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悉尼大学的隐藏名称!

puppy

嘿,新来的悉大学霸们!是不是觉得Usyd就是Usyd,没什么特别的?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除了那些官方名字和院系称呼,还有一堆只有“老司机”才知道的“隐藏名称”和代号呢。这些可不是随便起的,每个背后都藏着悉大的独特故事、百年传统,甚至是一些只有本地学生才懂的“行话”。 想象一下,当你和本地同学聊天时,他们提到某个地方的“爱称”,而你却一脸懵,是不是有点out?别担心,这篇文章就是你的“悉大黑话指南”!我们会帮你揭开那些鲜为人知的教学楼小名、图书馆的秘密代号,甚至是一些只有内部人才知道的打卡点昵称。了解这些,不仅能让你更快融入悉大的学习和生活,秒变“本地通”,还能让你感受到这所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同学们瞬间拉近距离!想不想快速解锁悉大的“隐藏身份”,成为真正的Usyd insider?那就赶紧往下看,get这些超实用的“通关密码”吧!

还记得我刚到悉尼大学那会儿吗?第一次和本地同学约在“Fish”见面,我拿着地图在偌大的校园里找啊找,心里犯嘀咕,哪里有叫“Fish”的地方啊?最后,我迟到了足足十五分钟,才发现他们说的“Fish”根本不是什么鱼市,而是我们天天都要路过的Fisher Library!当时那个尴尬劲儿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想而知,当我后来又听到什么“The Quad”、“CPC”的时候,我简直就是个外星人,完全不知道大家在聊什么。这种感觉是不是特熟悉?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

其实,悉尼大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除了那些官方的名字,它还藏着一堆只有“内行人”才懂的“黑话”和“爱称”。这些称呼啊,可不是随便叫叫的,每个背后都连接着悉大独特的历史、那些流传百年的传统,甚至是一些只有咱们学生才心领神会的“梗”。掌握了这些,你就能瞬间融入悉大的生活,和本地同学侃大山时也能秒懂,不再一脸懵圈了。这份指南,就是你的悉大“通关密码”,帮你解锁那些隐藏的身份和地点,让你秒变Usyd insider!

解锁地标性建筑的“小名”:秒变校园通

咱们就从最显眼、也是你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地标性建筑开始说起吧。最最经典的,非“The Quad”莫属了。它的全名是Quadrangle,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四方院。但你跟同学说“Quadrangle”,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是不是刚从百度百科里跳出来的。大家更喜欢叫它“The Quad”,或者更形象一点,因为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和哈利波特电影里的霍格沃茨太像了,很多新生会直接叫它“哈利波特楼”。据说,每年开学季,都能在院子里看到不少穿着魔法袍来打卡的新同学呢。

“The Quad”不仅是悉尼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它还是很多学院的所在地,比如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的行政办公室和一些系部就在这里。根据悉尼大学官网数据显示,该学院是悉大最大的学院之一,拥有超过3万名学生,其中很多学生日常都会穿梭于Quadrangle的不同区域进行学习或办理事务。

咱们刚才提到的那个让我迟到的“Fish”,当然指的就是Fisher Library了。它是悉尼大学的主图书馆,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当你说“去Fisher”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你要去那栋充满书香气息的玻璃幕墙大楼。这个昵称不仅简洁方便,也代表了它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位。根据悉尼大学图书馆官网数据,Fisher Library拥有超过500万册的藏书和电子资源,是学生们完成学业、进行研究不可或缺的知识宝库。

还有一栋咱们不得不提的现代建筑,那就是Charles Perkins Centre,简称“CPC”。这栋大楼坐落在校园西侧,外观非常时尚,是悉尼大学进行跨学科健康研究的旗舰中心。刚来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Charles Perkins Centre”这个名字有点长,也不太好记,但是“CPC”这个三个字母的缩写,瞬间就亲切多了。悉尼大学官网信息显示,CPC汇集了超过900名研究人员,专注于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全球健康挑战,其跨学科研究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每年都会获得数千万澳元的科研经费。

如果你是法学院的学生,或者常在校园南部活动,你肯定会听到大家说“Law Building”或“Law Library”。虽然悉尼大学的法学院大楼本身就叫Law School Building,但大家通常会把整个区域,包括法学院的教学楼和图书馆,都统称为“Law Building”。法学院的图书馆,也就是Law Library,因为其独特的现代设计和丰富的法律藏书,也经常是法学生们熬夜奋斗的场所。根据悉尼大学法学院官网介绍,该学院是澳洲最顶尖的法学院之一,其JD(Juris Doctor)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认可度,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

再往南边走,你会发现一栋外形像船头的建筑,那就是Abercrombie Building,大家就喜欢简单地叫它“Abercrombie”。这里是商学院 (University of Sydney Business School) 的所在地,也是很多商科同学日常上课的地方。如果你在这里上课,听到“去Abercrombie”或者“在Abercrombie见”,你就知道是去那栋独特的商学院大楼了。数据显示,悉尼大学商学院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商学院之一,提供广泛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每年有超过1.5万名学生在此学习。

对于工程或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Carslaw”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它的全名是Carslaw Building,但大家基本上都直接称呼它为“Carslaw”。这里是悉尼大学理学院和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的一些教学和实验区域,也是很多数学、物理、计算机课程的授课地点。由于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复杂的内部布局,初来乍到的同学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摸清Carslaw的门道。据悉尼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官网介绍,该学院提供超过30个本科和研究生工程专业方向,其计算机科学专业在澳洲乃至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校园生活区与“秘密基地”的别称:融入悉大社群

除了教学楼,悉尼大学校园里还有很多学生生活、社交的区域,它们也都有自己的“隐藏名称”哦。比如,位于校园西侧的Victoria Park,一个非常大的公园,是学生们课间休息、野餐、举行社团活动的好地方。但大家很少叫它全名,更常见的叫法是“Vic Park”。你甚至会听到本地学生说“去Vic Park晒太阳”或者“在Vic Park踢球”。悉尼市议会官网显示,Victoria Park占地约9公顷,是悉尼大学周边最大的公共绿地之一,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休闲空间,也常被用于举办社区活动。

你一定去过Footbridge,就是那座横跨Paramatta Road连接主校区和Camperdown校区的人行天桥。虽然它的正式名称就是Footbridge,但很多时候,大家会更随意地称它为“the bridge”。比如,约朋友见面时,可能就会说“在the bridge下见面”。这座桥对于每天往返于校区之间的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通道了。据悉尼交通局资料,Paramatta Road是悉尼最繁忙的道路之一,而这座Footbridge的设计极大地便利了悉尼大学师生的出行,减少了交通拥堵。

说起吃饭和社交, Wentworth Building,也就是Wentworth,是很多学生聚集的地方。这里有各种餐厅、咖啡馆,还是悉尼大学学生会 (USU) 的办公室所在地。大家会直接称它为“Wentworth”,而不是全名。在午餐时间,Wentworth的一层总是人声鼎沸。悉尼大学学生会官网显示,Wentworth Building内设有多达20个餐饮零售点,能够满足不同口味和预算的学生需求,是校园内最受欢迎的用餐和社交场所之一。

而对于那些喜欢下课后小酌一杯,或者参加校园派对的同学来说,Hermann’s Bar,通常简称为“Hermann’s”,绝对是你的必去之地。它位于Wentworth Building的地下层,是校园里为数不多的持牌酒吧,也是学生社团举办活动、乐队表演的热门场地。Hermann’s不仅提供各种饮品,还有美味的小吃。USU官网资料指出,Hermann’s Bar是悉尼大学校园内历史最悠久的学生活动场所之一,其营业额的一部分会用于支持学生社团的运营和校园活动。

你可能还会听到一些关于图书馆的“内部称呼”,比如“Main Lib”通常指的就是Fisher Library。虽然Fisher这个名字已经够简洁了,但更习惯的同学可能会用“Main Lib”来特指它作为主图书馆的地位。悉尼大学图书馆系统拥有十多个分支图书馆,除了Fisher,还有很多专业图书馆,例如Camperdown/Darlington校区就有Badham Library、Schaeffer Fine Arts Library等,所以用“Main Lib”来区分主图书馆也是很常见的。

对于那些艺术生,或者喜欢艺术史的同学,Power Institute Building,大家会直接叫它“Power”。这里是悉尼大学艺术史和电影研究的中心,也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讲座。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经常会听到“Power有新的展览了”这样的消息。根据悉尼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官网,Power Institute是澳大利亚领先的艺术史研究机构,拥有丰富的艺术收藏和研究资源,对澳洲艺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术圈与社团的“隐语”:解锁深度交流

除了地点,悉尼大学的学术和社团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隐语”和简称。最常见的当然就是“Usyd”啦,这是University of Sydney的官方简称,但也是大家日常交流中最常用的代号。你很少会听到有人一本正经地把“University of Sydney”全部说出来。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学都有类似的简称,例如墨尔本大学常被简称为“UoM”,而Usyd这个简称无疑是悉尼大学学生身份的直接体现。根据悉尼大学官方统计,目前该校拥有超过7万名学生和教职员工,每天都有无数次“Usyd”这个简称出现在他们的对话中。

在课程选择方面,你会发现每门课都有一个独特的代码,比如“ECON1001”、“INFO1110”。这些代码是课程的官方编号,但你很快就会发现,大家在讨论课程时,通常只会说代码,而不是课程的全名。比如,“这学期我选了ECON1001”,大家就知道你在说“微观经济学入门”了。悉尼大学官网的课程目录显示,学校提供超过400个本科专业和600个研究生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课程代码,方便学生检索和注册。

如果你参加了学生社团,你会发现社团也有自己的简称。比如,悉尼大学法律协会 (Sydney University Law Society) 简称“SULS”,悉尼大学工程协会 (Sydney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ociety) 简称“SUES”。这些简称不仅方便,也代表了社团的归属感。当你说“我是SULS的成员”时,大家立刻就知道你是法学院的学生,并且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悉尼大学学生会 (USU) 官网显示,Usyd拥有超过200个注册学生社团,涵盖学术、文化、体育、兴趣等多个领域,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称谓。

甚至有些老师,也会有学生们给起的“爱称”或“外号”,当然这些一般都是私下流传,带有善意和幽默感的。比如,某些以风趣幽默著称的教授,可能会被学生们起一些与他们授课风格相关的昵称。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的大学里都非常普遍,它反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在课堂之外的一种亲近感。不过,这种信息通常不会有官方数据支撑,因为它完全是学生之间口耳相传的文化。

在某些学科领域,也存在一些只有本专业学生才懂的“行话”或“梗”。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可能会有一些关于特定编程语言或算法的内部笑话;在艺术专业,可能会有一些关于某位著名艺术家或流派的独特见解。这些“隐语”是学科社区内部的粘合剂,能让相同专业的同学之间迅速找到共鸣。悉尼大学的各个学院,比如科学学院、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等,都会通过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促进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交流,逐渐形成这种独特的语言文化。

悉尼大学的学生宿舍也有一些自己的“隐藏名称”。比如,很多学生会直接称呼“University Village”为“Uni Village”或者更简短的“UV”。这里是学校附近一个大型的学生公寓社区,住着不少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当大家说“约在UV吃火锅”的时候,你就知道指的是这个地方了。据University Village官网介绍,该公寓提供超过800个床位,是悉尼大学附近最大的学生住宿选择之一,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住宿和社区生活。

还有一处学生们常常聚集的区域,那就是“Macleay Building”,大家会直接叫它“Macleay”。这栋建筑主要用于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也有一些咖啡馆和学生休息区。如果你是这些专业的学生,或是喜欢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学习,Macleay可能会成为你的常去之地。悉尼大学科学学院官网显示,Macleay Building是该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教学设施,支撑着多项前沿的生命科学研究。

悉尼大学内部的“The Great Hall”虽然名字已经够响亮了,但它在学生心中也有独特的地位,常常被简化提及。作为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大型讲座和音乐会的主要场所,大家在提及时可能更侧重其功能性而非全称。比如,“毕业典礼就在Great Hall”或“今晚Great Hall有演出”。据悉尼大学官方历史资料,Great Hall始建于19世纪中叶,其宏伟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悉尼大学乃至澳大利亚的重要文化遗产,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还有些时候,学生们会把一些临时的教学空间或老旧的建筑统称为“Old Med”,也就是Old Medical School Building。虽然现在医学院已经有了新的现代设施,但这栋古老的建筑仍然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有时还会被用于一些临时课程或行政功能。这种“旧”的称谓,更多是带有一种历史感和怀旧情怀。悉尼大学医学院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医学院之一,拥有超过160年的历史,其对澳洲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掌握这些“通关密码”:你就是悉大老司机!

这些“隐藏名称”和“黑话”啊,不仅仅是一些缩写或者昵称,它们更是悉尼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们之间约定俗成的一种默契。了解它们,就像拿到了一把钥匙,能够帮你打开更多与本地同学交流的大门,让你更快地融入这个多元的国际社群。当你能自如地使用这些称谓时,你会发现自己和悉尼大学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对这所大学的归属感也会更强。

一开始可能觉得有点多,有点难记,但这就像学一门新语言一样,多听多说,慢慢就熟悉了。你可以试着在和同学聊天时,留意他们是怎么称呼这些地方的。你也可以主动去问问那些看起来像“老司机”的同学,让他们给你科普一下。你会发现,一旦掌握了这些“通关密码”,你就能更快地找到那些你想去的地方,也能更自然地参与到各种校园活动中。

这些“隐藏名称”就像是悉尼大学的专属方言,它让你的留学生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想象一下,你和新认识的朋友在校园里散步,他随口一句“咱们去CPC吃个饭吧”,或者“下午在Abercrombie有lecture”,你不再需要掏出手机查地图,而是能够立刻回应并加入对话,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这不仅仅是辨别地点的问题,更是身份认同和文化融入的体现。

所以,当你还在适应Usyd的学习和生活时,别光顾着学习,也要多出去走走,多和同学们聊聊天。试着去发现这些隐藏在日常对话中的“小秘密”,它们会让你更快地成为一个真正的“悉大人”。每一次你学会一个新昵称,就像是解开了一个小小的谜团,你对悉尼大学的了解就会更深入一层。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最终会汇聚成你丰富多彩的留学记忆。

这些年,悉尼大学在不断发展壮大,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老旧的设施也在翻新。比如,最近悉尼大学对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ecinct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投入了数百万澳元打造更现代化的教学和研究空间。随着校园的变迁,可能还会诞生新的“爱称”和“黑话”。保持一颗好奇心,去探索、去体验,这是留学生活中最宝贵的一部分。悉尼大学官网定期更新校园发展计划,你可以留意一下,看看未来还会哪些新地标。

这些小名儿啊,也是悉大历史的延续。比如,“The Quad”和“Great Hall”这些古老的建筑,它们的昵称不仅仅是方便,更是学生们对这些历史地标的一种亲昵和传承。它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悉大学子的青春和梦想。每一块砖瓦,每一片草坪,都有自己的故事。悉尼大学的校史资料馆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档案,记录了这些建筑的百年变迁和学生们的集体记忆。

总之呢,记住这些“隐藏名称”,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你在悉大的每一天都过得更顺心、更自在。它能让你更快地找到归属感,更轻松地与新朋友建立联系。所以,下次听到本地同学说起某个你没听过的名字,别害羞,大胆地问出来!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时不时拿出来复习一下。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嘿,兄弟姐妹们!别傻等了,赶紧现在就打开你的社交媒体,搜一下悉尼大学的学生社群,看看大家都在聊些什么,说不定就能发现更多好玩的“黑话”!然后,约上你的新朋友,亲自去“Vic Park”走走,去“Fisher”感受一下学习氛围,去“Wentworth”吃个饭,把你学到的这些“通关密码”都用起来!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地道的悉大“老司机”了!


puppy

留学速递 知识

537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