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 | 国内本科教育 | 美国本科教育 |
---|---|---|
课程设置 | 专业性强,必修课多 | 选修范围广,自由度高 |
教学方式 | 以课堂讲授为主 | 注重讨论和互动 |
考试形式 | 期末考试决定成绩 | 平时作业和小测较多 |
师生关系 | 相对正式 | 更像朋友 |
课外活动 | 社团和比赛机会较少 | 课外活动丰富多样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读大学,国内和美国的本科教育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今天就让我这个在美国读书的学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其实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也是懵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适应这里的教育模式。不过慢慢摸索下来,我发现中美两国的本科教育真的有很多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差异。 先说说课程设置吧。在国内,我们上的大部分都是专业课,而且很多都是必修的。比如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那几乎每一学期都要上编程语言、算法分析之类的课程。有时候我觉得特别累,因为不管喜欢不喜欢都得硬着头皮去上。但在美国就不一样了,选课自由度非常高。你想学音乐也可以,想学哲学也行,只要你能凑够学分就行。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学妹选了舞蹈课,还说自己是为了减肥才去上的,结果后来居然拿到了A+!这种灵活性让我觉得特别新鲜,也让我意识到原来学习还可以这样玩儿。 再来说说教学方式。在国内,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这样的节奏一直持续到下课铃响。虽然也有小组讨论,但大多数时候还是以讲授为主。而在美国,课堂气氛就轻松多了。教授经常会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或者直接把PPT收起来让我们自己看书。记得有一次上心理学课,教授突然让我们分成小组模拟心理咨询师和患者的角色,然后互相提问解答。一开始我还挺紧张的,但后来发现这种方式其实更容易记住知识点,因为它让你真正参与到课堂里去了。 考试形式也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在国内,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基本就靠期末考试来决定了。如果平时没好好复习,哪怕之前表现再好也没用。所以每年到了考试周,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背诵笔记。而在美国呢,平时的作业和小测占的比例特别大。比如我有一门历史课,每次上课前都有一个小测验,题目就是前一天看过的阅读材料。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帮助我们巩固知识。还有一次,我的化学课教授布置了一堆实验报告,光是写这些就够忙活一阵子的了。 说到师生关系,这也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在国内,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像是上下级的关系,见面时总会有点拘谨。而在美国,教授们更像你的朋友。他们会在邮件里称呼你名字,还会主动询问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有一次我去办公室找我的统计学教授请教问题,聊着聊着他就开始跟我分享他家养的小猫有多可爱。我当时差点忘了自己是来找学术建议的! 最后咱们聊聊课外活动。在国内,学校的社团和比赛机会虽然也有,但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而且组织力度也不如美国那么强。在美国就不一样了,学校里的社团种类五花八门,从戏剧社到机器人俱乐部应有尽有。我还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团队,每周都会去社区中心教小孩子编程。这不仅让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让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美国的本科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这些资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两种教育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想法,欢迎留言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