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1. 决定留学 | 别急着做决定,先了解学校、专业、申请流程 |
2. 准备语言成绩 | TOEFL 或 IELTS 都行,目标分 100+/7.0+ 更有竞争力 |
3. 申请材料准备 | 个人陈述、推荐信、成绩单、简历,每样都要打磨 |
4. 等待录取 | 别只申一所,多申几所保底+冲刺+理想组合 |
5. 签证准备 | 提前准备材料,注意 SEVIS 费用和面签时间安排 |
那会儿我刚查完考研成绩,坐在图书馆角落,手机屏幕都快被我盯出火星子来了。400分没上,离目标差了十几分。那天晚上我绕着校园走了三圈,脑子乱得像刚开机的电脑。第二天早上我突然想:如果在国内没戏,那我能不能换个地方重新开始?然后我就开始查美国的学校,查申请流程,查签证……最后,我去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现在回头看看,这条路其实也没那么难。
考研失败后,我为什么选择美国留学?
说实话,考研失败那会儿,我整个人都挺崩溃的。但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想:如果我换个赛道呢?国内卷得不行,美国那边其实也有很多机会。比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它的商科、工程、传媒都不错,而且申请门槛比哈佛、MIT这种高不可攀的学校要低很多。关键是,它接受双录取,语言成绩不够也能先读语言课程,这对刚考研完没准备语言成绩的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TOEFL怎么考?我踩过的坑你别踩
刚开始我完全没准备TOEFL(托福,美国大学常用的英语测试),想着自己英语还行。结果第一次模考只有80分,写作差点没写完。后来我报了个小班课,老师教我写作结构,口语怎么“套模板”,听力怎么记笔记。两个月后我考到了102分,虽然不算高,但够用了。建议大家早点准备,别像我一样临时抱佛脚。
申请材料怎么整?别让细节毁了你
材料这块我一开始也掉以轻心。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我以为随便写写就行,结果第一次写完让朋友看了,他说:“你这写得跟简历似的。”后来我改了好几版,把为什么选ASU、为啥转专业、未来想干啥都讲清楚了。推荐信我也找了两个教授,提前打招呼,给时间准备。成绩单、护照复印件、存款证明这些材料都提前整理好,别等到最后一天才找。
选校策略: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我当时申请了五所学校:ASU、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NYU(纽约大学)、东北大学、还有加州的一所州立大学。ASU是我最想去的,因为它的传媒专业排名不错,而且在凤凰城,生活成本也不算太高。UBC是冲刺,NYU是梦想,东北大学是保底。最后我只拿到了ASU和东北大学的offer,但ASU给的奖学金更多,我就去了。
ASU真实体验:课堂、生活、社交都什么样?
来ASU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自由。课堂上你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老师也会鼓励你发表不同意见。不像国内那种“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生活方面,凤凰城夏天热得像烤箱,但冬天特别舒服。宿舍条件不错,有健身房、洗衣房,还有公共厨房。社交方面,国际生挺多的,特别是中国学生,ASU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组织的活动也很多,中秋晚会、春节联欢、春游秋游都有。
在美国上课,GPA真的重要吗?
来了之后我才明白,GPA(绩点)真的很重要。美国大学是按GPA来评奖学金、申请实习、找工作的。我有个同学,平时不认真,GPA掉到2.5以下,差点被学校警告。我第一学期努力了一把,拿了3.6,虽然不算顶尖,但至少稳住了。建议大家别觉得“水课随便过就行”,每门课都得认真对待。
实习和找工作:ASU能帮你什么?
ASU的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Services)挺靠谱的。他们会帮你改简历、模拟面试、推荐实习机会。我大二的时候通过学校平台找到了一个本地媒体的实习,做了三个月,简历上也多了内容。ASU还经常有招聘会,很多大公司比如Google、Amazon、Intel都会来招人。虽然我不是CS专业的,但也去看了看,开了眼界。
美国留学值不值?我的真实感受
这个问题我被问过无数次。说实话,值不值这事儿,得看你怎么看。花了不少钱是真,但学到的东西、遇到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在国内很难短时间内体验到的。ASU的教育方式让我变得更主动、更自信,也让我意识到:失败不是终点,换个方向,也许走得更远。
给考研失利的你:别怕,路还多着呢
如果你也在考研后感到迷茫,别急着否定自己。留学不是逃避,而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美国有很多学校接受双录取,比如ASU、东北大学、南加州大学这些,语言成绩不够也能先读语言课程。别怕英语差,慢慢来,都能学会。别怕花钱,奖学金、助学金、打工机会都有。别怕孤单,你不是一个人,还有那么多中国同学陪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