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到美国留学那会儿,第一次去超市采购,看着购物车里零零散散几样东西,结账时收银员报出的数字瞬间让我傻眼了。天呐,这可不是国内的价格!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留学的花销,远比我想象的更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家里每个月的“供血”都在提醒我,这可不是在开玩笑。我身边好多同学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大家总在半夜宿舍里互相吐槽,这钱到底都花哪儿去了?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烧钱?别急,我知道你心里的疑惑,这篇文章就是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烧钱”的话题,我们一起揭开留学花销的真实面纱,看看这钱到底都去哪儿了。
留学花销,掏空了多少家底?
留学这趟旅程,最显眼也最让人心痛的开销,当然是学费了。这笔钱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牢牢吸住了我们大部分的家庭预算。在美国,一所私立大学的国际本科生学费每年轻松就能达到5万到7万美元,甚至更高。举个例子,纽约大学(NYU)官方网站显示,2023-2024学年本科生学费大约是62,010美元,这还没算上各种杂费和住宿呢。即便是一些排名靠前的公立大学,州外学费也普遍在3万到5万美元之间,这笔数字可不是小数目,足以让很多家庭感到不小的压力。
大洋彼岸的英国同样不遑多让,学费也高得让人直挠头。就拿伦敦这样的一线城市来说,顶尖大学的国际本科生学费普遍在2万到4万英镑之间。比如,根据伦敦大学学院(UCL)官网信息,2023-2024学年,许多国际本科项目的学费大约在2.8万到3.8万英镑。即便是一些硕士项目,学费也可能飙升到3万甚至4万英镑以上,像金融、商科这类热门专业,更是学费中的“吞金兽”。加拿大的学费相对亲民一些,但同样不容小觑。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官网显示,其文理学院国际本科生2023-2024学年的学费约为60,500加元,这笔钱折算下来也相当可观。
学费这关过了,接下来就是房租这座大山了,它常常占据生活费的半壁江山。还记得我一个朋友,他在波士顿留学,为了省钱,和另外两个同学合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公寓,即便这样,每人每个月的房租也要将近1000美元。这还是在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区域。像纽约、伦敦、悉尼、温哥华这些国际大都市,市区的单间公寓租金动辄就能达到每月1500美元或英镑以上,甚至更高。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就预估,学生在伦敦的私人住宿租金每月可能在1300到1600英镑之间,这还不包含水电煤气和网络费,可见住房成本的压力有多大。
如果你选择住学校宿舍,虽然可能省心一些,但费用也绝不便宜。许多美国大学的宿舍费用,包含餐费套餐,一年可能就要1.5万到2万美元。纽约大学的官网就曾公布,2023-2024学年,标准的住宿加餐费预估高达19,740美元。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市中心的学生公寓单间租金每周可能就要300到500澳元。我们很多留学生都是在学校周边或者稍微远一点的区域找合租房,一来是房租便宜些,二来也能体验更地道的当地生活。
解决了住的问题,吃喝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顿顿在外面下馆子,那钱包可真要哭泣了。我在美国留学时,刚开始图方便经常点外卖,或者去学校食堂。结果发现,一顿普通的快餐也要10-15美元,吃几顿好的西餐更是轻松破百。后来学乖了,开始自己做饭,去超市买食材,一个月伙食费能控制在400-600美元。英国的同学也表示,如果在伦敦超市采购,自己做饭的话,每周大概50-70英镑就能吃得不错,可要是在外用餐,一顿普通的午餐可能就要10-15英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餐饮费用也类似,一份快餐通常在12-20加元或澳元之间。一个在墨尔本留学的同学给我算过一笔账,他如果坚持自己做饭,每月能省下至少200-300澳元。
除了衣食住行,交通出行也是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伦敦,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但Oyster卡或月票的花费也不低。根据伦敦交通局(TfL)2024年的数据,一张覆盖1-2区的月票就要接近150英镑。在美国,如果你住在郊区或者没有公共交通的城市,买车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但买车、保险、油费、停车费加起来又是一大笔钱。我的一个学长,他在洛杉矶留学,买了一辆二手车,结果每年光是车险就要2000多美元,加上油费和保养,简直是“甜蜜的负担”。
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一些隐形开销,这些“吞金兽”悄无声息地消耗着我们的预算。首先是健康保险,这几乎是所有留学生必须购买的。在美国,大学强制购买的医疗保险每年可能要1000到3000美元,有些大学甚至更高。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官网预估,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健康保险费用约为4,900美元。这笔钱是硬性支出,一点折扣都没有。签证申请费、体检费、机票钱也是初期的大头,美国F-1签证申请费大约在185美元,SEVIS I-901费用是350美元,加上来回机票,前期投入就轻松过万人民币了。
学习用品和教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些专业性强的书籍价格惊人,一本教材可能就要几十甚至上百美元。我的一个朋友学工程的,他告诉我,他有一门课的教材光是课本和配套软件的授权费就花了200多美元。幸运的是,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图书馆电子版教材或者二手书市场,可以稍微减轻一点负担。打印、复印、文具、软件订阅等等,这些零碎的小钱加起来,一年也要好几百刀,不知不觉就溜走了。
社交和娱乐更是弹性最大的开销,但它对于融入当地生活、缓解学业压力又至关重要。周末和朋友出去看个电影、吃顿饭、逛个街,或者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去看场演唱会,这些都得花钱。在多伦多看一场热门乐队的演唱会,门票可能就是80到200加元。在悉尼看一场电影,票价也得20-25澳元。这些看似不大的支出,如果频繁发生,一个月下来也会积少成多,成为花销账单上的一大笔。我们很多同学,尤其是刚来的时候,特别想体验当地文化,所以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会多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开销,往往会打乱我们的预算。比如说,家人生病或者有紧急情况需要你立即回国,那临时购买的机票价格就会贵得离谱。又比如,电脑坏了需要修理或更换,或者不小心生病去诊所看急诊,即使有保险,自付部分也可能不低。再比如,一些课程需要购买特定的工具或材料,或者要参加一些费用不菲的field trip,这些都是我们计划之外的“吞金兽”。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学,电脑突然坏了,在国外修理又贵又麻烦,最后不得不重新买一台,一下子预算就超了好多。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烧钱”?留学花销确实是个天文数字,学费像个巨大的黑洞,房租像个永远填不满的口袋,伙食费、交通费、保险费、书本费、社交娱乐费,还有那些突如其来的小惊喜,都在不断挑战我们的钱包极限。从数据来看,一个在美英加澳留学的国际学生,一年的总花费,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往往在3万到6万甚至8万美元或英镑以上。这笔钱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所以呢,我的朋友,别再纠结你是不是一个人在“烧钱”了。大家都在这条路上挣扎着、成长着。如果你现在手头的预算已经有点紧张,或者对花销感到焦虑,我真心建议你,赶紧坐下来,打开你的银行APP,或者把最近几个月的账单都拉出来,分类统计一下。看看你的钱都去了哪儿,有没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也许你会发现,有些订阅服务你根本没用过,有些外卖其实可以自己做饭来代替。从现在开始,养成记账的习惯,把钱花到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这笔钱花的值不值,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