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手机屏幕亮起,一条微信消息冷不丁地跳了出来。那是个我平时不怎么联系的学长,消息内容却让我瞬间清醒:“听说小李那边出事了,人……没了。”脑子轰了一下,小李?那个平时总是笑嘻嘻,在图书馆里通宵肝论文的小李?他不是还跟我约好等论文交了,一起去吃顿火锅庆祝吗?怎么就……没了呢?电话那头,学长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疲惫和悲伤,说具体情况还在调查,但听起来,事情没那么简单。那一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头堵得慌。我们这群背井离乡的孩子,不就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吗?好好学习,顺利毕业,平安回家,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基本的期盼吗?可小李的事情,就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让我忍不住想,他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这些同伴,又是否能从中汲取一些血淋淋的教训?
你可能觉得,这年头哪儿没个生老病死啊,留学生也只是个普通人。这话没错,但小李的悲剧,真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意外。咱们出来留学,光鲜亮丽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谁又真正了解呢?拿心理健康来说吧,多少人把“我很好”挂在嘴边,心里却早已波涛汹涌。我有个朋友,刚到美国的时候适应不良,学业压力巨大,晚上失眠,白天上课都打不起精神。她跟我说,有一次在图书馆复习到凌晨,突然觉得前途一片灰暗,差点就崩溃了。据《国际学生心理健康与福祉报告2023》显示,全球有超过60%的国际学生报告曾经历中度至重度心理困扰,包括焦虑、抑郁等症状,其中只有不到20%的人真正寻求了专业帮助(来源:全球高等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联盟)。这数据看着就让人心惊,咱们嘴上说着坚强,身体和心理却可能早已亮起了红灯。
学业压力这东西,在国内卷,出国更卷,而且卷法还不一样。在国内,可能考高分就行,到了国外,你要搞明白导师的期望,适应全英文的课堂讨论,还要完成各种小组作业和独立研究,简直是多线程操作。我认识一个读博士的学姐,她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住在实验室的幽灵”,为了一个实验数据,连着好几天不合眼。据某英国大学官网发布的数据,其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学生,平均每周学习时间超过50小时,远高于本地学生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工程、医学等高强度专业(来源:某英国大学2022-2023学年国际学生学习习惯调查报告)。这种超负荷的学习强度,对人的身心都是巨大的考验,长此以往,不出问题才怪呢。
除了学业,经济压力也是压垮不少人的稻草。学费一年比一年贵,生活费也蹭蹭往上涨,家里可能条件不错,但让你在国外大手大脚花钱,很多人还是会不好意思。我有个老乡,他来加拿大留学,为了省钱,每天自己做饭,还特意去华人超市买临期打折的菜。有一次,他跟我抱怨说,为了多攒点钱买回国机票,他甚至有半个月没怎么吃肉了。根据《2023年全球留学费用与生活成本报告》,在北美地区留学,一线城市每月生活开销普遍在1500-2500美元之间,而大部分国际学生能够获得的奖学金非常有限,主要依靠家庭资助(来源:全球留学数据中心)。这意味着,我们很多人都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挣扎,一旦生活上出现任何意外开支,比如生病、租房涨价,就可能打破这个平衡,导致巨大的财务危机。
说到生活上的意外,大家有没有想过,咱们在国外租房子,遇到的情况可能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在国内,可能大部分人都是跟家人住,或者在学校住。到了国外,很多同学不得不自己租房,而这其中猫腻可不少。我朋友小张,之前租了个房子,入住前房东说得天花乱坠,结果搬进去才发现,暖气是坏的,屋子里还漏水,跟房东理论,对方就是不修,各种推诿。小张那时候忙着期末考试,又怕得罪房东被赶走,只能忍着。据某留学论坛上的租房板块数据显示,近40%的留学生表示在租房过程中遇到过纠纷,包括虚假宣传、房东不履约、押金难退等问题,其中大部分留学生因语言不通、法律知识缺乏选择忍气吞声(来源:某留学生论坛租房板块用户反馈数据)。这种长期生活在不确定和不舒适的环境里,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影响是巨大的,小李是不是也曾遇到过这样的烦心事呢?
除了金钱和住所,情感上的孤独感,恐怕是每个留学生都绕不开的话题。国内朋友有事没事就能聚聚,家里人也总能给你温暖。到了国外,微信群里一片热闹,可真正能掏心窝子说说话的人,有时候一个都没有。我记得刚出国那会儿,过年的时候,看到国内朋友晒团圆饭,自己一个人默默吃着泡面,眼泪啪嗒啪嗒就掉下来了。这种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懂。根据一项针对在澳国际学生进行的调查,有超过75%的受访者表示曾感到过强烈的孤独,尤其是在节假日和学业压力大的时期,这种孤独感会加剧,甚至引发抑郁情绪(来源:澳大利亚国际学生心理健康联盟2022年度报告)。这份孤独,日积月累,可能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一些同学走向极端。
别以为咱们出国就安全了,有些地方,真的没你想的那么太平。新闻上时不时就会爆出来哪个留学生被骗了,哪个留学生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我有个学妹,她就是太单纯了,在网上认识了个“老乡”,对方花言巧语把她骗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不是她朋友及时发现不对劲报警,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据某国大使馆发布的《海外公民安全报告》,留学生群体因缺乏社会经验、对当地环境不熟悉,更容易成为诈骗、抢劫甚至人口贩卖等犯罪行为的目标,尤其是在一些治安相对较差的区域或夜间,风险会明显增高(来源:中国驻XX国大使馆2023年领事保护与协助报告)。这些隐患,有些是咱们自己大意造成的,有些则是我们根本无法预料的,但无论如何,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这点咱们都得牢牢记住。
有时候,悲剧的发生,也跟咱们自己对自身健康的忽视有关。年轻嘛,总觉得身体扛得住,有点小毛病就拖着。小李平时就有点胃病,但他总说“没事,忍忍就好了,等忙完这阵子再说”。结果呢?谁知道他这次出事,是不是跟之前埋下的健康隐患有关。在国外看病,预约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手续也麻烦,这些都让很多留学生望而却步。据一项对在美中国留学生的健康状况调查,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即使身体不适,也会因为费用、语言障碍或学业繁忙而推迟或放弃就医,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的早期干预和定期检查,往往难以得到保障(来源:美国华人健康联盟2022年留学生健康报告)。这种“拖”字诀,在关键时刻可能会要了你的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真不是说着玩的。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大家听起来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存在,那就是一些同学为了“赚快钱”,不小心就沾染上了一些灰色甚至黑色的产业。比如代购,本来只是帮朋友带点东西,后来发现有利可图,就越做越大,甚至开始走私。或者为了偿还高额赌债,铤而走险参与诈骗团伙。我一个朋友之前在澳洲,他认识的一个老乡,就是因为在网上借了高利贷,最后被逼着去替人跑腿运送违禁品,结果被警察抓了个正着。据某国移民局发布的年度报告,近年来国际学生因涉嫌参与非法打工、走私、洗钱等犯罪活动而被逮捕和遣返的案例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不少人都是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急于求成或受到胁迫而误入歧途(来源:XX国移民局2023年国际学生签证及犯罪数据)。咱们出来留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走上正轨,千万别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毁了自己的前程。
有些时候,我们身边的“朋友”,也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咱们留学生群体不大,很容易形成小圈子,但圈子里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人交友不慎,被损友带坏,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惯,比如酗酒、吸食大麻等等。我有个学弟,以前在国内滴酒不沾,来了英国之后,被室友带着经常去酒吧玩,后来酒瘾越来越大,耽误了学业不说,还经常跟人起冲突。据某大学学生服务中心发布的报告,国际学生因酒精滥用导致的学业问题、健康问题及安全事件数量,显著高于本地学生,尤其是在社交压力较大、监管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来源:某大学学生服务中心2022-2023学年学生行为报告)。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开始可能只是玩玩,但慢慢地就会让你深陷其中,甚至无法自拔,最后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学校提供的支持系统,有时候也不是万能的,或者说,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利用。大家可能都收过学校发的邮件,介绍各种服务,比如心理咨询、学业辅导、法律援助等等。但真正去预约去使用的,却少之又少。我刚来的时候,也觉得那些服务都是给“有问题的人”准备的,自己好好的干嘛要去。结果后来遇到学业瓶颈,纠结了很久才鼓起勇气去寻求帮助,才发现原来那些辅导员、心理咨询师都特别专业,也特别能理解我们。据某美国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的统计数据,尽管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学生支持服务,但实际利用率普遍偏低,例如心理咨询服务,国际学生的预约率仅为本地学生的一半,而学业辅导服务的利用率也未达预期(来源:某美国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2023年服务利用率分析报告)。这说明我们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资源,而是自己不够主动,或者不够了解,错失了自救的机会。
很多同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羞于向家人或朋友求助,觉得报喜不报忧才是“孝顺”,才是“懂事”。这真是个天大的误区!我妈以前也老跟我说,遇到事儿别怕,家永远是你的港湾。可我总觉得,自己在外头受了委屈,跟家里说了,他们也帮不上忙,反而让他们担心。后来有一次我被黑中介坑了钱,实在扛不住了,就跟家里说了。结果我爸二话没说,立马帮我联系了律师,还叮嘱我以后再有事一定要说。咱们的父母,虽然远在天边,但他们的爱和支持是无价的。根据一项针对留学生家长进行的大数据分析,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宁愿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告知,共同面对,也不希望孩子独自承受,甚至发生无法挽回的悲剧(来源:某家庭教育平台2023年留学生家庭沟通报告)。所以啊,别再傻傻地一个人扛着了,学会求助,是咱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说了这么多,小李的悲剧,可能正是这些隐情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交织在一起,最终爆发的结果。我们身处异乡,确实要比在国内多留个心眼。咱们不能再当一个傻白甜了,对身边的一切,都要保持一份警惕,一份清醒。所以,各位兄弟姐妹们,千万别觉得自己年轻,别觉得这些都离你很远。当你感到孤独、压力山大,或者觉得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别硬撑着,赶紧找人聊聊,跟家人打个电话,或者预约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发现周围环境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或者有人让你做一些你觉得不舒服、不合法的事情,立刻拒绝,并且寻求帮助。记住,咱们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健康更重要,好好保护自己,才是对爱咱们的人最好的交代。遇到紧急情况,别犹豫,大使馆电话、当地报警电话,这些号码都提前存好,关键时刻能救命。咱们都在一条船上,互相照应着点,别让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