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决定要出国留学那会儿,每天晚上做梦都是各种学校的名字在眼前晃来晃去,醒来脑袋都嗡嗡的。尤其是我们学艺术的,这种纠结感简直是加倍的!打开Google,输入“美国艺术院校”,一堆排名、一堆介绍扑面而来,什么茱莉亚、伯克利、罗德岛设计学院……感觉每个都挺好,又好像每个都差那么点儿意思,总觉得没有一个能完全抓住我的心。那时候我就像个无头苍蝇,既怕选错学校耽误四年青春,又怕到了异国他乡,不仅专业上没什么突破,连生活上都找不到一点儿归属感,那种孤独感光是想想都让人有点儿喘不过气来。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一个地方,它不仅能让我的专业技能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冲,还能让我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仿佛那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这份迷茫和焦虑,大概持续了几个月吧,直到我偶然间把目光投向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投向了天普大学的博耶音乐与舞蹈学院(Boyer College of Music and Dance)。一开始,老实说,天普大学并非我最先锁定的目标,因为它的名气可能不像某些专门的艺术院校那么“专精”。但当我深入了解之后,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我开始在各个论坛上搜索天普音舞系的评价,看学长学姐分享的日常,甚至跑到YouTube上去扒他们的学生表演视频。渐渐地,一个充满活力、既有深厚学术底蕴又不失人文关怀的艺术殿堂,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我发现这里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孵化梦想、滋养灵魂的港湾,我心中的那份不安,竟然奇迹般地平静了下来。
留学美国,我为何情定天普音舞?
当初让我对天普音舞系产生强烈好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那闪闪发光的教授团队。我记得当时在学院官网上翻阅师资介绍,就像在看一份星光熠熠的简历集锦。随便点开一个教授的名字,履历都足以让人惊叹:有的曾是格莱美奖的提名者,有的在国际知名的乐团里担任首席,还有的舞蹈家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巡演作品。我当时就想,能和这样一群真正的大师零距离学习,每天耳濡目染,这成长速度肯定不是盖的。举个例子,据天普博耶学院官网显示,他们的爵士乐系就有一位萨克斯风教授,名叫特雷尔·斯塔福德(Terell Stafford),他不仅是格莱美提名艺术家,还是纽约林肯中心爵士乐团的常驻成员。想象一下,能在这样一位顶尖乐手的指导下学习,每周听他分享在舞台上的亲身经验,这感觉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我能不心动吗?
这些教授们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权威,他们对学生的投入和关心也让我感触颇深。我入学后就发现,这里的老师们真的把学生当成了独立的艺术家来培养,他们鼓励我们去挑战自己,去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个编舞的灵感枯竭,整个人都陷入了瓶颈,好几天茶饭不思。我的导师看出了我的困境,她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推荐我去听几场校外的现代舞表演,还给了我一些关于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资料。她跟我说,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和更广阔的视野。她的话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意识到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小世界。后来,那支舞的创作才算是真正步入了正轨,而且成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这种循循善诱、启发式的教育方式,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这种支持让我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除了优秀的师资,天普音舞学院的硬件设施也绝对是顶级的,简直可以用“奢华”来形容。作为一名学音乐的学生,我对琴房和录音棚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我第一次参观校园的时候,就被他们的专业设施给震撼到了。据天普大学博耶学院官网介绍,他们拥有多个世界级的表演场地,包括可容纳1200人的Lew Klein Hall,以及更私密的Rock Hall,那里经常举办学生独奏会和小型室内乐音乐会。想象一下,在你毕业之前,有机会在这些专业级的舞台上表演,那种灯光、音响、舞台效果,简直就是提前感受职业演出的氛围!我当时就想,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练习、排练和演出,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对我们艺术生来说,这样的机会太宝贵了。
而且,这里的练习室数量多到令人发指,几乎随时都能找到空琴房或者舞蹈排练室,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大量时间练习的艺术生来说,简直是解决了天大的烦恼。我记得在很多学校,琴房都是稀缺资源,抢琴房简直就像是抢演唱会门票一样激烈。但在天普,我几乎从没为找不到练习空间而发愁。他们的媒体艺术与技术中心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里面配备了最新的音频工作站、环绕声录音棚和多媒体制作设备。对于想要在音乐制作、声音设计方向发展的同学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我有个朋友就是学音乐技术的,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学到的很多专业技能和设备操作,都是在业界最前沿的,这让他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这些硬件设施为我们的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当然,我最看重,也最终让我情定天普的,是他们那套超级灵活、注重实践的课程设置。很多艺术院校的课程体系可能会比较传统,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可能没那么平衡。但天普音舞学院的课程,真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据天普大学学术指南显示,学院提供了包括音乐学士、音乐表演学士、舞蹈学士等多个本科和研究生学位,更棒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跨学科的辅修甚至双专业。我当时就觉得,这不就是我一直想要的那种自由度吗?我既可以扎实地学习我的主修专业,又可以去探索一些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比如我当时就对艺术管理和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院的这种灵活性让我能够无缝地去学习这些交叉学科。
这种课程设置的灵活度,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去犯错,然后从中学习。比如,学院提供了超过50个不同的表演乐团和合唱团,从交响乐团到爵士大乐队,从歌剧到现代舞团,种类繁多。我刚入学的时候,就同时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团和一个小型的室内乐组合。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同时兼顾两个乐团的排练和演出让我有些手忙脚乱,但这也让我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锻炼了我多线程处理任务的能力。据天普博耶学院的演出日程表显示,几乎每周都有不同的学生演出、教师音乐会或者客座艺术家表演。这不仅仅是舞台经验的积累,更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一种全方位检验和提升。这种实践机会的丰富性,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
更让我惊喜的是,天普大学还非常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接触真实的艺术市场和社会实践。学院与费城当地的许多艺术机构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据天普大学职业服务中心的数据,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在费城管弦乐团、宾夕法尼亚芭蕾舞团、歌剧费城等顶尖艺术团体实习。我当时就觉得,这不仅仅是拿到一份简历上的亮眼经历,更是提前进入行业内部,了解艺术运营的幕后,积累人脉的绝佳机会。我有一个学姐,她在校期间就在一家著名的舞蹈公司实习,毕业后直接就被留在了那里工作,她的成功案例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能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运用到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这种无缝衔接,真的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
说到费城这座城市,那简直就是为艺术生量身打造的宝藏之地!它不像纽约那么喧嚣和高消费,却有着同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艺术氛围。据Visit Philadelphia官网介绍,费城被誉为“世界壁画之都”,拥有超过4000幅壁画,走在街上,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艺术的冲击力。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市中心闲逛,转过一个街角,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壁画,上面描绘着费城的历史和文化,色彩斑斓,气势恢宏。那感觉就像是整个城市都在对你讲述故事,每一面墙壁都是一个画廊,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艺术熏陶。
费城还拥有世界级的博物馆和表演场地。费城艺术博物馆、巴恩斯基金会、罗丹博物馆,这些都是艺术爱好者们必打卡的地方。我尤其喜欢泡在费城艺术博物馆里,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从古老的埃及文物到印象派大师的画作,每一次参观都能给我带来新的灵感和震撼。据Kimmel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的节目单显示,费城全年都有各种各样的音乐会、戏剧、舞蹈演出,从古典到爵士,从百老汇到独立实验剧场,应有尽有。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听一场音乐会或者看一场演出,这些都是我专业学习之外最棒的补充,它们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而且,费城的生活成本相对纽约和洛杉矶来说,要亲民得多。据Numbeo网站的城市生活成本指数显示,费城的房租和日常开销明显低于这两个大城市。这意味着,我们这些留学生可以用更少的钱,享受到同样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和艺术资源。我刚到费城的时候,就租到了一间非常温馨的公寓,离学校不远,交通也便利,月租金比我在网上查的纽约同样条件的房子便宜了一大截。省下来的钱,我可以拿去买更多的乐谱、看更多的演出,或者和朋友去探店,品尝各种美食。这种没有太大经济压力的生活环境,让我能够更专注于学业和艺术创作,不用为生计而过度担忧,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除了艺术氛围和生活成本,费城这座城市本身也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既有大都市的繁华,又有小镇的宁静和历史感。走在鹅卵石铺就的老街区,仿佛能感受到美国建国之初的古老气息。而转过几个街区,又是高楼林立、充满现代感的CBD。这种新旧交织的城市风貌,给了我很多创作上的灵感。我发现这里的人们也特别友善和包容,无论你来自哪里,从事什么行业,大家都能很好地相处。我经常在咖啡馆里和当地人聊天,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这种充满活力又兼具历史沉淀的城市环境,让我在留学期间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体验到了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
所以,从最初的迷茫到最终的情定天普,我经历了一个从外部搜索到内心认同的过程。天普大学的博耶音乐与舞蹈学院,不仅仅提供了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我一种家的感觉。这里的教授们像家人一样关心着我们的成长,同学们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扶持,整个学院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创意的氛围。我在这里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鼓励,我不再是一个茫然的留学生,而是一个被认真对待的艺术探索者。我发现自己可以尽情地释放创意,去探索无限可能,我的专业能力也在这里得到了质的飞跃。
如果你现在也跟我当初一样,正在为留学美国选校、选专业而纠结,尤其也是一个对艺术充满热情的追梦人,那么我的故事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别光盯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有时候,那些“不那么出挑”的选项,可能反而会成为你意想不到的“天命”选择。当你开始研究一个学校的时候,不要只看排名和名气,要深入到它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甚至是它所在城市的艺术生态和生活成本。最重要的是,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去寻找那个能让你感到归属、能让你尽情发光发热的地方。不妨花点时间,去天普大学的官网好好逛逛,看看博耶音乐与舞蹈学院的详细介绍,或者在B站上搜搜学长学姐们的分享视频,也许你也能在这里找到那份属于你自己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