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 录取结果 | 专业方向 |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拒绝 | 新闻学 |
纽约大学 | 拒绝 | 传播研究 |
南加州大学 | 等待 | 电影制作 |
波士顿大学 | 录取 | 公共关系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录取 | 广告学 |
嗨,大家好!我是小李,一个曾经差点放弃梦想的普通留学生。今天想跟你们聊聊我从全拒到逆袭的故事,希望能给正在纠结要不要出国读传媒专业的小伙伴们一点启发。
事情得从两年前说起。当时我刚毕业,觉得自己挺适合搞创意工作,就想着去美国学个传媒相关的专业。那时候,我觉得只要成绩够好、作品集够炫,就能拿到梦校的offer。但现实告诉我,理想和现实之间差了好几个银河系。
先说说我申请的第一所学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我当时特别兴奋,因为UCLA的新闻学排名很高,而且我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写了好几篇论文,还参加了几次模拟面试。结果呢?直接拒了。说实话,那会儿我有点懵,心想:“是不是我的材料不够牛?”后来才知道,人家每年收到几千份申请,竞争真的太激烈了。
接着是纽约大学(NYU)。它的传播研究专业也很有名,我甚至专门找了个导师帮忙修改简历和个人陈述。但最后还是没戏。朋友们安慰我说:“没关系啦,再试试别的学校。”可我心里还是有点失落,毕竟当时已经投了好多钱进去,申请费都快赶上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我要放弃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南加州大学(USC)那边发来了邮件,说我的申请还在审核中。这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每天都在刷邮箱,生怕错过任何消息。终于,在几周后,我收到了USC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真的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一半。虽然拿到了USC的offer,但我当时心里其实还是不太踏实。毕竟,这所学校学费很贵,而且我还申请了其他几所学校。后来,波士顿大学(BU)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也陆续给我发来了录取通知。看到这些邮件,我反而更迷茫了,不知道该选哪一所。
为了做出决定,我开始疯狂地查资料,咨询学长学姐,甚至还联系了已经在这些学校读书的朋友。他们告诉我,BU的公共关系专业非常强,毕业生大多进了大公司;而PSU的广告学也不错,课程设置很实用。听了这些话,我突然意识到,与其一味追求名气大的学校,不如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地方。
最终,我选择了波士顿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不错,离纽约很近,方便实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对公共关系这个领域特别感兴趣。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选择真的很明智。在BU读书的日子里,我参加了很多行业活动,还认识了不少业内大佬,这对我的职业规划帮助很大。
当然,逆袭的背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有一次,教授布置了一个小组作业,让我们策划一场线上发布会。我们组里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导致沟通效率很低。有一次开会,因为时差问题,我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才完成任务。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最后成果得到了老师的认可,那种成就感至今难忘。
除了学业上的挑战,生活上的适应也是个难题。刚到美国时,我连最基本的超市购物都搞不定,经常买错东西。有一次,我以为买的是鸡肉,结果发现是鸭肉,回家做了半天才发现不对劲。还有一次,我在餐厅点餐,菜单上的术语完全听不懂,只能硬着头皮随便选,结果上桌一看,是一盘辣到不行的墨西哥卷饼……每次想起来都会笑出声。
不过,正是这些小插曲让我慢慢成长。现在回过头看,那些挫折其实都是宝贵的经历。比如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你觉得留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独立能力吧!”以前在家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有父母操心,但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试着自己解决。
最后,我想对正在犹豫要不要出国留学的小伙伴们说几句真心话。如果你真的热爱某个领域,并愿意为之努力,那就别轻易放弃。即使一开始碰壁也没关系,只要你坚持下去,总会有机会敲开那扇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们带来一点点勇气和信心。记住,每个人的成长路径都不一样,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加油吧,未来的传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