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生为何扎堆选商科和工科?真相让人意外!

puppy

选择专业需结合兴趣、就业前景和移民政策,多与学长学姐交流,关注实习机会和行业趋势。商科和工科更具现实优势,就业和移民政策更友好,适合多数留学生。

步骤 注意点
选专业前多了解行业趋势 别只看排名,结合兴趣和就业前景
多和学长学姐交流 他们比学校官网还懂“水深火热”
考虑实习和Co-op机会 加拿大本地实习对移民帮助大
关注移民政策变化 某些专业更容易走CEC或省提名

记得刚来温哥华那会儿,我和几个朋友在UBC旁边的Tim Hortons喝咖啡,聊到选专业。一个哥们儿说:“我本来想学历史,结果我妈说千万别选冷门,还是商科稳妥。”另一个人点头:“我也是,工科还能进大厂,历史?毕业就失业吧。”我们几个人笑归笑,但心里都明白,这事儿真不是开玩笑的。 选专业,听起来像开学前随便填个表格,但其实它直接关系到你能不能找到实习、毕业后能不能留下来、甚至能不能移民。在加拿大,很多留学生都扎堆选商科和工科,这不是偶然,是现实。 你可能也听说过,加拿大的Co-op(带薪实习)制度特别好,尤其在滑铁卢大学,工科生大二就能进Google、微软实习。我有个学弟在滑大读CS(计算机科学),大三那年实习工资比本地很多全职工资还高。这种机会,其他专业很难有。 再说商科,很多学校都有MFE(金融工程)或者MBA项目,像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的商学院都很火。为什么?因为这些专业毕业之后,进银行、投行、咨询公司机会多,而且加拿大对商科类人才的移民政策也相对友好。比如BC省的Tech Pilot项目,虽然主要面向科技类专业,但有些商科背景的人也能搭个顺风车。 还有个现实问题是语言和适应。很多留学生刚来的时候英语还没完全过关,选个对语言要求没那么高的专业,比如工程类,可能更容易适应。商科虽然对语言要求高,但课程内容比较通用,很多学校也有ESL(英语强化课程)支持,过渡起来没那么难。 你可能也发现,很多学校对工科和商科的招生名额也更多。像McGill、UBC这些名校,工程学院和商学院都是大院,申请人数多,录取率也比小众专业高。相比之下,像哲学、艺术史这种专业,不仅名额少,连教授都可能只有几个,资源也有限。 另外,家长的期待也在起作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出国读书,总得有个“看得见未来”的专业。商科和工科听起来稳,听起来能赚钱,听起来好找工作。别说家长了,我自己当初选专业的时候,也纠结了好久,差点就放弃我最爱的心理学。 还有一点,是签证和移民政策的导向。加拿大鼓励留学生毕业后留下来工作,而像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类专业,在申请毕业后工签(PGWP)时时间更长,有些专业能拿到3年,而像文科类可能只有1年。这时间差,直接影响你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申请移民。 当然,不是说其他专业就没前途。我有个朋友在渥太华大学读社会学,后来进了本地NGO,现在也混得不错。但这种例子毕竟少,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稳妥路线。尤其是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语言、文化、生活压力都大,选个“保险”的专业,确实更容易站稳脚跟。 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选什么专业,不妨多问问学长学姐,看看他们走过的坑。别光看学校官网写的“培养未来领袖”这种宣传语,得看实际就业情况。可以去LinkedIn上搜一下目标专业的毕业生都在做什么,或者去学校Career Centre(职业中心)看看有没有实习资源。 最重要的是,别怕试错。很多人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商科,转去学设计、传媒、甚至创业。加拿大很多学校都允许你换专业,甚至换学院。只要你敢试,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现在还没确定方向,真的建议你先考虑商科或工科。不是说它们一定最好,而是它们在现实层面的“容错率”更高。即使你后来发现不合适,也比一开始就选了个冷门专业,结果毕业就回国强得多。 所以啊,别急着下结论。多打听、多尝试、多问。选专业不是一次性的决定,而是一个过程。你越了解自己,越了解加拿大,就越容易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