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带你看蓝带学校

puppy

是不是总觉得蓝带学校特高大上,好奇国际学生去读到底是什么体验?别光看官网宣传照啦!我作为一名正在蓝带摸爬滚打的留学生,这次就想跟你好好聊聊我的真实感受。我会带你深入厨房,看看我们每天学啥硬核技术,那些法国甜点、高级料理到底怎么做。还会分享在这边生活学习遇到的各种小挑战和趣事,从语言关到文化适应,全是我们自己人才能懂的干货。如果你也对蓝带心痒痒,想知道这份料理梦想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烟火气和汗水,那就赶紧跟我来,看看这份学费到底值不值,你的留学生涯又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吧!

还记得我第一次踏进蓝带巴黎校区那扇古朴的木门,心里既忐忑又激动。外面是车水马龙的塞纳河畔,里面却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我当时穿着那身浆洗得发白的厨师服,手里紧紧攥着我的新厨具包,那股子新刀具的金属味和消毒水的味道混杂在一起,一下子就把我从白日梦拉回了现实。厨房里,高大的法国师傅们正用我半懂不懂的法语大声指导着,案板上,一只还没处理的整鸡就那样直勾勾地看着我,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料理梦想,真的要在这里,用我的双手,一刀一刀地拼出来了。不是那种网红店里摆拍的精致甜点,是实打实的烟火气和汗水。

你肯定也好奇,蓝带这名字听起来就自带光环,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高大上”?作为一名正在这里摸爬滚打的留学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光环背后,藏着我们这些国际学生无数个早起晚归、手指被烫伤、刀口划破的瞬间。我们每天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几道菜谱,更是对极致的追求和对料理这门艺术的敬畏。我记得我们班上当时有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的同学(据Le Cordon Bleu巴黎官网数据显示,国际学生比例非常高,通常来自70多个国家,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大家因为共同的热爱聚集在一起,那种感觉特别奇妙,语言不通都没关系,只要锅里有火,刀上有菜,我们就能心领神会。

聊起课程,那真是从早到晚的硬核训练。我们通常会从基础的料理技巧开始,比如我所在的甜点课程,Diplôme de Pâtisserie,学制通常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需要10周时间完成(据Le Cordon Bleu巴黎官网2024年课程信息显示)。初级阶段,我们从最简单的法式蛋白霜、泡芙面团和挞皮做起。别看简单,一个完美的泡芙,从面糊的搅拌速度、鸡蛋的加入时机,到烘烤的温度和时间,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池。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面糊搅拌不够均匀,做出来的泡芙烤完塌了一大片,师傅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用法语说了一句:“Ça ne va pas。”(这不行),然后让我重做,没有多余的解释,就是让你自己去领悟,去感受,去修正。这种“挫折教育”反而更让人印象深刻,也磨炼了我们追求完美的韧劲。

中级阶段的课程就开始挑战我们的耐心和精细度了。我们开始学习制作那些在甜品店橱窗里闪闪发光的经典法式甜点,比如歌剧院蛋糕 (Opéra)、法式千层酥 (Mille-feuille) 和圣奥诺雷泡芙塔 (Saint-Honoré)。其中,法式千层酥是最让我头疼的。它的酥皮需要反复折叠和冷藏,每次折叠后,面团都要松弛足够的时间,否则就会回缩,导致层次不清晰。我们通常需要经过五次单次折叠和一次双次折叠,才能达到理想的270层酥皮效果(这是传统法式千层酥酥皮制作的经典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确到克,温度和湿度控制也同样重要。我记得当时厨房里的温度必须保持在20-22摄氏度,确保黄油不会融化,才能做出完美的酥皮。有一次我因为赶时间,面团松弛不够就着急擀开,结果烤出来的酥皮不仅层次不分明,口感也硬邦邦的,直接被师傅毫不留情地扔进了垃圾桶。那一刻虽然心疼我的劳动成果,但也彻底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则不达”。

到了高级阶段,那就是艺术与技术的巅峰结合了。我们不再仅仅是按照菜谱制作,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创新、如何摆盘、如何理解食材之间的搭配。糖艺、巧克力雕塑、甜点摆盘艺术,这些都是高级课程的重头戏。我记得我们有一节课是制作糖花,需要把糖浆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然后快速拉伸、塑形,变成薄如蝉翼的花瓣。整个过程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因为糖冷却后就会变硬,无法塑形。厨房里,每个同学都屏气凝神,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滚烫的糖浆溅到自己身上。那个时候,我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汗珠,但眼里却闪烁着对美的渴望。我成功拉出一朵玫瑰花瓣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真是无与伦比,感觉自己不只是个厨师,更像个艺术家了。

除了厨房里的硝烟,生活这本大书也得翻开来看,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国际学生来说,语言关绝对是个大挑战。虽然蓝带的大部分课程都提供英语授课和翻译(据Le Cordon Bleu官网介绍,其在巴黎、伦敦、悉尼等主要校区都提供英语授课课程,并配备中文或其他语言的助教进行辅助),但在法国生活,法语可是无处不在。我刚来的时候,去超市买个菜都得靠手舞足蹈,点个咖啡更是像在玩“你画我猜”。有一次,我想买一瓶牛奶,结果结账的时候才发现拿成了酸奶,语言不通的尴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也正是这些小插曲,逼着我每天放学后,拖着疲惫的身躯,也要拿出半小时背单词、听法语广播。现在我虽然不能说流利如本地人,但基本的交流已经没问题了,甚至还能和法国同学开开玩笑,这种进步带来的自信是无形的。

文化适应也是我们留学生必须面对的一课。法国人的生活节奏和我们不太一样,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和慢节奏。比如,午餐时间,大部分法国餐厅都会严格地从中午12点开放到下午2点半,下午会休息,晚上再开放。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时间点,可能就没地方吃饭了。我刚开始很不习惯,总是赶不上饭点,后来才慢慢学会提前规划。还有,法国人对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下班了就是自己的时间,很少会加班。这和我们国内“996”的文化差异很大,一开始觉得他们工作效率不高,后来才明白,这其实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平衡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我记得我们班有个法国同学,他每次下课都是第一个冲出厨房,问他去哪儿,他总是笑眯眯地说:“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呢!”

说到费用,这绝对是所有蓝带准留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你问我这学费贵不贵?我当时看到法国校区那个甜点文凭,Diplôme de Pâtisserie,最新官网报价大概是19,800欧元左右(据Le Cordon Bleu法国官网2024年数据),心里也咯噔了一下。这只是学费,还没算上我们每年需要购置的厨师服、工具包,以及各种食材的费用。厨师工具包虽然学校会提供基础的,但为了更顺手,我们很多同学都会自己再添置一些高端刀具,一把顺手的日式主厨刀可能就要几百欧。这些加起来,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决定来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有个清晰的评估,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是实实在在的投资。

除了学费,生活费更是大头。在巴黎这样的一线城市,房租是出了名的贵。一个地段不错的单人公寓,月租金轻松就能达到800到1200欧元(据Numbeo等生活成本数据库2024年数据显示,巴黎市中心一居室公寓的平均租金在1000-1500欧元之间,非市中心区域在700-1000欧元之间)。为了省钱,我们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合租公寓,或者住在离市中心稍远一点的区域,每天坐地铁通勤。巴黎的地铁票价也不便宜,一张月票大概75欧元左右(据RATP巴黎公共交通公司2024年数据)。吃饭方面,如果你像我一样自己做饭,每个月大概200-300欧元就能搞定基本食材;但要是经常在外面吃,那可就没边了,一顿像样的餐厅饭至少30欧元起。我有时候会去学校附近的平价超市买打折的蔬菜和面包,或者和同学一起拼单买菜,尽力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这种“穷学生”的日子,虽然有点苦,但也锻炼了我的理财能力。

关于打工,这也是很多留学生会考虑的补贴生活费的方式。根据法国学生签证政策,国际学生是允许在学习期间进行兼职工作的,通常每周工作时长限制在20小时以内(据法国政府官方Service-Public.fr网站关于学生签证工作许可的规定)。不过,要找到一份适合我们课程安排的兼职工作并不容易。我们每天的课程安排通常是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家已经很晚了,还要做作业、复习。我身边有些同学会在周末去中餐馆或者法式面包店打工,既能赚点生活费,也能接触到不同的餐饮文化,积累工作经验。我个人没有选择打工,而是把更多时间花在了练习和复习上,因为我觉得既然来了蓝带,就应该把精力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中,把这份学费的价值最大化。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才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会问,辛辛苦苦读完蓝带,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我的答案是:如果你真的热爱料理,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那它绝对值得。在蓝带,你学到的不仅仅是食谱和技巧,更是一种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我们毕业时,学校会为我们举办一个盛大的毕业典礼,并颁发文凭,这个文凭在国际餐饮界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我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学长,他在毕业后不久就凭借蓝带的背景,在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厅找到了实习机会,这在行业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虽然具体案例因人而异,但蓝带的毕业生在高端餐饮行业有较高的就业机会,这是业内共识)。蓝带的校友网络也非常强大,你可以在LinkedIn等职业社交平台上找到很多蓝带的校友,他们遍布全球,很多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这种无形的资源是你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

当然,拿到蓝带文凭并不意味着你就能一步登天。料理这条路,需要你持续学习、不断实践。蓝带给你的是一块敲门砖,一个高质量的起点,但接下来的路,还需要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学校里学到的那些经典法式料理和甜点,是我们扎实的基础。但在现实厨房中,节奏更快,压力更大,很多时候你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还要保持出品的稳定和高质量。我记得有一次在厨房练习,师傅要求我们15分钟内完成一个酱汁的制作,从食材准备到调味,每一步都不能出错。那种紧张感,真的只有在蓝带的厨房里才能体会到,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在高压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回想我在蓝带的这段日子,有太多难忘的瞬间。比如第一次成功做出一个纹理细腻、口感完美的巧克力慕斯,那种由衷的喜悦;比如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用各自的母语分享家乡菜的故事,那种文化碰撞的乐趣;比如某个周末,大家约着一起去巴黎的菜市场逛逛,寻找灵感,感受这座城市的美食气息。这些经历,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塑造了我的专业技能,更磨砺了我的意志,开阔了我的眼界。

所以,如果你也和我当初一样,心里对蓝带这所学校充满了憧憬和好奇,不妨好好问问自己:这份对料理的热爱,是不是足以支撑你走过那些漫长而艰辛的训练?你是否准备好迎接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挑战,并愿意为这份梦想投入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蓝带,它不是一个轻轻松松就能拿到的文凭,它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是对完美的偏执追求。但如果你能坚持下来,它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炉火纯青的技艺,更是对生活、对美食,乃至对自我的全新理解。

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决,我的建议是,别光看那些宣传片里光鲜亮丽的片段,也别只听别人说蓝带有多牛。真正地去了解一下课程设置,看看每一阶段具体要学什么,想象一下自己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起床,匆匆赶往厨房,面对一整天的体力活和脑力活,你还能不能保持那份热情。可以先尝试在国内报一些专业的烘焙或者烹饪课程,感受一下高强度学习的节奏,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种状态。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先去蓝带的任何一个校区参加一个短期体验课程,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模式,这样你心里就会有更清晰的答案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