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1. 适应英国气候 | 带防水外套,别指望太阳常在 |
2. 调整作息 | 课程多在早上,别再熬夜打游戏 |
3. 饮食习惯 | 中餐外卖贵,学点基础做饭技能 |
4. 学术节奏 | 论文交得快,小组讨论多,提前准备 |
5. 社交活动 | 别只待宿舍,多参加社团、聚会 |
“凌晨三点还在赶论文,窗外下着雨,我突然想:这,就是留学生活?”
嘿,你有没有试过那种凌晨三点还在赶论文,咖啡凉了,WiFi卡到怀疑人生,窗外还下着英国特色的那种“雾状雨”,然后你突然停下来想:“我为啥要大老远跑来这受罪?”
其实吧,这正是留学英国的日常。不是每天都有蓝天白云、牛津剑桥随便逛,但这种“真实感”才是最值得你提前了解的。别看网上那些晒照帖,晒的都是光鲜的一面。今天我就跟你聊聊,那些没人告诉你的英国留学日常,让你心里有数,来了不慌。
你以为英国四季分明?其实是“四季如一”的阴雨天
刚来英国那会儿我也以为,这里像国内一样,春夏秋冬分明,结果现实狠狠给我上了一课。英国的天气,真不是你能控制的。伦敦一年有300天在下雨,曼大那边更是“阴天专业户”,有时候你走在路上,太阳好像就在云里偷偷露个脸,然后就消失了。
我朋友在谢菲尔德大学读研,她第一次出门没带伞,结果被淋得像落汤鸡。英国的雨不是那种“哗啦啦”的,而是“淅淅沥沥”一直下,湿气重得不行。建议你来之前,一定要备好防水外套、防滑鞋,还有那种可折叠的小伞,别指望阳光明媚。
课程节奏快得像开了2倍速,GPA不是你想刷就能刷
很多人以为国外大学“水”,其实英国大学真的不“水”。比如UCL的课程安排,那叫一个紧凑。你要是以为能像国内那样“考前突击”,那你就等着挂科吧。英国的GPA(GPA就是你成绩单上的平均成绩)是按整个学年综合评定的,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组项目、期末考试都算分。
我有个学妹在KCL读商科,她说第一学期差点挂科,因为完全没适应节奏。老师布置的论文两周就得交,而且字数动不动就3000字起。小组作业还要和不同国家的同学合作,沟通都得小心翼翼,怕文化差异出问题。
食堂?别指望,英国的中餐外卖比国内贵三倍
你以为来了英国还能天天吃火锅、炒菜?醒醒吧,中餐外卖在英国可不便宜。我在曼城住的时候,点一份宫保鸡丁都要£8,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70块,比国内贵多了。
所以建议你早点学点基础厨艺,买个电饭煲、炒锅,宿舍里就能搞定。很多英国超市像Tesco、Sainsbury’s都有冷冻饺子、方便面、调味料,甚至还有老干妈!我室友在诺丁汉大学读语言班的时候,就靠“泡面+微波炉+电饭煲”活下来的,虽然不健康,但至少省钱。
英国的社交圈,不是你主动就能融入的
很多人以为来了英国就能交一堆外国朋友,其实没那么简单。英国本地人其实挺有“圈子”的,尤其是本地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和活动,不会轻易带你玩。
我认识一个在利兹大学读传媒的同学,她说刚来的时候特别想融入,结果每次参加活动都像“局外人”。后来她加入了学校的中国学生会,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也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了一些愿意了解中国文化的本地学生。所以建议你先从华人圈子入手,再慢慢拓展。
打工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签证限制多得你头疼
很多同学想着来英国边读书边打工,既能练英语,又能补贴生活费。但英国对学生签证(Student Visa)打工有严格限制。比如你现在是Full-time学生,每周最多只能打20小时工,假期可以全职。
我朋友在格拉斯哥大学读书,他在学校食堂打工,每周排班严格控制在20小时以内。而且必须在开学前去学校注册打工许可,否则会被视为违反签证规定。一旦被发现违规打工,可能影响续签甚至被遣返。
看病别指望“挂个号就能看”,NHS系统你得提前了解
英国的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是免费的,但免费不代表方便。很多人刚来的时候不懂,生病了直接去医院挂号,结果等半天都没轮到。
正确的做法是先注册一个GP(General Practitioner,家庭医生),然后通过GP预约看诊。比如我在爱丁堡大学的时候,注册GP就花了两周时间。有些小病GP会直接开药,大问题才会转去医院。建议你来之前就把GP注册好,别等到生病才慌。
别以为毕业就留下,PSW签证不是你想拿就能拿
很多同学以为英国毕业后可以轻松留下来工作,其实PSW签证(Post Study Work Visa)虽然恢复了,但也不是谁都能拿。你需要在英国完成学位课程,并且你的学校和专业必须符合签证要求。
我有个朋友在南安普顿大学读完硕士,申请PSW签证时才发现,他学的专业不在可申请名单里。虽然PSW允许毕业生在英国找工作最长两年,但前提是你的专业在清单上。建议你在选专业的时候就查清楚相关政策,别快毕业了才发现“白忙一场”。
最后说点大实话:别怕“水土不服”,但也别低估“留学日常”
留学英国不是一场浪漫的旅行,而是一次彻底的生活方式转变。你得学会一个人处理问题,得面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孤独感,还得在学术压力和生活琐事之间找到平衡。
如果你真的准备好了,那就勇敢出发。别怕遇到困难,因为这些“困难”才是你成长的养分。别想着“别人过得比我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坎要过。记住,留学不是为了“看起来很酷”,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别光看别人晒朋友圈,你要做的,是提前了解、提前准备,来了之后才能稳得住、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