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留学,我真的赚到钱了!

puppy

嘿,是不是一提到在加拿大留学,大家脑子里就都是“学费贵、生活费高、花钱如流水”这些词?我跟你说,我刚来的时候也这么想,但现在回过头看,我真的要大声告诉你:在加拿大留学,我不仅没把家里掏空,反而还真真切切地赚到钱了!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其实,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而是有很多实用的策略和经验。从怎么合理利用校内外的打工机会,到如何规划学习和工作的平衡,再到攒钱的小诀窍,甚至还包括了一些你可能没想到的、能让你在留学期间开源节流的“小秘密”。别再觉得留学就是纯烧钱了,看完我的经历,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留学也能是一笔能“回本”甚至“盈利”的投资!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吗?赶紧往下看,我的亲身经历绝对让你耳目一新!

还记得吗?刚来加拿大的第一个学期,每个月月末我都要经历一场“煎熬”。手机银行的APP图标点开,那熟悉的红色数字总是让我心头一紧。看着余额一点点缩水,再对比远在国内爸妈刚转过来那笔钱,心里总是不自觉地涌上一股愧疚。那时候觉得,留学,就是个无底洞,家里辛辛苦苦攒的钱,都像被我撒出去的雪花,瞬间融化、消失不见。每次跟家里打电话,听他们问起生活怎么样、钱够不够用,我嘴上说着“都挺好,够花”,心里却在盘算着这个月又得“啃”多少面包、泡面了。那种感觉,真的是又心酸又无奈。我甚至一度觉得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是不是太不孝了。

可是,现在回过头看,我真的要大声告诉你:我不仅没有把家里掏空,甚至还真的在加拿大留学期间“赚”到钱了!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像天方夜谭,毕竟大家一提到留学,第一反应往往就是“烧钱”。但请相信我,这绝对不是什么玄学,也不是我走了什么狗屎运,而是一步步规划、一次次尝试,最终积累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经验。从最初的焦虑不安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我走过的路,有很多值得你们借鉴的地方。

不再是“烧钱机器”:校内打工,我的第一桶金

刚到加拿大,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校内打工机会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看到校园公告栏上贴着图书馆招聘兼职的信息,心里其实有点打鼓,想着自己一个国际学生,英语又不是母语,能行吗?但那种“不想花家里钱”的念头实在太强烈了,于是硬着头皮去投了简历。出乎意料的是,我真的被录取了,岗位是图书馆的图书整理员。根据我当时的大学(位于安大略省某大学)官网显示,国际学生只要持有有效的学习许可,学期内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工作,这是完全合法的。我那时拿到的时薪是16.55加元,这笔钱,虽然不多,但真的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据安大略省劳工厅最新数据,省最低时薪在2023年10月已上调至16.55加元,我在那个时段拿到的报酬是完全符合标准的。每个月工作下来,除去通勤费和一些必要的开销,还能剩下几百加元,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的劳动真的可以换来实实在在的回报,而且还能补贴一部分生活费。

校内的工作种类其实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后来我还申请到了一个教学助理(TA)的职位,那是因为我第一学期的一门课成绩特别优秀。作为TA,我的主要工作是批改作业、答疑解惑。据我们学校的院系网站介绍,TA的薪资通常会比普通兼职高一些,并且还能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对学业本身也有很大帮助。我那时候的TA时薪达到了20加元,每周工作5-8小时,这笔收入不仅大大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在专业领域积累了经验,提升了沟通和领导能力。我身边也有同学在校内的健身房、学生中心、餐饮部兼职,甚至还有在学校实验室做研究助理的。这些岗位不仅提供了收入,也提供了一个融入校园文化、锻炼英语口语的绝佳平台。据加拿大移民局数据显示,每年有大量国际学生通过校内兼职补贴学费和生活费,这是被普遍认可的“开源”方式。

拓展边界:校外兼职,我的社会实践课

有了校内打工的经验,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校外。毕竟,校内的岗位竞争也很激烈,而且种类相对有限。我瞄准了服务行业,因为这类工作对语言要求相对宽松,也更容易上手。我先是在一家华人超市做理货员,时薪跟校内差不多,但因为是晚班,有时会有额外的补贴。后来,我又尝试在一家咖啡馆兼职,做的是咖啡师。据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官网显示,该省最低时薪在2023年6月已经达到16.75加元,我的咖啡师工作时薪是17加元,比最低时薪略高一点。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让我接触到了更多的本地人,被迫在真实的社交场景中使用英语,口语能力突飞猛进。我还学会了如何与顾客沟通、处理投诉,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经验”。

在校外兼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小窍门”。很多餐饮店、零售店在招兼职时,更看重你的服务态度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完美的英语。我的一些朋友甚至在一些精品店找到了销售工作,不仅薪资可观,还能享受到员工折扣。我有一位朋友在温哥华一家日料店做兼职服务员,她告诉我,小费收入往往能占到她月收入的20%到30%,这笔钱是实打实的额外收入。加拿大税务局(CRA)的数据显示,虽然小费是需要申报的收入,但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这部分收入确实能有效提高总收入。当然,前提是你要有优秀的客户服务意识和勤劳肯干的态度。我在咖啡馆工作时,也因为经常获得小费而感到欣喜,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让我有了更多的动力。

真正的“回本”利器:Co-op实习,学业与收入的双丰收

如果说兼职是小打小闹,那Co-op(带薪实习)绝对是让我真正感受到“留学回本”的关键。在我读的专业里,Co-op是课程设置的一部分,这给了我很大的便利。我在第二个学年申请到了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Co-op岗位。这份实习持续了八个月,我的时薪达到了25加元。要知道,这已经相当于一个初级白领的工资水平了!据加拿大就业与社会发展部的数据显示,参与Co-op项目的国际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率和起薪方面,都显著高于没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在滑铁卢大学等以Co-op闻名的学府,学生通过多个Co-op学期赚取的收入,甚至能覆盖很大一部分学费。

我的Co-op经历给我带来了多重收益。首先,薪资丰厚。八个月的实习收入,扣除租房、生活费,我不仅把之前兼职赚的钱都攒了下来,还额外存下了一笔不小的积蓄。这笔钱,足够我支付接下来一个学期的学费,彻底缓解了家里的压力。其次,专业经验。我在实习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实际技能,了解了行业的工作流程,这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最后,人脉积累。我认识了许多行业内的前辈和同行,他们为我日后的求职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内推机会。可以说,Co-op不仅让我赚到了钱,更让我赚到了经验、人脉和对未来职业的信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回报”。我有一个朋友,他在西蒙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修读商科Co-op项目,据他分享,他们学院的学生平均Co-op收入远超本地最低工资,许多人在毕业时已无学贷压力,甚至还有盈余。

不容忽视的“隐藏福利”:奖学金与退税,意外之喜

除了主动去赚钱,我还发现了一些“被动”赚钱的途径,那就是申请奖学金和利用加拿大的税收政策。很多人以为奖学金是学霸的专属,但其实不然。除了成绩优异奖,还有许多基于社区服务、领导力、特定背景甚至经济困难的助学金。我在第一学期末,因为积极参与了学校的一个志愿项目,并且成绩还不错,申请到了一个价值1000加元的“社区贡献奖”。据我所在的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介绍,每年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可供国际学生申请,只要你花时间去研究、去准备申请材料,机会还是很大的。我认识一个同学,他申请到了一个针对非裔学生的奖学金,虽然金额不大,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收入。不要小看这些钱,它们能让你在财务上更有底气。

还有就是退税!这绝对是很多国际学生会忽略的一块“大肥肉”。每年报税季,我都会把我的学费、房租、医疗保险等信息整理好提交给加拿大税务局(CRA)。据CRA官网解释,作为在加拿大居住的居民(包括停留超过183天的国际学生),你有权享受一些税收减免和退税政策。比如学费抵税(Tuition Tax Credit)和商品及服务税/统一销售税抵免(GST/HST Credit)。我第一次拿到退税的时候简直惊呆了,因为退回来的钱足够我支付一个月的房租!后来每年,我都能拿到几百到上千加元的退税。这笔钱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让你在辛苦学习和工作之余,还能得到一笔额外的惊喜。我身边很多同学就因为不知道这些政策,白白错过了这笔“收入”。

精明消费,也是一种“赚钱”

除了开源,节流也是我能“赚”到钱的重要一环。我深信,每一分省下来的钱,都相当于赚到了。刚开始我花钱大手大脚,后来痛定思痛,开始认真规划每一笔开销。我下载了几个记账APP,把每一笔支出都记录下来,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钱都花在了哪里。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食物和住房是学生最大的开销,所以我就从这两方面着手。我学会了自己做饭,从一开始的只会煮泡面,到后来能做出几道像样的家常菜。自己做饭不仅比外卖便宜太多,也更健康。我记得有一次,我对比了一下自己做一顿饭的成本和在外面吃一顿的成本,发现自己做饭能节省至少70%。这样一来,一个月在伙食上的开销就能省下好几百加元。

住房方面,我选择和几个朋友合租。虽然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但房租真的能省下不少。据多伦多地区租房数据显示,合租比单租一个房间能节省20%-40%的租金。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学生身份的各种优惠。学生卡在很多商店、餐馆、电影院都有折扣。我还会定期去二手店淘一些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和衣物。在购买电子产品或者大件商品时,我也会货比三家,等到有打折促销的时候再出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日积月累下来,真的能省下非常可观的一笔钱,这些钱同样可以被看作是“赚”到的。

技能升级,投资未来的自己

在留学期间,我不仅通过打工和实习赚到了钱,更重要的是,我投资了自己,提升了未来赚钱的能力。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求职讲座、技能培训课程,比如Excel高级应用、Python编程入门等。这些课程很多都是免费或者收费低廉的,但却能让你掌握在职场上非常实用的技能。据LinkedIn平台数据显示,拥有特定软件技能的求职者,其平均薪资水平通常会高于没有这些技能的同行。我还主动去拓展人脉,参加各种行业交流活动,认识更多专业人士。这些看似无形的投入,实际上是在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让我在毕业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拿到更高的薪资,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长远的“赚钱”吗?

我在加拿大留学,不仅仅是获得了学位,更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和“财商思维”。我从一个只会伸手要钱的“消费者”,变成了一个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价值、管理财富的“投资者”。这种转变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远远超越了金钱本身。当你发现自己不仅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甚至还能有所盈余,你对未来会充满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所以,我的朋友们,如果你现在也正处于留学的迷茫期,或者觉得留学就是纯粹的烧钱,那我想跟你说,别再把留学当成一个仅仅需要你付钱的单向流程了。把它看作是一笔长期的投资,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你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学习,都是在为这笔投资增值。现在就开始,重新审视你的留学生活,积极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无论是兼职、实习、奖学金还是精明消费,都去尝试一下。你会发现,原来留学也能是一笔能“回本”甚至“盈利”的投资!赶紧行动起来,去图书馆问问有没有兼职,去学校的招聘会看看有什么实习机会,或者干脆找个学长学姐聊聊他们的赚钱经验,别再让账单数字成为你留学的最大烦恼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