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正准备踏上谢哈姆大学新旅程的小伙伴们!还记得我刚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会儿的心情吗?既兴奋又忐忑,对着官网上一堆英文信息,感觉自己像个掉进迷宫的小白鼠,完全摸不着头脑。脑子里全是问号:这学校到底怎么样啊?食堂有没有好吃的?宿舍是不是传说中的“盒子房”?教授会不会都是“灭绝师太”?哈哈哈,别担心,这些你现在正在纠结的问题,你们的学姐我当年也一个不落全经历过。今天啊,学姐就带大家来一场零距离的谢哈姆大学大揭秘,那些官网里找不到的“小秘密”,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帮你提前避坑,少走弯路!
学霸养成记:那些官网没说的学术“潜规则”
刚入学那会儿,最让我头疼的不是语言,是选课。官网介绍得天花乱坠,但哪个教授真正“值得追随”,哪个课程“含金量高”,这可就得靠经验了。我记得大一那年,我选了经济学系的金融数学入门,结果发现那位教授讲课虽然条理清晰,但互动很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后来听高年级学长学姐们推荐,我大二毅然决然地换了商学院的国际商务方向,尤其追随了陈教授的《跨文化管理》。据谢哈姆大学官网2023年学生评教数据显示,陈教授的课堂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列商学院前三,他不仅理论知识扎实,还会经常邀请在知名跨国企业工作的老校友来分享实战经验,这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也为我之后找实习提供了很多思路。
谢哈姆大学的学习压力确实不小,尤其是期末,图书馆简直就是第二个家。我清晰地记得,期末周的凌晨两点,我还在主图书馆的静音区敲着我的毕业论文,当时那层楼大概还有三四十个同学跟我一样在“奋战”。据图书馆管理处统计,在学期中段和期末,主图书馆的平均每日访客量会比平时增加近60%,开放到凌晨的研习室更是常常一位难求,所以提前预定位置是很有必要的哦。学校虽然提供各种学术支持,比如写作中心可以免费修改论文语法,但这些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热门时段更是供不应求。我建议大家在开学第一周就去了解并预约,特别是那些英文写作还不太自信的同学。
选课的时候,除了教授,还要多看看课程大纲和往年的教学评估。有些课,比如计算机科学系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虽然是必修,但不同老师教出来的效果天差地别。我有一个朋友选了其中一位据说“讲课跳跃”的老师,期末考试直接挂科了,后来重修换了另一位老师,才顺利通过。据谢哈姆大学2023-2024学年各院系课程数据显示,大部分基础课都会有两到三位老师同时授课,所以,选课之前多在学生论坛上看看前辈们的“避坑指南”,绝对能让你少走不少弯路。有些看似冷门的选修课,比如哲学系的《批判性思维》,反而能让你在面试时脱颖而出,因为它能训练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是很多公司都看重的软实力。
胃的乡愁,心的港湾:食堂与宿舍的真实体验
刚来的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吃饭问题。国外的饮食习惯和我们差异很大,总觉得会吃不惯。谢哈姆大学的主食堂“全球味蕾”确实很“全球”,从意大利面、英式炸鱼薯条到印度咖喱,种类非常多。但要说到能慰藉中国胃的,那必须是二楼的“东区小厨”。我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特别想喝粥,去那里竟然真的找到了皮蛋瘦肉粥,那一碗粥下肚,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比吃药还管用!据校报《谢哈姆之声》近期发布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食堂的亚洲窗口“东区小厨”以88%的支持率位居最受欢迎榜首,他们家的招牌红烧肉饭,据说每周能卖出超过1200份,基本每天午饭晚饭时间都要排队。
如果你更喜欢自己动手,那宿舍的厨房绝对是你的好帮手。我住的宿舍楼层厨房里,有一次大家心血来潮,各自做了家乡菜,我做了番茄炒蛋,日本同学做了寿司,德国同学做了香肠土豆泥,那顿饭吃得又热闹又温馨,大家围在一起分享美食,感觉就像一个大家庭。宿舍里会有专门的冰箱和储物柜,所以你不用担心食材存放问题。根据谢哈姆大学宿舍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选择带有厨房的自炊式宿舍的国际学生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达到所有国际学生宿舍申请者的65%。
宿舍的选择也大有学问。谢哈姆大学有好几种宿舍类型,有包餐的,有自炊的,有带独立卫浴的En-suite,也有需要共用浴室的Standard房型。我住的是En-suite,虽然比Standard贵一点,但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真的太舒服了,不用每天早上排队洗漱,也不用担心室友把卫生间弄得一团糟。我有个朋友为了省钱选了Standard,结果她的室友生活习惯不太好,导致她常常感到不便。据谢哈姆大学2024年宿舍申请指南,En-suite房型的申请竞争非常激烈,通常在开放申请的几小时内就会被抢完。所以,如果你对独立卫浴有要求,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在申请通道开放的第一时间提交。
当然,如果你想体验更本地化的生活,也可以考虑校外租房。我一个朋友大二的时候就搬出去和几个本地同学合租了一套公寓,不仅房租比校内宿舍便宜了一些,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他们经常会一起去逛当地的市场,发现很多新鲜又便宜的食材。据谢哈姆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发布的《校外租房指南》显示,学校周边步行20分钟范围内,两室一厅公寓的平均月租金大约在800-1200英镑(折合人民币7000-10500元),但水电网等费用通常需要额外支付,你需要把这些都考虑进去。
不只读书:谢哈姆的精彩课外生活
除了学习,谢哈姆大学的课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到让你眼花缭乱。刚开学那会儿的社团招新大会,整个体育馆都被挤爆了,各种社团的摊位摆得密密麻麻,从学术类到艺术类,从体育竞技到兴趣爱好,总有一款适合你。我当时一口气报了摄影社、中文辩论社和羽毛球社,结果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哈哈哈。据谢哈姆大学学生会统计,学校目前拥有超过300个注册社团和学生组织,每年举办的各类活动超过1500场次,平均每个周末都有至少5-10场不同主题的活动。
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丰富你的留学生活,还是交朋友的绝佳途径。我就是通过摄影社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经常一起背着相机去周边采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交流对世界的看法,这种感觉真的太棒了。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摄影社组织去郊外拍摄星空,那天晚上虽然气温很低,但看到满天繁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那种震撼和感动是无法言喻的。据校内《留学生生活调查报告》显示,高达75%的国际学生表示,通过社团活动结识了他们在谢哈姆大学最亲密的朋友圈。
如果你喜欢运动,谢哈姆大学的体育设施绝对能让你满意。学校拥有一个大型体育中心,里面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壁球场、篮球场,还有各种舞蹈室。我每周都会和羽毛球社的朋友们去打两场,每次都大汗淋漓,感觉所有的学习压力都随着汗水排解出去了。据谢哈姆大学体育部数据显示,学生只要凭学生卡,每年只需支付50英镑(折合人民币440元)的年费,就可以无限次使用所有体育设施,这相比校外健身房动辄每月几十镑的费用,简直太划算了。
学校还会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节和国际学生交流活动。我最喜欢的是每年一度的“国际美食节”,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会带来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整个校园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去年我代表中国学生摊位,和同学们一起做了饺子和春卷,结果摊位前面排起了长队,大家都对我们的中华美食赞不绝口。据国际学生办公室统计,每年参加国际美食节的学生社团和个人摊位超过60个,吸引了超过5000名师生和当地居民前来品尝。
走出校门:谢哈姆周边探险与出行指南
学习之余,走出校园,你会发现谢哈姆这座城市本身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市中心有很多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和博物馆,比如谢哈姆大教堂,那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彩绘玻璃,每次进去都让人感到庄严肃穆。我记得去年复活节假期,我和朋友们特意去参观了大教堂,正好赶上唱诗班在排练,那歌声真的仿佛能洗涤心灵,让人瞬间安静下来。据谢哈姆市旅游局的数据显示,谢哈姆大教堂每年吸引超过20万游客,是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
如果你是购物狂,那市中心的大型购物中心绝对能满足你的需求,从时尚服饰到电子产品,应有尽有。我每个月都会和朋友们去逛一两次,偶尔能淘到一些打折的好物。购物中心旁边还有很多咖啡馆和餐厅,逛累了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喝杯咖啡,享受一下悠闲的午后时光。据购物中心管理方报告,每年“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打折季,商场的人流量会比平日翻倍,很多国际品牌都会有低至五折的优惠。
周末的时候,周边的小镇和自然风光也是不错的选择。坐火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达风景如画的湖区国家公园,那里有清澈的湖水、连绵的山峦和可爱的羊群,是徒步和放松身心的好地方。我去年夏天和室友一起去了湖区,租了一条小船在温德米尔湖上划了一下午,感觉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湖风飘散了。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湖区国家公园每年接待超过1500万游客,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自然景点之一。
谢哈姆的交通出行非常方便。学校附近就有公交车站,多条线路直达市中心和火车站,用学生卡购买月票会有优惠。我刚来的时候还买了自行车,觉得在校园里骑车很方便,后来发现公交系统很完善,加上很多地方步行也能到,所以自行车也就渐渐闲置了。据谢哈姆交通局2023年报告,覆盖大学区域的公交线路,高峰时段平均每5-8分钟就有一班车。从谢哈姆火车站,你可以搭乘直达列车前往伦敦、曼彻斯特等各大城市,最快一小时就能抵达,非常适合周末来一场城市探索。
省钱有道,健康无忧:留学生生存智慧
在国外留学,省钱绝对是门大学问。谢哈姆大学的学费不菲,生活费也需要精打细算。我最大的省钱秘诀就是自己做饭,外面餐馆一顿饭可能要花10-15英镑(折合人民币90-130元),自己买菜做饭,一天的伙食费控制在5英镑(折合人民币45元)以下完全没问题。我还记得刚来的时候,特别爱去学校旁边的亚洲超市,那里的中国食材种类非常齐全,价格也比市中心的大超市便宜一些。据谢哈姆生活成本调查,学生每月平均餐饮开销在300-450英镑(折合人民币2600-4000元),但如果大部分时间自己做饭,这个数字可以轻松降低20%-30%。
打工也是补贴生活费的好方法。谢哈姆大学允许国际学生每周合法打工20小时。我大二的时候在学校的咖啡馆找了一份兼职,不仅赚了点零花钱,还锻炼了口语,认识了更多本地学生。学校的就业服务中心会定期发布兼职信息,从图书馆助理到校园导游,各种类型都有。据谢哈姆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每年通过学校平台找到兼职的国际学生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最受欢迎的岗位是校内咖啡馆、图书馆助理和学生大使。
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刚到异国他乡,水土不服、天气变化都可能导致生病。谢哈姆大学有自己的校医室,学生可以免费注册看病。我记得有一次半夜突发高烧,给校医室打电话,他们立刻安排了医生过来,感觉非常安心。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留学生活虽然精彩,但也伴随着学业压力、文化冲击和思乡之情,这些都可能影响情绪。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免费的一对一咨询服务,据谢哈姆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数据,2023年共有超过800名学生使用了心理咨询服务,其中国际学生占到35%。不要觉得寻求帮助是软弱的表现,学会调整心态,才能更好地享受留学生活。
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谢哈姆大学的校园总体来说很安全,但晚上出门还是要多加小心。我建议大家尽量避免独自夜行,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叫校内的安全护送服务,他们会派人把你安全送到宿舍门口。我手机里一直存着学校紧急电话和当地报警电话,以防万一。据谢哈姆大学保卫处报告,校园内平均每1000名学生,每年的盗窃案件发生率低于0.5%,远低于市区的平均水平,但夜间结伴出行依然是他们推荐的安全策略。
学姐的悄悄话:给你的最后一份“大礼包”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说了这么多,相信你们对谢哈姆大学的未来生活已经有了更清晰的画面。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还在纠结要不要来,或者来了以后要怎么才能适应。学姐我想告诉你的是,别想太多,勇敢地迈出这一步,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等着你。如果你对某个专业方向特别感兴趣,学姐我建议你现在就去官网把那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授资料都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你特别想跟着学习的老师,提前给他们发邮件介绍自己,表示对他们研究方向的兴趣,说不定能获得一些宝贵建议,甚至为将来申请研究助理打下基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