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核心科目 | 选修科目 |
---|---|---|
9-10年级 | 英语、数学、科学、历史 | 艺术、体育、计算机编程 |
11-12年级 | 高级英语、高级数学、物理、化学 | 经济学、心理学、法语 |
嘿,大家好!我是小李,一名在中国长大后来到美国读高中的留学生。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里的求学生活。说实话,刚来的时候,我对美国的中学教育完全没概念,以为就是随便玩玩,轻松毕业的那种。结果呢?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先说说课程安排吧。在美国,中学的课程分得很细,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的学分要求。比如说,如果你想顺利毕业,就必须修够一定的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学学分。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咱们国内的高考模式?但其实差别还是挺大的。
举个例子,我刚入学的时候,学校让我选一门艺术课。我当时心想,这不就是随便挑个画画或者音乐班嘛,结果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老师教的内容特别专业,从素描基础到油画技法,再到现代艺术流派分析,一堂课下来脑子都快炸了。还有一次,我在上历史课时,老师让我们分组模拟一场联合国会议,讨论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小组还真的查了好多资料,最后居然还得了A+!这种课堂体验在国内可真是少见。
再说说考试制度。美国人特别注重平时成绩,不像国内那样靠期末考试定乾坤。每次作业、小测验、演讲甚至课堂参与度都会影响你的总分。有一次我因为没记笔记,被扣了好多分,气得我直跺脚。后来我就养成了随身带笔记本的习惯,慢慢也习惯了这种学习节奏。
除了学术上的挑战,我还发现美国的中学特别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比如我有个同学叫汤姆,他特别喜欢篮球。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参加校队训练,有时候甚至练到天黑才回家。不过这也让他获得了不少奖学金的机会,听说他已经拿到了好几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的热爱某件事,不妨大胆尝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啦,这里也有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我跟室友一起去图书馆自习,结果发现大家都在吃零食、聊天,完全没人看书。我当时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的传统——只要不影响别人就行。还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社团活动,发现主持人竟然穿着睡衣就来了!这要是放在国内,估计会被直接赶出去吧。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美国的中学生活看似自由散漫,但实际上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低。特别是到了11、12年级,你会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在拼命准备SAT、ACT这些标准化考试,有的甚至提前一年就开始复习。我有个朋友为了考出好成绩,每天晚上熬夜刷题,第二天还要强打精神上课,看着都心疼。
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感悟。其实无论是在哪里读书,最重要的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像我刚开始的时候,总是羡慕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追不上他们。后来我发现,与其盲目模仿别人,不如专注于提升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我喜欢写作,于是就多花时间练习英文作文;我不擅长数学,那就想办法把基础打得更扎实些。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收获成长。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给大家一点启发,也希望你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加油吧,未来的路还很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