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1. 提前了解学校课程结构 | 麦克马斯特大学采用模块化教学,每学期课程安排紧凑 |
2. 关注选课时间表 | 热门课程容易满员,建议提前准备选课策略 |
3. 利用好学术资源 | 图书馆、写作中心、辅导服务都很实用,别害羞多去问 |
4. 适应本地生活节奏 | 哈密尔顿节奏比多伦多慢,但交通便利,生活成本适中 |
5. 保持GPA稳定 | GPA低于2.0会被警告,影响后续实习或升学 |
记得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在机场被一个“哈密尔顿是啥地方?”的问题问懵了。那时候我只知道多伦多和温哥华,根本没听说过这个城市。结果一查,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就在哈密尔顿,还常年排在加拿大医博类大学前十。现在想想,来这儿读书,真的像是被“隐藏的宝藏”砸中了。 麦克马斯特的课程设置和别的学校不太一样,比如它用的是模块化教学系统。什么意思?就是一学年被分成三个模块(module),每个模块大概7周,课程节奏特别快。比如你上学期可能学“生物基础”,下个模块就直接换“化学原理”,中间几乎没有缓冲期。刚开始我还真有点不适应,后来发现这种模式其实挺锻炼人,逼着你快速吸收知识,效率高了不少。 我有个朋友在UBC读书,他跟我说他们那边课程节奏相对慢一点,一学期学的课内容可能比麦克马斯特少一半。但在这里,如果你不提前做好规划,很容易被课程进度甩在后面。比如我们有门课叫“科学与社会”,每周要读30页以上的文献,还要写小论文,完全不像你以为的“轻松水课”。 麦克马斯特的选课系统叫Mosaic,一开始真有点难上手。但用熟了你会发现它功能很强大。比如你可以看到每门课的历史评分、教授评价,甚至还有学生留言提醒你“这门课作业多到爆炸”。我第一年选课时没看清楚,结果选了一门“数据科学入门”,结果每周都要交代码作业,我那点Python基础根本顶不住。后来学乖了,选课前先去Reddit和CourseRank查资料,靠谱多了。 说到学术压力,麦克马斯特的GPA标准也挺严格的。GPA低于2.0就会被学术警告,连续两个学期不达标就可能被劝退。这跟一些美国学校比如NYU比起来,要求更严格。所以千万别以为来加拿大读书就轻松了,该卷还得卷。 不过好在学校的学术资源也很丰富。图书馆24小时开放,尤其考试季,座位都得提前预约。还有Writing Centre,我之前写论文卡壳了,去那边找老师聊了半小时,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而且他们不会直接帮你改文章,而是教你怎么自己改,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真的很加分。 生活方面,哈密尔顿这个城市真的被很多人低估了。它在多伦多西南边,坐GO Train大概40分钟就到多伦多市中心。很多人周末会去多伦多玩,但平时住在哈密尔顿,房租比多伦多便宜不少。我住的是学校附近的公寓,单人间一个月大概800加币,比我在温哥华的朋友便宜一半。 哈密尔顿的生活节奏没那么多伦多那么快,街道干净,社区氛围也挺友好。这边有很多中餐馆,像“金筷子”、“香满楼”味道都不错,偶尔还能吃到正宗的重庆火锅。超市也很多,Loblaws、No Frills、Costco都有,买菜买日用品都很方便。 天气嘛,冬天是真的冷。零下十几度是常态,风一吹脸都快裂了。所以建议来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厚外套、雪地靴、围巾手套全套。我刚来的时候没经验,穿的是国内的羽绒服,结果冻得直哆嗦。后来在Canadian Tire买了件Canada Goose的外套,虽然贵了点,但真的值。 麦克马斯特的社团活动也挺多的。我加入了学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认识了不少朋友,也参加了不少活动,像中秋晚会、春节联欢、还有各种职业分享会。这些活动不光能交朋友,还能帮你了解本地求职市场,挺实用的。 另外,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Centre)也值得推荐。他们会组织简历修改、模拟面试、招聘会等等。我有个同学通过Career Centre的Job Shadow项目,去多伦多一家科技公司实习了一个月,最后还拿到了全职offer。这种机会在别的学校不一定有,麦克马斯特在这方面资源挺多的。 说到实习和工作机会,麦克马斯特的学生在Co-op方面也有不少选择。尤其是工程、计算机、健康科学这些专业,Co-op项目非常成熟。我认识一个计算机系的学长,大三的时候去了多伦多的一家AI初创公司实习,工资比本地最低时薪高一倍多。加拿大Co-op签证允许学生在学习期间合法工作,这对积累经验、减轻经济压力都很有帮助。 如果你打算毕业后留下来工作,麦克马斯特的地理位置也挺有优势。哈密尔顿本身有几家大型医院和科技公司,比如Hamilton Health Sciences和Mohawk College的联合创新中心。另外,多伦多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离这里也不远,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会去那边找工作。 总的来说,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学习节奏快、学术要求高,但也正因为这样,你能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你愿意主动去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提前规划职业方向,那在这儿的留学体验会非常充实。 最后给点小建议:别等到期末才开始复习,平时多和教授、TA沟通,有问题别憋着。选课前多查资料,别光看课程名称。还有,多交本地朋友,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别只和中国同学待在一起。真正的成长,是在跳出舒适圈之后才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