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本到港理工博士:我的逆袭之路

puppy

本文讲述了作者从一所三本院校出发,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功申请到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的逆袭历程。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学习、科研及申请过程中的艰辛与感悟,强调了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勇敢追寻梦想,实现自我突破。

从三本到港理工博士:我的逆袭之路
关键节点
时间 事件
大一 入学三本院校
大三 确定留学目标
研究生毕业 申请香港理工大学
博士入学 开始博士研究

记得刚收到三本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心里特别失落。当时周围的同学都去了“985”或者“211”大学,而我却成了那个去普通本科的“少数派”。说实话,那时候我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但后来我发现,人生其实有很多可能性,只要愿意努力,哪怕起点低一点,也完全有机会改变命运。 有一次和宿舍室友聊起未来的规划,他问我:“你觉得你现在这个学校怎么样?”我说:“一般吧,感觉挺普通的。”他说:“别小看它啊,其实很多厉害的人都是在普通学校起步的。关键是你怎么利用这里的资源。”这句话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我就得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 于是从大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背单词,晚上十一点半才睡觉。虽然听起来很辛苦,但我觉得这是值得的。比如英语,对我来说一直是短板。为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我下载了很多英语学习APP,还加入了学校的英语角活动。有一次英语角里有个英国来的交换生,他的发音特别标准,我就一直跟着他练习。虽然一开始经常出错,但他总是耐心地纠正我,还鼓励我说:“慢慢来,每个人都有进步的过程。” 到了大二,我发现自己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科研竞赛,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结果发现,做实验、分析数据这些事情特别有意思。我们团队最后得了三等奖,虽然不算最高奖项,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科研的魅力。这次经历让我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继续深造。 大三的时候,我开始认真考虑留学的事情。那时候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在准备考研或者找工作,但我总觉得不甘心。有一天晚上,我坐在宿舍阳台看着星空,突然想到:“如果我现在不努力,以后会不会后悔?”于是第二天我就上网查资料,了解不同国家的高校情况。当时听说香港的大学学术氛围很好,而且离家近,就决定申请香港的学校。 申请过程其实挺不容易的。首先是语言成绩,我的雅思成绩不够理想,只能先去补习班强化训练。那段日子真是忙得脚不沾地,白天上课,晚上还要背单词。有一次考试前夜,我实在太累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手机屏幕上全是未接来电,是导师打来的。他说:“你要是考砸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听到这话,我当时就懵了,赶紧爬起来复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还是拿到了满意的分数。接着就是准备文书和推荐信,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环节。记得写个人陈述的时候,我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反复修改,生怕哪里写得不够好。有一次写到半夜两点,实在写不下去了,就给高中老师发消息求助。她很快就回复了我,还特意抽出时间陪我视频通话,帮我理清思路。 申请结果出来那天,我紧张得连呼吸都快停止了。当看到港理工的录取邮件时,我真的激动得跳了起来!当时宿舍里的室友都被我吵醒了,他们纷纷祝贺我,说:“看来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我发现一切都比想象中更难。因为港理工的课程设置非常紧凑,每周都有大量的阅读任务和小组讨论。有一次小组作业,我们组员来自不同背景,沟通起来特别困难。有一次开会,大家因为意见分歧争得面红耳赤。我作为组长,当时特别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协调。后来我想了个办法,请每位成员轮流发言,把各自的想法记录下来,再逐一讨论。经过几次这样的尝试,我们的合作渐渐顺畅了。 除了学业压力,还有经济方面的挑战。研究生期间,我申请了好几个奖学金项目,但都没有成功。有一次申请失败后,我很沮丧,甚至想过放弃。但后来转念一想,失败也是一种经验,至少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于是我又重新整理材料,再次提交申请。最终,我获得了一个小型资助,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并不是那些荣誉证书,而是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记得有一次做实验,连续几天都没进展,我都快崩溃了。有一天晚上,我独自坐在实验室里发呆,忽然想起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我静下心来,重新梳理思路,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成长了不少。 对于想要逆袭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的是: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不一样,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就像我曾经那样,即使起点不高,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有实现梦想的一天。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puppy

留学雅思

52648 Blogg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