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必看:这些美国生活习惯你了解吗?”

puppy

本文介绍了在美国生活的几大习惯与注意事项,包括垃圾分类(可回收与不可回收需分开)、公共场合保持安静、餐厅文化中小费通常为15%-20%、强烈的时间观念以及餐桌礼仪如避免进食声和正确使用餐具。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强调了细心观察与适度调整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美国生活方式。

美国生活小贴士
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
垃圾分类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开
公共场合礼仪 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餐厅文化 小费文化,通常15%-20%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刚到美国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这里的人不太一样,有时候甚至会闹出一些小笑话。比如,有一次我去超市买水果,看到地上有一个苹果,觉得挺新鲜就顺手捡起来放进了购物车里。结果旁边的老奶奶笑眯眯地告诉我:“亲爱的,这个苹果是坏的哦。”后来我才知道,在美国,地上掉的东西哪怕再干净也不能随便捡起来吃,因为这样会被认为不卫生。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些在美国生活时可能会遇到的小习惯,希望对正在准备留学或者已经在美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在美国,垃圾分类可是件大事儿!记得第一次住进公寓时,房东特别提醒我们要把垃圾分类好,否则会被罚款。原来这里的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大类。可回收的包括塑料瓶、玻璃罐、报纸之类的,而像剩菜剩饭这种就不行。有一次我随手把喝完的牛奶盒扔进了普通垃圾桶,第二天就被邻居阿姨给纠正了:“牛奶盒得先冲洗干净再放到可回收箱里呢!”听起来有点麻烦,但其实习惯了之后还挺方便的,而且保护环境嘛,大家都有责任。 再来说说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吧。在美国,很多人特别注重“quiet time”。比如在图书馆里,哪怕只是翻书的声音也可能引起周围人的不满;在地铁车厢里,除非必要,大家都会尽量保持沉默。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去咖啡厅学习,聊得正起劲儿的时候,旁边一位老爷爷突然站起来指了指墙上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请保持安静”。虽然当时有点尴尬,但后来想想也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或工作节奏,互相尊重很重要。 说到餐厅文化,那里的小费制度绝对是个大挑战!刚来的时候,每次吃饭都得反复确认账单,生怕算错小费比例。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中餐馆吃饭,服务员非常热情,还特意过来跟我聊天,最后结账时她还问我要不要打包。我当时以为她只是例行公事,就没多想,结果回家后室友跟我说:“哎呀,你忘了给小费啦!”后来我才明白,在美国吃饭如果不给小费的话,服务员会很失望的。一般来说,小费应该占总消费金额的15%到20%,不过如果你觉得服务特别好,也可以适当多给一点。 还有啊,美国人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比如说约朋友见面,他们会精确到几点几分,迟到一分钟都会被看成不礼貌。有一次我和一个美国朋友约好晚上七点见面看电影,结果我到了六点五十,他已经在门口等我了。他说:“你知道吗?我觉得提前五分钟到是一种礼貌,说明你在乎这次见面。”听完这句话,我瞬间觉得自己以前的习惯有点随意了。所以以后大家在安排时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让人家等太久哦! 另外,美国人的餐桌礼仪也值得留意。比如吃东西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尤其是喝汤的时候更要注意,不能用嘴吸气。还有就是不要直接用手抓食物吃,除非是披萨或者汉堡这类特例。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派对,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我看到有个盘子里装着炸鸡腿,忍不住伸手就拿了一个。结果旁边的朋友小声问我:“要不要先用纸巾包一下?”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的规矩这么讲究。从那以后,我每次吃饭前都会仔细观察别人怎么做,慢慢也就学会了。 最后想说的是,其实这些习惯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只要留心观察,慢慢就能融入当地的生活。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不必完全照搬别人的模式。但如果能够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一些习惯,不仅能让自己过得更舒心,也能赢得更多当地朋友的好感。希望这篇分享能帮到你们,祝大家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一切顺利!

puppy

留学雅思

52648 בלוג

הער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