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澳洲,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puppy

文章介绍了留学生在澳洲适应生活与学习的五个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调整作息、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学校资源、建立社交圈和独立处理事务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顺利融入新环境。

步骤 注意点
调整作息,适应澳洲时间 别一开始就想倒时差,让身体慢慢适应,别硬扛
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时间 别光顾着学习,生活节奏也很重要,学会“分配时间”
利用学校资源提升效率 图书馆、辅导中心、职业中心都别错过,能省很多力气
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和兴趣圈 别怕开口,多参加活动,圈子多了,生活才有色彩
学会独立处理日常事务 租房、缴费、买菜这些小事,都要自己来,别拖着

那天我刚到墨尔本,凌晨三点还在倒时差,一边刷着微信看国内朋友的动态,一边想着明天怎么去学校报道。结果早上一睁眼,发现已经迟到半小时,手忙脚乱冲出门,差点没赶上Orientation。那时候我就在想,留学这事儿,不光是读书,更是在异国他乡重新找到自己的节奏。

刚来的时候,大家都说澳洲节奏慢,但你真来了就会发现,慢是表面,真正难的是怎么把学习、生活、社交都安排得刚刚好。我在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读商科,第一学期差点被GPA(GPA是绩点,就是成绩的平均值)拖垮。因为在国内习惯了考前突击,结果澳洲这边平时作业多、小组项目也多,不提前准备根本顶不住。

后来我学乖了,开始用Google Calendar给自己排日程。每天早上先看当天要交的作业,再安排学习时间。比如周三下午有小组会议,那就提前一天晚上准备好PPT内容,别临时抱佛脚。我发现澳洲的老师特别看重课堂参与(Class Participation),哪怕你成绩一般,只要平时积极发言,分数也不会太差。

很多人刚来的时候都想着“我要好好学习”,结果一到澳洲就被各种活动吸引,社团、聚会、旅行全来了,结果期中考试一塌糊涂。我有个朋友在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读工程,第一学期因为太贪玩,差点被学校警告(Academic Warning)。后来他调整了节奏,每周固定三天泡图书馆,剩下时间才安排社交,成绩立马提上来了。

其实澳洲大学很支持学生自我调节节奏。比如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就有专门的Academic Integrity课程,教你如何合理安排作业和引用资料。还有Monash大学的图书馆,晚上12点才关门,而且有专门的Study Room可以预约,特别适合需要安静环境的人。

别小看作息调整,这可是关键。我刚来那会儿,老想着倒时差,白天硬撑着不睡觉,结果晚上睡不着,白天又犯困。后来学聪明了,每天早上固定起床时间,哪怕前一天睡得晚,也强迫自己起来,慢慢生物钟就调过来了。建议大家来之前就提前调整作息,别一落地就熬夜。

还有个实用技巧,就是用番茄钟(Pomodoro Technique)来学习。25分钟专注学习,5分钟休息,每完成4个番茄钟休息15-30分钟。我用这个方法复习Final的时候,效率翻倍。而且澳洲这边很多同学都在用,感觉已经成了“留学生标配”了。

生活节奏方面,我建议大家别一开始就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比如“我要每周健身五次”、“我要每天读英文新闻”,这些目标听起来很好,但真做起来很难坚持。不如先从每天早起、按时吃饭、周末安排一次户外活动开始。等慢慢适应了,再逐步加码。

社交方面,别怕开口。我在墨尔本第一个朋友就是在Orientation上认识的,当时我们俩都是中国人,但英语都不太好,互相鼓励,后来一起组队做项目,现在都成了好哥们。澳洲大学有很多Chinese Society或者Asian Society,多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交朋友,还能了解本地生活信息。

最后想说,留学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段生活。找到自己的节奏,比考高分更重要。别老想着“我要赶上别人”,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不一样。有人喜欢早起,有人喜欢夜猫子;有人喜欢独处学习,有人喜欢组团刷题。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别被别人带偏了。

如果你现在还在适应阶段,别急,慢慢来。多试几种方式,看看哪种最适合自己。别怕犯错,也别怕调整。你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很多和你一样的留学生,大家都是在摸索中成长的。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