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阶段 | 申请时间 | 重要事项 |
---|---|---|
本科 | 高三下学期至大一上学期 | 准备标准化考试,撰写文书,参加活动 |
硕士 | 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 | 确定专业方向,选择学校,准备推荐信 |
最近,有个学弟问我:“哥,你说我怎么才能在一堆申请者里脱颖而出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过自己。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大四学生,面对着一堆申请材料,心里也没底。后来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选校的时候一定要理智。你得先搞清楚自己的实力,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择学校。比如说,如果你是想学计算机科学,那就得看看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排名如何,师资力量怎么样,实验室设施如何。还有就是地理位置,比如你想在硅谷找实习,那你就得考虑加州那些大学。再比如,如果你是想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那你就得关注那些有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优势的学校。
接着,准备材料的时候要突出自己的亮点。别以为文书就是随便写写的,它可是你展示自己的最佳机会。你可以讲讲自己的一些独特经历,比如你曾参与过的社区服务项目,或者是你参加过的科研项目。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记得,文书要真实,不要为了显得优秀而编造事实。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来。
另外,标准化考试成绩也很重要。托福和GRE/SAT/ACT(视申请阶段不同而不同)的成绩都是硬指标。当然,除了分数,你还要关注这些考试的时间安排。一般来说,托福和GRE的考试周期比较长,所以要提前准备,最好能考两次以上,取最高分。而且,你得了解各个学校的具体要求,有些学校可能会要求你的托福成绩达到100分以上,或者GRE的Verbal部分达到160分以上。
除此之外,推荐信也是关键。推荐信的作用是证明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所以,你得提前跟老师打好招呼,让他们了解你,这样他们才能写出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信。当然,你也可以找一些行业内的专家,比如你的实习导师,或者你参加过的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
面试环节也不能忽视。有些学校会要求面试,这是你和招生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所以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等等。当然,面试的时候也要注意仪表,穿得体一点,态度要诚恳。
最后,心态要放平。申请过程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没希望了。这时候,你得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了,总会有收获。记得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每天完成一份申请材料,这样你就会觉得事情在一步步推进。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朋友的经历。他申请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一开始他的成绩并不理想,托福才95分,GRE也只有315分。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开始疯狂地准备托福和GRE,每天都在刷题。同时,他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最终,他成功地拿到了哥大的offer。他说:“我从没想过自己能进哥大,但我一直相信自己,一直坚持到最后。”
所以,朋友们,你们也一样。只要你肯努力,肯付出,总会有收获的。记住,申请留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