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亮点 | |
---|---|
时间 | 活动 |
5月20日 | 马里兰大学主校区毕业典礼 |
5月21日 | 国际学生特别活动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毕业典礼上的那些特别时刻?上周,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就在我们眼前刷屏了!尤其是咱们中国留学生的那场精彩演讲,简直太让人骄傲了。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事儿,聊聊这位同学是怎么站到台前,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去的。 说到毕业典礼,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就是走个形式,但其实它承载了很多意义。比如那位中国留学生,他从几百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的机会。想想看,这是多大的荣誉啊!要知道,能拿到这个机会的人可不多,得经过层层筛选,不仅要成绩优秀,还得具备超强的表达能力。 这位同学叫李明,是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博士生。他的演讲主题是“科技与人文的碰撞”。听起来很学术对不对?但他说得特别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一开始就说:“你们可能以为我是一个整天埋头写代码的‘程序猿’,但其实我也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看电影的人。”这下全场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就轻松起来了。 李明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黑客马拉松比赛,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国家,有的擅长算法,有的熟悉市场分析。当时他们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几轮讨论下来还是没解决。后来,一位学艺术设计的同学突然插话说:“能不能换个思路,把这个功能做成一个互动游戏?”结果大家一拍即合,最后真的做出了一个超酷的应用程序。李明说:“那一刻我才明白,有时候解决问题并不需要复杂的公式,而是需要跨学科的想象力。” 这样的例子让听众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正在找工作的同学们,肯定也在想如何让自己在面试时更有吸引力。李明还提到,在美国读博的这几年,他最大的收获不是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而是学会了如何跟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学会欣赏彼此的不同,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接下来,他谈到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他说:“作为留学生,我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更是为了了解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还举了个例子,去年他参加了一个国际文化节,发现每个国家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展示方式。比如印度同学跳宝莱坞舞蹈,日本同学表演茶道,而他自己则带去了中国传统书法作品。他笑着说:“那天我才知道,原来我的毛笔字还能这么受欢迎!” 李明的演讲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不少人都站起来欢呼。有个同学告诉我,她特别佩服李明能用这么幽默的方式传递这么深刻的道理。还有人说:“我本来对毕业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听完他的演讲后,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要开始新的旅程了。” 不过,李明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据说他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反复修改了几十遍。有时候为了找到合适的比喻,他会花好几个小时翻阅各种书籍。他的导师也给了很多建议,比如注意节奏、控制语速、增强互动等等。最终,他选择了一种既专业又温暖的表达方式,既能让专业人士点头称赞,也能让普通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这次演讲也离不开马里兰大学的支持。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类似这样的活动,鼓励国际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比如今年的国际学生特别活动,就邀请了几位不同背景的同学上台发言。其中有一位来自非洲的经济学硕士,讲述了他如何克服语言障碍,一步步实现梦想的经历;另一位是医学专业的女生,分享了她在社区医院实习时帮助病人的感人故事。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看到留学生们的才华,更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李明说的那样:“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只要敢于尝试,就能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你现在是在读书还是已经工作,都不要害怕展现自己。如果你也有值得分享的经历,不妨大胆说出来。说不定哪一天,你的故事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精彩瞬间呢! 希望每一位留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勇敢地去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