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 | 关键词 | 收获 |
---|---|---|
职场新人 | 初入社会 | 实践经验 |
留学准备 | 自我提升 | 专业技能 |
南洋理工 | 学术挑战 | 国际化视野 |
未来规划 | 职业方向 | 明确目标 |
刚毕业的时候,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里满是迷茫。当时,我在一家小公司做助理工作,每天处理文件、安排会议,虽然琐碎但还算充实。可是,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出国深造,我心里也泛起了波澜——是不是该换个赛道试试?
有一天,我跟朋友吃饭时聊起这个话题。他是个程序员,刚从新加坡回来,提到他在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NTU)读研的经历,说那里的金融工程课程特别棒,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实际应用。我当时听得眼睛都亮了,心想,要是能去那里学习该多好!
不过,梦想归梦想,现实很骨感。我英语不太好,专业背景也不够扎实,而且家里人担心费用问题。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动摇过。但后来我想通了:与其一直纠结现状,不如试试看能不能改变自己。于是,我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准备托福和GRE考试,还报了个在线课程补习数学知识。
备考的过程简直像打仗一样紧张。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我就窝在小出租屋里刷题。有一次为了背单词,我甚至把手机壁纸换成了英文字母表。记得有一次面试,老板问我为什么想辞职,我说想去新加坡念书。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那你得好好准备啊,这条路不容易。”这句话让我既感动又压力山大。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我拿到了NTU的offer!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白费。去新加坡之前,我还特意跑去咨询了几个已经在那边读书的朋友。他们告诉我,NTU的金融工程项目非常注重实践,很多课程会邀请华尔街的专家来讲课,还会安排实习机会。这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到了新加坡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水涨船高”。刚开始上课时,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很厉害,有的已经在美国投行工作过几年,有的发表过学术论文。而我呢,连基本的概念都得花时间消化。有一次小组作业,我们组负责分析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我因为不太熟悉Excel的高级功能,拖了大家后腿。组长看出了我的焦虑,主动帮我一起做,最后我们成功完成了任务。这件事让我明白,团队合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求助和自我调整。
除了学业上的挑战,生活上的适应也让我印象深刻。新加坡的饮食习惯和国内差别挺大,刚开始吃不惯米饭配咖喱,每次去食堂都得找熟悉的中餐馆解馋。还有就是天气,潮湿闷热的环境让人特别容易疲惫。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一切,甚至爱上了这里的多元文化氛围。
当然,最让我兴奋的是接触到的新知识。比如,有一门叫“量化风险管理”的课,老师讲授如何利用Python编程进行市场预测,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编程竟然可以和金融结合得这么紧密。还有一次模拟投资比赛,我和队友们用学到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投资组合,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种成就感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现在回想起来,从职场新人到南洋理工金融工程硕士,这条路上有太多值得回味的故事。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我更相信,努力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梦想,不妨大胆迈出第一步,哪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