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 注意点 |
---|---|
了解UBC公共卫生本科课程设置 | 注意课程是否偏重研究或实践 |
查看申请要求(GPA、语言成绩等) | 不同专业方向可能有额外材料要求 |
准备申请材料(推荐信、文书等) | 文书要突出公共卫生兴趣和经历 |
提交申请并跟进结果 | 注意申请截止时间及材料补充通知 |
加拿大UBC公共卫生本科全解析:适合你的未来方向吗?
上个月我一个学妹跟我聊天,说她原本打算学护理,结果在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官网逛了一圈,发现公共卫生这个专业特别有意思,而且就业方向也挺广。她问我:“公共卫生本科到底学啥?值不值得读?”我当时就想,这不就是我们留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嘛?选专业就像选人生方向,选错了可能得多花好几年时间补救。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UBC的公共卫生本科到底怎么样,适合谁,怎么申请,还有那些你可能没注意到的小细节。
UBC的公共卫生本科专业叫Bachelor of Science in Population and Public Health Sciences,简称BSc in PPHS。这个专业属于UBC的Faculty of Land and Food Systems,但其实它是跨学科的,课程涉及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个领域。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杂烩”?但其实它很系统,目标是培养能从宏观角度分析健康问题的人才。比如,为什么某个社区的糖尿病发病率特别高?除了个人生活习惯,环境、政策、经济等因素也会影响。公共卫生就是研究这些“背后的原因”。
课程设置方面,UBC的PPHS专业第一年主要是打基础,比如生物、化学、统计学、健康与社会等课程。到了大二,开始接触公共卫生的核心内容,比如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卫生政策(Health Policy)、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等。大三大四会有一些更深入的选修课,比如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伦理等。如果你感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医学院的课程,甚至参加研究项目。
很多人会问,这个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其实就业方向挺多的。比如进政府卫生部门做数据分析、政策研究,或者去非营利组织、国际机构(比如WHO或UNICEF)做项目协调。也有人选择继续深造,比如读公共卫生硕士(MPH)或医学博士(MD)。我认识一个UBC的PPHS毕业生,后来去了多伦多的一家健康咨询公司,专门帮政府评估公共卫生项目的效果,薪资也不错。所以别以为公共卫生只能当公务员,它其实挺“跨界”的。
申请方面,UBC对国际生的要求不算特别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本科申请主要看高中成绩(或者大学转学成绩)、语言成绩(如TOEFL或IELTS)、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推荐信。GPA方面,UBC官网没有明确说要多少,但从往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国际生的平均GPA大概在3.7以上(满分4.0)。语言成绩的话,TOEFL IBT总分至少100,写作和口语不低于21;或者IELTS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
文书部分是关键。很多人写文书就写成“我从小就想当医生”,其实UBC更想看到你对公共卫生的理解和热情。比如你有没有参加过社区健康活动?有没有做过相关志愿工作?或者有没有因为某次经历让你开始关注公共健康问题?比如我认识一个申请者,她在高中时组织过一次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工作坊,还写过一篇相关的报告,这些经历她都写进了文书里,最后成功拿到了offer。所以别光写梦想,要写“行动”。
UBC的公共卫生专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给学生很多实践机会。比如有Co-op项目(带薪实习),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强烈推荐参加。UBC的Co-op系统很成熟,很多学生都能找到和公共卫生相关的实习岗位,比如在政府卫生局做数据分析,在医院做项目助理,或者在国际组织做志愿者。这些经验对将来找工作或申请研究生都特别有帮助。
生活方面,UBC的校园在温哥华,气候宜人,生活环境也很好。温哥华的医疗资源丰富,很多公共卫生的研究项目也和当地社区结合得很紧密。比如UBC的学生经常参与BC省的健康调查项目,实地走访社区居民,收集数据,分析问题。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是很多专业没有的。
最后我想说,选专业这件事,真的不能只看“热门”或者“好找工作”。UBC的公共卫生本科,适合那些对社会问题敏感、喜欢分析数据、愿意从宏观角度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你只是想“混个文凭”,那可能不太适合。但如果你喜欢挑战、喜欢接触不同背景的人、喜欢用知识去改变社会,那这个专业真的值得你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