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形式 | 特点 | 适用学科 |
---|---|---|
Lecture(讲座) | 信息量大,适合整体概念学习 | 数学、历史、哲学 |
Seminar(研讨会) | 互动性强,注重小组讨论 | 文学、社会学、艺术 |
Tutorial(辅导课) | 个性化指导,一对一或小班教学 | 医学、法律、商科 |
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留,今天咱们聊聊英国留学里最有趣的一部分——授课方式。每次提起这个话题,我都会想起刚到英国时的那些新鲜事儿,尤其是第一次参加讲座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先说说Lecture吧。这可是英国大学里最常见的授课形式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教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听。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枯燥?但其实不然!比如我在爱丁堡大学读本科时,每周都有一次经济学的Lecture,主讲老师是个超级幽默的人,他总是能用各种生活中的例子把复杂的理论讲得特别生动。有一次讲通货膨胀,他就拿咖啡涨价举例,说如果当年星巴克一杯咖啡卖两块五,现在涨到了四块五,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工资也该跟着涨?全场哄堂大笑,原本晦涩难懂的概念一下子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不过呢,Lecture也有它的局限性。毕竟一个人面对几百号人,很难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所以很多学校还会搭配Seminar(研讨会)。这种形式就完全不同了,更像是一个小型讨论会。记得我第一次参加Seminar的时候,心里还蛮紧张的,毕竟要跟同学面对面交流自己的想法。但后来发现,这种方式真的特别棒!我们小组讨论的话题是关于性别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能互相反驳或者补充。有时候争论得很激烈,但正是这些碰撞让我学到了更多东西。
当然啦,Seminar也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比如医学或者工程类的,还是需要更细致的指导。这时候Tutorials(辅导课)就派上用场了。Tutorials通常是小班教学,甚至是一对一的形式。我有个学医的朋友,她每周都要去导师那里做一次Tutorials,每次一个小时,导师会根据她的作业情况提供建议,还会纠正她的一些错误。虽然压力挺大的,但她觉得这种方式特别高效,因为她可以迅速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盲区。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Online Learning(在线学习)。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在线授课成了主流。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挺抵触的,觉得屏幕对面的教授会不会管不住自己,是不是随便录个视频就算完事了?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剑桥大学就有一个叫Moodle的平台,里面不仅有课程视频,还有论坛功能,你可以随时和其他同学讨论问题。而且有时候录播课反而更方便,我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反复观看重点内容。
除了这些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有一些特别有趣的体验。比如Workshop(工作坊),它更像是实践课。比如我在伦敦艺术大学学摄影的时候,就经常参加这样的Workshop。老师会带着我们一起出去拍片子,然后回来一起看效果,分析哪里可以改进。这种方式既锻炼了技术,又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真的超赞。
最后再聊聊Assessment(评估)。英国大学的评估方式也很灵活,有的是考试,有的是论文,还有的是Presentation(展示)。我记得有一次要做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Presentation,我和几个小伙伴花了整整两周准备。从选题到PPT制作再到演讲稿撰写,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虽然过程很累,但当我们在课堂上完成展示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正在考虑去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不管你选择哪种授课方式,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勇敢尝试新的事物。我相信,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英国的学习之旅会比想象中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