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NSW到巴黎:一个斜杠青年的留学追梦之旅”

puppy

文章介绍了留学申请的六个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提升语言成绩、突出个人经历、分散申请风险、积累实践经验以及增强跨文化适应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灵活规划留学路径。

步骤 注意点
明确目标与兴趣 别被排名绑架,选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城市
准备语言和成绩 TOEFL/IELTS早点考,GPA保持稳定
写好个人陈述和简历 故事比模板重要,突出你的独特经历
申请多个国家/学校 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分散风险
实习/兼职积累经验 真实项目经历比证书更能打动招生官
跨文化适应力提升 多交本地朋友,主动参与校园活动

从UNSW到巴黎:一个斜杠青年的留学追梦之旅

那年我坐在UNSW图书馆里,窗外是悉尼的阳光,耳机里放着法国香颂,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我好像不只是想在这儿读完硕士,我想要的,是去巴黎看看。

你可能也有过这种瞬间吧?一边在写作业,一边刷着ins看别人在巴黎铁塔下喝咖啡,心里那个声音越来越响:我也想去。

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想那么多。高考完填志愿时,我爸妈说澳洲稳定,我就来了UNSW学商科。结果大二那年,学校有交换项目去了法国高商,三个月的课程让我彻底爱上了那里的氛围。从那以后,我的目标就变了。

UNSW的GPA压力可不小,尤其是商科,平时作业多得像山一样。但你知道吗?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在申请法国学校时有了底气。比如我申请巴黎ESSEC的时候,他们特别看重你在多元环境下的适应能力,UNSW的group work和presentation经历就成了加分项。

语言这关我卡了一阵子。雅思我考了两次才上7,后来转战法语,考了TCF B2。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法国很多商科项目是英语授课的,但如果你能说点法语,在面试里绝对加分。我当时面试ESSEC的时候说了几句法语,面试官眼睛都亮了。

申请材料这块我踩过坑。第一次写个人陈述的时候我还套模板,结果被学姐骂了。她说:“你这写得像机器人写的。”后来我重写了一遍,讲了我在UNSW做过的创业项目,还有在巴黎交换时参与的市场调研。这才打动了招生官。

很多人问我为啥不直接申请法国公立大学。其实我也考虑过,但公立大学学费便宜是便宜,但名额少,而且很多课程是法语授课。我最后选了ESSEC的MSc in Marketing Management,虽然学费贵点(大概2.8万欧元一年),但课程质量高,就业资源也强。

在巴黎的日子其实比想象中忙。ESSEC的课程节奏快,而且他们很鼓励学生实习。我大半年都在找实习,最后在LVMH旗下的香水公司做digital marketing。这段经历让我对奢侈品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在毕业前就拿到了offer。

说真的,留学这事儿从来不是一条直线。我从UNSW到巴黎,中间还考虑过去UBC或者NYU。但最后发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也不用非得一条路走到黑,完全可以像我一样,先在澳洲打基础,再去欧洲深造,甚至以后还可以去北美工作。

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去哪留学,别怕试错。你可以先去一个国家读完本科,再换个地方读研。多走几个地方,你的人生维度就打开了。别怕折腾,留学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关键是你愿不愿意迈出第一步。

最后送你一句话:别等准备好了才出发,边走边准备,才是留学的常态。你永远不知道哪一站会给你带来惊喜,就像我当初坐在UNSW图书馆里,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巴黎的办公室里敲这篇文章。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Blog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