取通知书、资金证明、家长同意书等。有些项目还会要求家长陪同,或者安排寄宿家庭,这些都要提前确认清楚。

别怕“贵”,但要花得值

游学确实不便宜,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去英国参加了一个月的项目,花了将近10万,她自己都说“肉疼”。

但她说:“值!孩子回来之后,整个人的格局都不一样了。”以前孩子对出国没什么概念,现在每天主动学英语,还开始研究英国的大学排名。她说:“以前是我逼他学,现在是他自己想学。”

所以选项目的时候,不要只看价格,要看性价比。比如有些项目虽然贵,但包含住宿、餐费、保险、接送机等;有些项目看起来便宜,但很多费用是另算的,最后加起来反而更贵。

别只让孩子去,家长也该“游学”一下

很多家长送孩子游学,自己就在国内等消息,其实你也可以趁这个机会“游学”一下。

比如你孩子在 UBC 上课,你完全可以安排一次亲子游,顺便去看看加拿大的大学环境,了解当地的教育体系。很多学校都提供家长参观服务,甚至还有讲座可以听。

我之前认识一个爸爸,孩子在 NYU 上夏校,他自己也去纽约住了两周,顺便考察了一下美国的高中和大学申请流程。他说:“以前都是听别人说,现在亲眼看到才知道,孩子要面对的竞争有多激烈。”

这种“亲子游学”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留学规划。

别等孩子“准备好了”才出发

很多家长说:“等孩子英语好了再去吧。”“等他再大一点。”“等中考完了再说。”结果一拖再拖,最后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其实游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环境中“被迫”使用英语。你等他英语好了才去,那就失去了游学的意义。

我表弟去 UBC 的时候,英语水平也就是中等偏下,但三个月回来,口语直接起飞。他说:“一开始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后来逼着自己听,慢慢就适应了。”

所以别等孩子“准备好”,而是让他在游学中“准备”。越早接触国际环境,越容易适应。这才是游学的真正价值。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