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时间 | 录取结果 | 背景信息 |
---|---|---|
2022年10月 | 成功录取 | 双非本科,交互设计转专业 |
嘿,大家好!我是LXer小A,今天想跟你们聊聊我的故事——一个双非背景的大三学生,是如何逆袭拿到悉尼大学交互设计Offer的。
事情得从我刚读大一时说起。当时我学的是市场营销,虽然课程还算有趣,但我总觉得这不是我要走的路。我对设计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这些领域。每次看到设计师们用代码和创意打造出酷炫的作品时,我都超级羡慕。于是,我开始偷偷研究交互设计这个专业,发现它结合了艺术与技术,简直是为像我这样既喜欢画画又爱折腾技术的人量身定制的。
但是,问题来了:我的本科是市场营销,完全不是相关专业。而且,我所在的学校也不是什么名校,属于“双非”院校。这意味着申请难度会比那些来自985、211的学生高很多。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挺害怕的,甚至想过放弃。可后来一想,人生不就是一次次挑战吗?如果连尝试都不敢,那以后肯定会后悔。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试一试。
第一步当然是准备作品集。这是申请交互设计专业的核心材料之一。我当时在网上找了好多教程,跟着学了Sketch、Figma这些工具。记得有一次熬夜做项目,因为不小心删掉了整个页面,急得我差点哭出来。不过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重新做了。后来我把几个比较满意的小项目整理成一个作品集,里面既有UI界面设计,也有用户调研报告。虽然不够完美,但至少能展现我的努力和热情。
接下来是写文书和个人陈述。这部分真的让我抓狂了好几天。我反复修改,有时候觉得写的太长了,有时候又觉得太短了。最后,我决定把重点放在为什么想转到这个领域,以及我能给这个领域带来什么。比如,我在市场营销中学到的用户行为分析技巧,其实可以直接应用到交互设计中去。我把这些想法写进文书中,还特意加了一些自己的小故事,比如小时候如何喜欢拆装玩具,长大后又是怎么迷上设计的。事实证明,这种真诚反而打动了招生官。
除了作品集和文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面试。悉尼大学的面试是线上进行的,大概持续半小时左右。面试官问了很多问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交互设计?”“你的作品集中最喜欢哪个项目?”等等。我当时特别紧张,生怕说错话。但后来我发现,与其纠结答案是否完美,不如放松心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好。比如,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转专业时,我就坦诚地说:“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设计,而且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面试结束后,我还发邮件感谢了面试官,顺便补充了几句关于未来规划的话,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申请期间,我还参加了一些在线课程,比如Coursera上的《用户体验设计》。这门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比如如何设计用户旅程图、如何进行可用性测试等。此外,我还加入了几个设计社区,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支持,有时候看到他们的作品也会激励我去提升自己。
当然,申请过程也遇到了不少挫折。比如,有几次提交作品集的时候出了问题,文件格式不对或者链接失效,导致不得不重新上传。还有一次,我的作品集被导师批得很惨,说我缺乏深度和创新。说实话,那时候真的很沮丧。但后来我想通了,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放弃。于是我花了更多时间打磨作品,重新梳理思路,最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我拿到了悉尼大学交互设计的Offer!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想起来,整个过程确实不容易,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变得更加坚韧和自信。
如果你也在考虑转专业或者申请海外高校,我想告诉你:别给自己设限。即使背景不是那么理想,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有机会实现梦想。记住,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哪怕失败了,也能学到宝贵的经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们一些启发。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细节,随时欢迎留言交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