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黑中介回扣套路大揭秘!

puppy

准备出国留学,找中介帮忙是不是很多同学的常态?但你知道吗,一些不靠谱的留学中介,专门盯着你的钱包,暗地里玩着各种回扣套路,让你多花冤枉钱,甚至选到不适合自己的学校。他们会从合作院校那里拿高额回扣,然后把这些成本悄悄转嫁到你头上,或者为了高回扣忽悠你申请某些学校,而不是真正适合你的。文章里会手把手揭秘这些常见陷阱,比如服务费背后的猫腻、入学申请费里的水分,还有那些看似“优惠”实则暗藏玄机的捆绑服务,甚至教你识别哪些学校可能是高回扣的重灾区。读完这篇,你就能一眼看穿中介的套路,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谈判,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再白白当“冤大头”。别让你的留学路,还没开始就被这些隐形消费给“黑”了!赶紧来看看,为自己的留学之路扫清障碍吧!

留学黑中介回扣套路大揭秘!

小林最近挺郁闷的,他一直梦想去英国读金融,家里条件也还行,为了省心,就找了一家看起来高大上的留学中介。顾问老师热情得不得了,一口一个“放心吧,我们是专业的”,把小林哄得团团转。交了不菲的服务费,中介给他推荐了几所学校,其中一家叫XX曼彻斯特城市大学(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简称MMU)的,顾问老师一个劲儿地夸,说他们学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多、就业前景好,还“暗示”小林申请他们家通过率高。小林本来心仪G5或者罗素大学集团的学校,但听顾问老师说那些“竞争太大,不一定能录,浪费申请费”,最终还是听信了中介,申请了MMU。后来他才发现,自己一个本科均分85+、雅思7.0的学生,其实完全可以冲刺更好的学校,而MMU的金融专业虽然不错,但离他最初的期望值还是有差距。再往深了想,为什么中介老师那么卖力地推荐这所学校呢?他隐约觉得,这背后肯定藏着什么猫腻。

其实小林的故事,你可能觉得有点耳熟。很多想出国深造的同学,像他一样,都会把留学中介看作是通往梦想彼岸的“摆渡人”。大家觉得他们专业、信息广,能帮你搞定各种繁琐的申请流程。可你有没有想过,这艘“摆渡船”上,可能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暗礁,甚至有的“摆渡人”根本不是在帮你划向最好的港湾,而是悄悄地把你带往那些能给他们更多“小费”的码头?这些留学中介,嘴上说着“一切为了学生”,背地里却紧盯着你的钱包,玩着各种回扣套路,让你多花冤枉钱不说,甚至选到不适合自己的学校,白白耽误了宝贵的青春。他们从合作院校那里拿高额回扣,然后把这些隐形费用悄悄转嫁到你头上,或者为了这些高额回扣,忽悠你申请某些学校,而不是真正适合你的那一个。就拿MMU来说,它在英国大学中的排名虽然稳定在60-80名左右,国际生比例也较高,据其官网数据显示,2022/23学年,该校有超过30,000名学生,其中约有4,000名国际学生,这使其成为国际学生招募的重要目标,某些中介机构确实可能因其合作政策而获得更高的招生返点。

你以为中介帮你申请到了大学,他们就“功德圆满”了吗?没那么简单。最常见的套路,就是服务费背后的各种猫腻。他们会给你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打包服务费,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可这些费用到底是怎么算的?包含了哪些具体项目?很少有中介能给你一份清晰透明的明细。很多时候,这个服务费就像一个黑洞,你交了钱,感觉买了个“安心”,但实际上,里面的各种隐性收费已经把你掏空了。有同学反映,明明中介说好了服务费是5万元,结果后来又冒出来各种“加急费”、“文书润色费”、“签证辅导费”,甚至连寄送材料的国际快递费都要额外收,总共算下来,比最初的报价高出了一大截。根据留学行业内部资料披露,一些不透明的中介机构,其综合服务费的利润率可以高达50%甚至更高,远远超过了正常的运营成本。

你看,服务费只是个开始。入学申请费里的“水分”更是让你防不胜防。很多海外大学在申请时会收取一笔申请费,几十到上百美元不等,这是直接交给学校的。可有些中介会在这上面做文章,他们会告诉你一个比实际金额更高的“申请费”,或者以“代收代付”的名义,多收取一部分“手续费”。比如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UC System)的申请费,据其官方网站显示,每个校区是80美元。如果学生申请多所UC分校,总费用也会按实际校区数量计算。但有的中介可能会向学生收取100美元或更多,多出的部分就悄悄进了自己的腰包。你可能觉得几十美元不算什么,但积少成多,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欺诈,更何况,这只是他们“温和”的手段之一。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其实还有更隐蔽的“捆绑服务”暗藏玄机。为了让你“一站式搞定”,很多中介会推出各种“留学大礼包”或者“VIP套餐”,美其名曰“为你省心省力,享受优惠”。比如,他们会把签证申请、住宿预订、机票购买、境外接机、银行开户、甚至学历认证等一系列服务捆绑在一起。听起来确实很方便,价格也“显得”比单项服务便宜一些。但问题来了,这些捆绑服务里,很多项目你根本不需要,或者你可以自己轻松搞定,甚至在外面找到更便宜、更专业的服务。举个例子,据统计,很多航班的机票价格波动较大,如果学生自行提前几个月预订,通常能比通过中介“打包”预订便宜10%甚至更多。而一些所谓的“境外接机服务”,中介可能会收取高达100-200英镑,但学生在大学官网上或通过当地华人社群预订的专业接机服务,可能只需要50-80英镑。这些差价,大部分又流向了中介的口袋。他们利用信息不对称,把这些本可以自由选择的服务,变成你必须接受的“隐形消费”,让你白白当了冤大头。

更可恶的是,有些中介为了那高额的回扣,会不遗余力地忽悠你申请那些“高回扣”的学校,而不是真正适合你的大学。他们会有一套说辞,比如“你的条件申请XX大学风险大”、“XX大学排名虽然不高,但专业很强,就业率很高”、“XX大学最近对中国学生有优惠政策”等等。这些话术的背后,往往是这些学校给中介的佣金特别高。你想象一下,一所大学如果很热门,根本不愁生源,它还需要给中介多少回扣来招揽学生呢?通常情况下,那些排名相对靠后、国际生比例偏低、或者急于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学校,才会更依赖中介招生,因此也更愿意支付高额佣金。例如,某些英国的预科项目(Foundation Year)或一些非热门专业的硕士项目,为了吸引国际学生,可能会给合作中介提供高达学费10%-20%的回扣。这可不是小数目,如果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是2万英镑,那么中介就可能从学校那里拿到2000-4000英镑的返点!这笔钱当然不会告诉你。有数据显示,一些英国、澳洲院校,国际学生招生中介的佣金比例在5%-15%之间浮动,但对于一些特定的项目,例如语言班或预科,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

你可能会问,我怎么知道哪些学校是“高回扣重灾区”呢?其实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循。如果中介顾问只给你推荐少数几所学校,而且反复强调它们的“易申请”、“性价比高”、“专业好就业”,同时又对你真正心仪的学校避而不谈,或者一个劲儿地泼冷水,那你就要提高警惕了。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这些学校的国际学生招募策略、在中国的合作中介名单,或者直接上学校官网看看,他们对国际学生的招生是否有特别的“偏好”。比如,一些在美国中部或南部的大学,可能不像东西海岸的大学那么热门,为了吸引国际生,他们可能会对合作中介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佣金政策。据《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报道,一些美国大学为了弥补国内生源不足,越来越依赖国际学生招生中介,尤其是在一些排名中等的州立大学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例如爱荷华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等,其国际学生比例近年来有所上升,部分原因就是与全球中介机构的紧密合作。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套路,就是关于奖学金信息的不透明。很多海外大学都会为国际学生提供各种奖学金,从全额到部分减免不等,旨在吸引优秀生源。可你的中介顾问,很可能对这些信息闭口不谈,甚至刻意模糊处理。为什么?因为如果学生获得了高额奖学金,意味着学费负担减轻,而中介从学校拿到的回扣通常是基于学生实际支付的学费金额来计算的。如果学生少交了学费,中介的回扣自然就少了。他们当然希望你老老实实地交全额学费。因此,他们会尽量让你觉得“奖学金很难申请”、“你条件不够格”、“时间来不及”等等,打消你申请奖学金的念头。举个例子,英国很多大学,如谢菲尔德大学,每年都会提供“国际优秀学生奖学金”(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Taught Scholarship),金额从2500英镑到5000英镑不等,有的甚至更高,具体可在其官网的奖学金页面查到。这些奖学金通常要求学生自行申请,但很多中介根本不会主动告知学生有这类机会,生怕影响自己的“收入”。

甚至连你出国后的住宿问题,也可能成为中介赚取回扣的战场。许多大学本身提供校内宿舍,或者与校外公寓有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官网直接预订,价格透明且有保障。但有些中介会跳出来,热情地推荐他们“合作”的校外公寓或者寄宿家庭,说这些地方“交通便利”、“性价比高”、“服务周到”。实际上,他们往往从这些住宿提供方那里拿到了一笔不菲的“介绍费”或佣金。学生通过中介预订的住宿费用,往往会比自己直接预订高出10%到30%不等。例如,伦敦市中心的一间单人公寓,通过中介预订可能每周要价300英镑,而学生如果通过大学官网推荐的渠道或者自己联系当地房屋中介,可能每周只需要250英镑,甚至更低。这些差价,都是中介的额外收入。据全球知名留学生住宿平台Student.com的数据显示,通过其平台直接预订的学生,往往能享受到比通过传统中介更优惠的价格,因为省去了中间环节的佣金。

还有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陷阱,是关于留学贷款和外汇服务的。一些留学中介会“热心”地向你推荐某些银行的留学贷款产品,或者指定某个外汇兑换机构,声称能帮你拿到“内部优惠利率”或者“更便捷的服务”。你可别天真地以为他们真的是在帮你省钱。这些推荐的背后,往往是中介与这些金融机构存在合作关系,从中获取推广佣金或返点。而你所获得的“优惠”,可能只是市场上的常规优惠,甚至比你自己去银行或正规外汇平台咨询到的还要差。据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风险提示,消费者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警惕任何中介机构声称的“特殊渠道”或“内部优惠”,以防被收取不合理费用或遭遇金融诈骗。所以,当你准备进行大额资金操作时,务必亲自咨询多家银行和外汇平台,比较利率和手续费,不要全信中介的一面之词。

你现在肯定在想,既然这么多坑,那到底该怎么才能一眼看穿中介的套路,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呢?其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透明”。当顾问老师滔滔不绝地介绍服务内容时,你要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询问每一个细节。比如,他们的服务费包含了哪些具体项目?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服务清单?每一个环节,比如文书修改、背景提升、面试辅导,具体会提供多少次服务,是由谁来提供,这些都要问清楚。不要害怕打破“和谐”气氛,因为涉及到你的钱和前途,你完全有权利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中介对于费用明细含糊其辞,或者推三阻四不愿提供,那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一份正规、透明的留学服务合同,应该像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的学费清单一样详细,清楚列明每一项费用及其对应的服务内容,据UIC官网公布的2023/24学年学费信息显示,其学费包含了课程费、住宿费,并对其他可能产生的杂费如教材费、保险费等有明确说明。

你跟中介谈判的时候,还得拿出点“硬气”。别不好意思问他们关于学校推荐的问题。你可以直接问顾问:“你们推荐这几所学校,有没有从学校那里拿到佣金?”或者“你们推荐的学校,是不是跟你们有合作关系?”他们大概率是不会承认的,或者会打马虎眼说“所有正规留学中介都跟海外院校有合作”。但他们的反应、语气和眼神,会给你很多信息。如果他们开始变得支支吾吾,或者明显不高兴,那你的猜测很可能就八九不离十了。记住,你才是付钱的甲方,你有知情权。一个真正为学生着想的中介,不会害怕回答这些问题,反而会坦诚地告诉你他们与学校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如何做到公平推荐的。

所以说,保护自己的留学之路,从一开始就得擦亮眼睛。别让你的留学梦,还没开始就被这些隐形消费给“黑”了!多做功课,多问问题,多比较,相信自己的判断。

说到底,想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自己才是留学路上的掌舵人,中介只是你的“导航员”。别把方向盘完全交给他们。所以啊,哥们姐们,在签合同之前,一定要找朋友、家人,或者找几个过来人一起看看合同条款,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如果合同里有任何让你觉得不舒服、不明白的地方,立马提出来,要求中介解释清楚,甚至可以要求他们修改。合同里那些关于服务终止、退款政策的条款,更是重中之重,必须搞懂。实在不行,就多跑几家中介,把他们的服务方案、价格、承诺都记下来,回去慢慢比较。甚至可以去各个大学的中文官网或者留学论坛看看,很多学校都会公布自己合作的官方中介名单,你也可以直接联系学校的招生办,问问他们是否有给中介佣金,或者他们是否推荐学生直接申请。记住,你的未来握在自己手里,不要让任何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把你引向歧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