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八卦:不为人知的内幕

puppy

嘿,出国党们!是不是刷朋友圈的时候,总觉得别人的留学生活各种高大上,天天晒美食美景,好像完全没烦恼?说实话,咱们心里都清楚,那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留学圈里,除了学业压力,还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和心酸,那些只会在私底下和闺蜜兄弟悄悄吐槽的八卦,其实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比如,那些光鲜亮丽背后的经济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塑料姐妹情,或者那些关于感情、身份认同的迷茫和挣扎。这篇文章,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扒一扒留学圈里那些你以为只有你知道、或者你根本没想到的事儿。咱们敞开了聊聊,看看这些“内幕”是不是也戳中了你的痛点,让你觉得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准备好了吗?一起揭开那些只属于留学生的小秘密吧!

留学圈八卦:不为人知的内幕

还记得吗?刚出国那会儿,你在朋友圈里晒的都是刚下飞机兴奋的照片,是校园里宏伟的图书馆,是咖啡馆里冒着热气的拿铁,配上“新生活新开始,冲鸭!”这样元气满满的文字。那时候,你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开启一段完美无瑕、充满诗和远方的异国生活了。可转眼几个月甚至几年过去,再刷朋友圈,你是不是总觉得别人的留学生活各种高大上,天天晒美食美景,好像完全没烦恼?海边度假、米其林餐厅、大牌包包、毕业就进大厂……看着这些,咱们心里都清楚,那可能真的只是冰山一角,就像那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水面上只露出了八分之一的浮华。

留学圈里,除了学业压力,还有太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和心酸,那些只会在私底下和闺蜜兄弟悄悄吐槽的八卦,其实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那些关于金钱、人际、感情、学业,甚至个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和挣扎,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扒一扒留学圈里那些你以为只有你知道、或者你根本没想到的事儿。咱们敞开了聊聊,看看这些“内幕”是不是也戳中了你的痛点,让你觉得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准备好了吗?一起揭开那些只属于留学生的小秘密!

我们先从那最基础却又最沉重的话题说起吧,那就是钱。多少人在朋友圈里晒着高档餐厅、名牌包包,但背地里却为了每一分钱精打细算?别说你没见过,甚至你自己也可能就是其中一员。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藏着比天还高的经济压力。学费每年都在涨,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尤其是在伦敦、纽约、悉尼这样的大城市,租金简直能把人逼疯。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2022/23学年的数据显示,国际本科生平均学费已超过2.2万英镑,而研究生更高达2.6万英镑,这还不包括每月至少1000英镑的生活费。

你以为奖学金很好拿?那真是太天真了。虽然很多学校都声称提供丰厚的国际学生奖学金,但实际上,这些奖学金的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奥运会选拔。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Open Doors Report)显示,2022/23学年在美国的国际学生中,只有大约20%获得了某种形式的大学或机构资助,而其中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或者背负着高额贷款在海外求学。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不少留学生都会选择去打工。可是,打工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很多国家的学生签证都对国际学生的打工时长有严格限制,比如英国通常限制每周20小时,澳洲也类似。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挤出时间去打工,不仅赚的钱可能杯水车薪,而且还会面临各种隐形的“潜规则”。有的小伙伴在餐厅打工,老板克扣工资,或者以各种理由减少工时;有的小伙伴在华人超市帮忙,结果发现工资比当地最低时薪还低,却敢怒不敢言。据澳大利亚公平工作委员会的最新报告,一些针对国际学生的雇主剥削案例中,有超过15%的雇主支付的工资低于法定最低工资,甚至有部分案例中工资仅为最低工资的一半。

除了金钱上的压力,人际关系也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你可能以为出国了,大家都是中国人,会更容易抱团取暖,但现实往往是:表面一团和气,背后暗流涌动。那些所谓的“塑料姐妹情”、“塑料兄弟情”可不是空穴来风。大家为了资源、为了利益、为了那么一点点虚荣心,可以瞬间从“好闺蜜”变成“陌生人”。据说某大学的中国学生会里,曾经因为争夺一个校内社团的领导权,导致了两个派系公开决裂,甚至牵扯到了社交媒体上的“人肉”和攻击。这种事情虽然极少被摆到台面上说,但在留学生群体中并不鲜见。

刚到异国他乡,大家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渴望找到自己的圈子。可是,你很快就会发现,融入当地文化,和外国同学成为真正的朋友,并不是那么容易。语言障碍固然存在,但更深层的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努力去迎合,但最终还是难以跨越那道无形的屏障。根据一份由国际教育咨询机构发布的2023年全球留学生融入度调查报告,近四成中国留学生表示在社交方面感到孤独,难以深度融入当地文化圈,而主要社交圈仍以华人为主。

更让人心累的,还有那些无形的比较。朋友圈里的同学晒着自己拿到了大厂实习offer,晒着自己买了新车,晒着自己又去了哪个网红景点打卡。你看着这些,心里难免会冒出一种“为什么别人都那么优秀,只有我这么普通”的自卑感。这种压力,有时候甚至比学业压力还大,因为你不知道该如何去缓解。一份针对中国留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2022年)显示,约有35%的受访者表示曾因与同伴比较而产生负面情绪,其中包括焦虑、自卑和自我怀疑。

学业上的压力,更是直接且残酷。别看很多大学号称“水课多”,但真正想拿好成绩,想申请研究生或者找工作,你的GPA就得过硬。多少个夜晚,你在图书馆里通宵达旦,只为赶DDL,只为那一点点学分。高昂的学费下,挂科的代价也变得异常沉重,不仅可能需要重修,甚至会影响签证和毕业。据加拿大某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的数据,2022/23学年有近10%的国际学生因学业问题面临被劝退或警告,其中部分原因是未能达到GPA要求。

有些专业的竞争更是惨烈到令人发指。比如计算机、金融这类热门专业,课程难度大,作业量多,考试也卷。期末考前,图书馆里简直是“人间炼狱”,每个人都顶着黑眼圈,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卷”下去。据美国大学理事会公布的数据,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在一些顶尖院校的国际学生录取率甚至低于5%,入学后也面临着极高的竞争压力。

再来说说感情吧,这可是留学圈里最不稳定的“变量”之一。异地恋的辛酸,估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跨越几个时区的思念,微信视频里永远隔着一层屏幕,再加上身边的各种诱惑和不确定性,很多异地恋最终都以分手告终。据一项针对留学生情感状况的匿名调查显示,超过60%的留学生异地恋情在留学期间结束,其中沟通障碍和信任危机是主要原因。

就算是在当地谈恋爱,也可能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都可能成为感情的拦路虎。更让人心痛的是,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会利用留学生初来乍到、情感脆弱的特点,进行欺骗和利用。比如之前爆出过的一些“杀猪盘”骗局,或者一些专门针对留学生的感情骗子,他们利用虚假的身份和感情,骗取留学生的金钱,甚至导致一些留学生身心俱疲、倾家荡产。据某留学安全服务平台发布的报告,2023年针对留学生的电信诈骗和情感欺诈案件中,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达到了数十万美元。

孤独感,是每个留学生都绕不开的话题。即使你表面上看起来朋友很多,生活丰富多彩,但在某个深夜,或者某个假期,你是否也曾突然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空虚和孤独?想家,想念父母的唠叨,想念家乡的味道,这些情绪会像潮水一样突然涌上心头。尤其是在圣诞节、感恩节这类西方节日,当别的同学都回家和家人团聚时,你一个人留在异国他乡,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国际学生心理健康指南,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在国际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约30%的国际学生在留学期间会经历中度至重度抑郁或焦虑症状。

除了孤独,还有身份认同的迷茫。你离开了家乡,来到一个全新的国度,努力学习,努力融入。可是,你究竟是谁?你是那个传统的中国人,还是那个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新人类”?毕业后,你是选择回国发展,还是尝试留在海外?这些问题,像一团麻线一样缠绕在心头,让你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很多人在留学期间都会经历这种“文化冲击”和“身份危机”。据一份由亚洲协会发布的针对留学生职业发展与身份认同的报告,约有45%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后对未来职业发展路径感到不确定,难以在回国与留海外之间做出明确选择。

这种身份认同的困境,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有时候还会体现在群体认同上。当你在国外遇到一些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甚至歧视时,你会感到愤怒、委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反击。甚至有时候,你可能会在华人圈子里感受到一些“内卷”或者“地域歧视”,这都会让你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复杂和脆弱。据一些大学的国际学生服务部门记录,近年来处理的涉及种族歧视和文化误解的投诉案件有所增加,这反映了国际学生在融入过程中面临的真实挑战。

身体健康问题也常常被忽略。很多人觉得年轻人身体好,熬夜、三餐不规律没什么大不了。但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小毛病。比如,脱发、胃病、失眠,这些都是留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留学病”。更麻烦的是,在国外看病又贵又不方便,很多人宁愿硬扛着,也不愿意去医院。据北美某知名医疗保险公司针对留学生健康状况的年度报告显示,近两年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在留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心理健康更是重中之重。学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孤独感、身份迷茫,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感到崩溃。抑郁症、焦虑症在留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但很多人因为觉得“丢人”或者“没人理解”,宁愿自己默默承受,也不愿意寻求帮助。学校虽然有心理咨询服务,但预约困难,语言隔阂,或者对咨询师的不信任,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据美国大学健康协会(ACHA)针对国际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尽管学校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但只有不到25%的国际学生会主动寻求帮助,原因包括文化羞耻感、语言障碍和对咨询效果的怀疑。

安全问题也时不时会敲响警钟。虽然大多数时候留学生活是安全的,但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风险会在什么时候降临。比如前几年的一些恶性治安事件,或者一些针对留学生的抢劫、盗窃案,都会让人感到心惊胆战。即使是租房,也可能遇到黑中介、不靠谱的室友,或者各种隐藏的陷阱。这些潜在的风险,都让你的留学生活多了一层不安。据某国际学生安全援助平台发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涉及国际学生的盗窃、诈骗和人身安全事件呈小幅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

所以你看,留学生活真的不是朋友圈里看到的那么简单、那么美好。它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充满了各种“内幕”和心酸。但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时候,你觉得只有自己才有的烦恼,其实是留学圈里普遍存在的“通病”。把这些东西说出来,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为了让你知道,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都是正常的。别再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优秀了。

那么,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我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先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吧。别再盯着朋友圈里那些“完美人生”看,因为那不是全部。试着把自己的情绪和困扰,哪怕只是其中一点点,分享给一个你真正信任的朋友或者家人。如果学校有靠谱的心理咨询,虽然可能需要排队,但还是可以去试试看,给自己一个宣泄的出口。金钱方面,大胆去了解学校有没有针对国际学生的紧急援助基金,或者有没有更多的校内打工机会,别不好意思开口。人际关系上,与其去追求表面的热闹,不如用心去维护几个真诚的朋友。重要的是,要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别把“坚强”变成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留学生,允许自己有脆弱、有迷茫,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已经很棒了,真的!


puppy

留学速递 知识

537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