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留学:学姐带你玩转郁金香国度!
还记得吗?我第一次踏上荷兰的土地,走出史基浦机场大门的那一刻,一股凉爽而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抬头是那种透明得仿佛能洗涤心灵的蓝色天空。我当时手里紧紧攥着印着郁金香图案的电子签,心里却七上八下,既兴奋又紧张。周围全是说着我听不懂的荷兰语的本地人,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运河上游船缓缓驶过,一切都那么新鲜,但又带着一点点让人手足无措的陌生感。那一刻,我多希望有个“过来人”能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接下来该怎么走,怎么才能不迷失在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度里。别担心,现在,学姐我就是那个拍你肩膀的人!
留学生活的第一步,当然是从那堆让你头大的申请材料开始。学姐我当年为了准备签证和居留许可(MVV和VVR),简直把移民局(IND)的官网翻了个底朝天。根据荷兰移民局的官方信息,MVV(入境签证)和VVR(居留许可)的申请处理通常需要60到90天,但有时也会因个案而异,学姐我当年就等了快三个月才拿到签证,急得不行,每天都在刷新邮件,生怕错过任何更新,那种煎熬现在想想都心有余悸。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提前规划,预留充足的时间。
提交大学申请时,英语水平证明也是个大坎儿。学姐记得当年为了雅思口语提分,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差点没把自己逼疯。据阿姆斯特丹大学官网显示,大部分硕士项目要求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或者托福iBT总分90,单项不低于20。每个学校和专业的要求都会有细微差别,务必仔细核对你目标院校的具体细则。除了语言成绩,你的动机信(Motivation Letter)和简历(CV)也是展现你独特魅力,让招生官眼前一亮的关键。学姐我当时花了好几周时间反复修改我的动机信,每一句话都力求真诚且有说服力,最终才收到了心仪专业的录取通知。
搞定入学和签证后,接下来最让人头疼的恐怕就是找个安身之所了。学姐我当年可是吃尽了没提前找房的苦头,抵达荷兰前一个星期才开始匆忙在网上找房,结果可想而知,选择少不说,价格也水涨船高。据住房平台HousingAnywhere发布的2023年国际学生租金报告,阿姆斯特丹的平均单间月租金高达1750欧元,而在格罗宁根或恩斯赫德这样的城市,相同条件的房间月租可能在600-900欧元左右浮动。热门城市和大学城,房源总是供不应求。
很多大学会为国际学生提供有限的宿舍房源,比如鹿特丹的学生宿舍提供商如SSHXL或DUWO,通常会在学年开始前的几个月开放申请,但房源非常有限,例如DUWO在海牙和鹿特丹的房源去年暑假前就被抢光了,学姐我当时就因为没抢到,费了好大劲才找到私人房源。我的建议是,一旦拿到录取,立刻就开始关注学校官网的住宿信息,并尝试在Facebook群组、Kamernet或者HousingAnywhere这样的平台寻找房源。租房合同一定要仔细阅读,警惕那些要求提前支付大笔现金或房租远低于市场价的“好房”,它们往往是骗局。学姐我朋友就差点踩坑,幸好提前做了功课,才没上当。抵达荷兰后,记得第一时间去市政厅(Gemeente)办理注册(BRP),这是你合法居住在荷兰的证明,也是很多后续事务的敲门砖。
在荷兰生活,省钱绝对是一门艺术。荷兰国际教育机构Nuffic建议,国际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预算应在800至1100欧元之间,其中不包括学费。学姐我刚来的时候,每个月伙食费基本控制在200-250欧元,这主要得益于我学会了自己做饭和在Lidl、Jumbo这些超市购物。这两家超市的价格通常比Albert Heijn(AH)要亲民不少,每周去采购一次新鲜食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仅省钱,还能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乐趣。周末的市集也是淘新鲜蔬果的好地方,价格常常比超市更划算,而且能买到很多特色农产品。
交通方面,自行车是你的最佳伴侣。在荷兰,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学姐我刚到的时候就花了一百多欧元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从此走上了骑行上学、骑行去超市、骑行去朋友家的“不归路”。你几乎可以骑着自行车到达城市的任何角落,既锻炼身体又省钱。如果需要乘坐公共交通,记得办理一张OV-chipkaart(公共交通芯片卡),使用OV-chipkaart乘坐公共交通可以享受比单次票价更低的折扣,例如从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到鹿特丹中央车站的火车票,OV-chipkaart刷卡费用比现场购票便宜约2欧元。学生们还可以关注公共交通公司偶尔推出的优惠活动,比如某些时段的火车票特价。
健康保险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开销。在荷兰,国际学生必须购买基础医疗保险,每月费用大约在100-150欧元左右,根据你的年龄和所选公司会有所不同。学姐我当时选择的是AON的学生保险,每月费用大约是120欧元,它覆盖了大部分基础医疗服务。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各类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流程,这能在你需要帮助时省去不少麻烦。此外,许多大学还会提供额外的学生优惠,比如博物馆卡(Museumkaart),持有它一年内可以免费参观全国数百家博物馆,学姐我可是靠它把荷兰的各大博物馆都逛遍了,光是梵高博物馆就去了三次!
如果你想在课余时间赚点外快,荷兰的兼职机会还是挺多的。非欧盟学生在学期期间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6小时,假期则可以全职工作。学姐的同学就因为工作时间超标,差点被移民局找麻烦,一定要注意合规哦。自2024年1月1日起,荷兰21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法定最低工资为每小时13.27欧元。常见的学生兼职包括在咖啡馆、餐厅做服务生,送餐员(Deliveroo、Thuisbezorgd),或者在超市、服装店做销售。学姐我当年在一家咖啡馆打工,时薪是12欧元,现在想想还挺划算的,不仅赚了生活费,还锻炼了口语,认识了不少当地朋友。
找兼职的渠道也很多,学校的职业中心会发布一些校内或校外的岗位信息,你也可以在Indeed、LinkedIn这样的招聘网站搜索,或者直接拿着简历去店里问。学姐有个朋友就是在一家中国餐厅打工,因为中文流利,又很热情,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记住,找兼职不仅是赚钱,更是融入当地社会、了解当地文化的好机会。
谈到学习,荷兰大学的教学风格和国内大相径庭。学姐我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适应,因为课堂文化非常强调互动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乌特勒支大学,很多课程采用小组项目和PBL(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学生参与度极高,教授在课上提问的频率比国内高很多。教授们鼓励学生提问、辩论,甚至挑战他们的观点。这和我们习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完全不一样。你需要学会主动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组作业更是家常便饭。学姐我硕士期间几乎每个学期都有至少一个大型小组项目,这意味着你需要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合作,学会分工、沟通和解决冲突。这不仅是学术能力的考验,更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锻炼。根据最新数据,荷兰大学的平均师生比约为1:15,这意味着你能获得更多的个人关注和指导。学姐我读硕士的时候,一个小班讨论课只有12个人,教授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和观点,这对于个性化学习非常有帮助。
除了学术,荷兰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春天,你一定要去库肯霍夫公园(Keukenhof)走一遭。这个世界闻名的郁金香公园每年春季开放,吸引全球数百万游客,2023年开放期间共接待了超过140万名游客。学姐我每年春天都要去报道,简直是治愈系天堂,各种颜色的郁金香花海铺天盖地,美得让人挪不开眼。除了郁金香,荷兰还有许多迷人的小镇,比如风车村Kinderdijk,或者海边的斯海弗宁恩(Scheveningen)海滩,都是周末短途旅行的好去处。
融入当地文化,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是留学生活中最宝贵的一部分。荷兰人以直爽和开放著称,他们可能不会和你拐弯抹角,说话直接,但内心都很友好。学姐我刚来的时候,遇到一位荷兰室友,她直接指出我有些生活习惯可能不太好,当时我有点愣,但后来发现她只是想帮忙,并没有恶意。试着参加学校的学生社团(student association)或者体育俱乐部,这是认识新朋友最快的方式。学姐我就加入了学校的羽毛球社团,每周和不同的同学打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荷兰,大家很喜欢一起去“borrels”(小酌),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场合,在轻松的氛围中和大家多聊聊,你会发现荷兰人其实很有趣。
虽然留学生活听起来很美好,但遇到突发状况也是常有的事。学姐有个朋友在考试季突然生病,吓得不轻。在荷兰,你需要注册一名家庭医生(huisarts),遇到非紧急医疗问题时首先联系他们。学姐我当年第一次发烧,就是打电话给我的家庭医生,他们给了我专业的建议,还很快安排了面诊。紧急情况下,例如发生事故或危及生命的疾病,请务必拨打全国紧急电话112。记住,你的大学通常也设有学生支持中心,可以提供学业、心理甚至财务方面的帮助。例如,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就设有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为留学生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心理咨询,学姐有朋友在考试季压力太大,就找他们聊过几次,觉得很有帮助。
留学是一场独特的冒险,你可能会遇到挑战,也一定会收获成长。相信学姐,这些经历都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呀,别再犹豫啦!赶紧去学校网站上找找你心仪的专业,把那份动机信再润色一遍,然后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未来的郁金香国度等着你,去感受那里的风,去骑行那里的运河,去结交那些会陪你走过青春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