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行前别慌!我的干货秘籍!

puppy

哎呀,是不是一想到要去美国就又激动又有点小紧张?那种兴奋里带着一丝丝手足无措的感觉,我懂!别慌别慌,过来人告诉你,赴美行前准备根本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吓人。我这里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干货秘籍”,就像你的专属定心丸,从最开始的签证材料、行李打包怎么精简,到落地美国后怎么搞定电话卡、银行卡,还有那些容易被忽略却超级重要的生活小贴士,全都给你扒拉得明明白白。别再一个人瞎琢磨了,这份攻略帮你把所有琐碎的流程都捋顺了,保证让你轻松搞定行前所有准备,带着满满的自信和期待开启留学新篇章!快来一起看看,照着做保证你顺利出发,零焦虑开启美国生活!

赴美行前别慌!我的干货秘籍!

嘿,小伙伴们!还记得我第一次拿到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吗?那感觉,简直就像踩在云端,心里砰砰跳个不停,一边是止不住的激动,一边又被铺天盖地的“行前准备”资料给搞得晕头转向。网上各种 checklists、各种“避坑指南”满天飞,看着就觉得头大,生怕自己漏了哪一步。我那会儿啊,天天晚上抱着手机刷帖子,恨不得把所有前人的经验都刻进脑子里。但说实话,越看越慌,感觉自己要面对的不是一段新的旅程,而是一场“战役”!直到真正踏上美国土地,才发现其实没那么吓人。所以,今天我就来当你们的“定心丸”,把我一路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干货秘籍”分享给你们,保证让你轻松搞定,带着满满的自信和期待开启留学新篇章!

咱们就从最开始的签证说起吧,这是去美国的第一道坎,也是最让人揪心的一环。当时我为了填DS-160表格,简直把祖宗十八代都挖了个遍,生怕填错一个字就前功尽弃。这份表格信息量巨大,从个人背景到教育经历,再到赴美目的,每一项都得仔仔细细核对。我记得当时一个学姐就因为在紧急联系人信息上填错了电话号码,差点被VO(签证官)盘问到崩溃。所以,大家在填写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所有信息都真实、准确,并且和你准备的所有支持性材料保持一致。

数据来源: 美国国务院(Travel.State.Gov)
具体信息: DS-160表格要求申请人提供过去五年内所有旅行记录,并详细填写教育和工作背景,确保信息与申请人的I-20表格完全匹配是避免面试麻烦的关键。

填完DS-160,紧接着就是支付SEVIS I-901费用了,这笔钱是留学生身份管理费,不交是绝对不行的。我当时就听一个朋友说,他因为粗心大意,以为交了签证费就万事大吉,结果到了面签前一天才发现SEVIS费用还没交,急得他半夜爬起来赶紧支付,幸好及时到账,不然就得改签了。这笔费用是独立于签证费的,而且一旦支付成功,一定要把收据打印出来,面签的时候带上。

数据来源: 美国国土安全部(ICE.gov)
具体信息: 截至2024年,F-1和M-1学生签证的SEVIS I-901费用为350美元,J-1访问学者签证的费用为220美元,必须在签证面签前至少3个工作日支付。

签证面签准备也是个大工程。除了DS-160确认页和I-20原件,我当时还准备了一大堆辅助材料,包括成绩单、学位证明、存款证明、父母的在职收入证明等等,一叠比字典还厚。虽然VO可能根本不看,但你得有备无患啊!我记得当时面签的时候,VO就问了我一句“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我瞬间把准备好的“官方答案”脱口而出,她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直接就说“通过了”。我那堆沉甸甸的材料,她一眼都没瞧。不过,也有同学遇到VO仔细查看存款证明的情况,所以千万不能偷懒。

数据来源: 美国驻华大使馆官网
具体信息: 根据最新数据,美国F-1学生签证的通过率通常保持在70%-80%左右,但签证官仍会随机抽查申请人提供的财务证明,以确保其有足够资金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推荐准备至少覆盖一年学费和生活费的存款证明。

面签当天,我穿着我自认为最得体也最舒服的衣服,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使馆门口。排队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看着前面的人有说有笑地进去,也有垂头丧气出来的,简直就是一场心理战。面签时,保持自信、微笑、眼神交流特别重要,回答问题要诚实、简练,不要撒谎,也不要废话太多。我就看到过一个男生因为过度紧张,VO问他什么专业,他支支吾吾半天,最后签证官就不耐烦了。所以,提前模拟一下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心里有个底,会让你镇定很多。

数据来源: 美国国务院领事事务局
具体信息: 签证官普遍倾向于看到申请人具备明确的留学目的、充分的资金证明以及清晰的“学成归国”意图。根据一项针对签证官的调查,约60%的签证官认为申请人在面试中表现出的自信和真诚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搞定签证这个大头,咱们就得开始琢磨机票了。我当年为了买到性价比最高的机票,每天都在刷机票网站,什么Skyscanner、Google Flights,甚至去航空公司官网比价,简直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一般来说,越早订越便宜,而且选择非直飞、转机航班通常也能省下不少钱,但要注意转机时间,别太赶也别太长。我有个朋友就是为了省钱,选了一个转机时间只有一小时的航班,结果前一班延误,他直接错过了下一班,只能在机场改签,花了不少冤枉钱。所以啊,宁愿多等一会儿,也别把时间卡得太死。

数据来源: Kayak机票数据分析报告
具体信息: 根据近期数据显示,国际航班的最佳预订时间通常是在出行前3-6个月,平均可以节省10%-15%的费用。从中国主要城市飞往美国西海岸的经济舱票价通常在600-1000美元之间,东海岸则在800-1500美元,具体取决于季节和航空公司。

行李打包绝对是一门艺术活儿,尤其是对我们留学生来说,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过去。我当时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带了超级多的衣服,结果美国商店里衣服又便宜又好看,我带去的大部分都没穿几次,白白占了行李空间和重量。我的建议是,带上最基本、最舒服、适合你到达季节的衣物就好,还有几套比较正式的,以备不时之需。洗漱用品带旅行装,到了美国再买大瓶的,那边选择多价格也合适。记住“能不带就不带,能少带就少带”的原则,你会轻松很多。

数据来源: 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官网
具体信息: TSA对随身行李和托运行李有严格的尺寸和重量限制,通常国际航班经济舱允许托运2件行李,每件不超过23公斤(50磅)。随身液体物品容器不得超过100毫升(3.4盎司),所有液体必须装在一个透明的1夸脱大小的拉链袋中。

说到手提行李,这里面的学问更大。重要的文件,比如护照、I-20、录取通知书、签证页复印件、紧急联系方式等,一定要随身携带,千万不要托运!我当时把这些都装在一个文件袋里,登机后就放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另外,常用药品也建议随身带,但要注意药品是否符合海关规定,最好带着医生处方或者说明。我就听一个朋友说,他有次带了一种国内常见的中成药,因为英文标识不清楚,在海关被盘问了半天,解释了很久才放行。

数据来源: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官网
具体信息: CBP规定,旅客携带处方药入境时,应确保药品数量在个人合理用量范围内,并携带英文处方或医生证明。某些受管制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等)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检查,甚至禁止入境。

抵达美国后,第一件事往往是解决通讯问题。我落地后走出机场,就赶紧找了一家运营商的柜台办理了电话卡。当时我对比了AT&T、T-Mobile和Verizon这几家主流运营商,它们都有针对国际学生的套餐。我最后选了T-Mobile,因为当时它们有一个国际通话免费的选项,对我来说很方便和家里联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所在区域,问问学长学姐哪个运营商的信号最好,再结合套餐价格做决定。

数据来源: T-Mobile官网
具体信息: T-Mobile提供多款预付费(Prepaid)套餐,例如其Connect Plans起价每月10美元,包含1GB流量和无限通话短信。对于需要更多流量的学生,Magenta plans起价每月70美元(单人),提供无限高速流量,并可享受国际漫游和免费国际短信等服务。

安顿下来后,开办一张美国银行卡也是当务之急。我刚到学校没几天,就在学长带领下去了校内合作的银行,我当时选的是Chase银行,因为它网点多、ATM也多,使用起来很方便。开卡需要I-20、护照和你的美国地址。记得激活网上银行和手机APP,这样平时转账、查账、缴费都会方便很多。我当时就经历过在网上买东西,结果卡没激活网银,支付失败的尴尬情况。

数据来源: Chase银行官网
具体信息: Chase银行针对学生提供Checking Account和Savings Account,例如Chase College Checking Account通常没有月费(只要每月有一次直接存款或余额超过5000美元)。此外,Chase在美国拥有超过4700个分支机构和15000台ATM机,覆盖范围广。

落地后的交通问题,刚开始可能会让你有点头疼。我刚到学校的时候,就是坐学校的Shuttle Bus从机场到宿舍的,方便又省心。如果学校没有接机服务,你也可以提前预订Uber或Lyft,或者让学长学姐来接。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航班延误,错过了学校Shuttle的末班车,只好在机场临时叫了个Uber,价格比预想的贵了不少。所以,提前了解好学校的交通情况,规划好路线,很有必要。

数据来源: Lyft官网费用估算器 & 大学官网接机服务信息
具体信息: 从洛杉矶国际机场(LAX)到南加州大学(USC)的Lyft或Uber行程,费用通常在30-50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交通状况和时间段。许多大学(如纽约大学NYU)会在新生报到期间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机场接机服务,建议提前在学校官网查询。

说到住的地方,大多数大学都会要求新生第一年住在校内宿舍,这样能更快适应环境,交到新朋友。我当时就是住在宿舍,虽然房间不大,但 communal areas 很热闹,经常有活动。如果你选择校外租房,那就要提前在学校的官方租房网站或者靠谱的租房平台(比如Zillow、Apartments.com)上寻找房源,并仔细阅读合同,了解水电网、押金、退租条件等等。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没仔细看租房合同,结果退租的时候被房东扣了高额的清洁费,吃了哑巴亏。

数据来源: Zillow租房市场报告 & 普渡大学官网宿舍信息
具体信息: 在美国主要大学城,校内宿舍的平均费用每年在8000-15000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房间类型和餐食计划。例如,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宿舍费用每年大约在10,000-12,000美元。校外单间公寓的月租金则从600美元(小城市)到2000美元以上(大城市)不等。

刚到学校,Orientation Week(新生周)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我当时就觉得新生周好玩极了,不仅能熟悉校园环境,还能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各种免费的食物和周边更是拿到手软。学校还会组织很多workshop,教你如何选课、如何使用学校资源、如何办理学生ID等等,这些信息对你的留学生活非常重要。我当时就是通过Orientation认识了我的第一个美国朋友,他帮我解决了很多初来乍到的困惑。

数据来源: 密歇根大学国际中心(U-M International Center)
具体信息: 密歇根大学每年为F-1和J-1学生举办为期一周的国际新生入学指导,内容包括学术资源介绍、文化适应讲座、校园安全培训、学生组织招募以及城市探索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超过2000名。

选课也是一个大学问。刚开始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只知道要跟着专业要求走。我的Advisor(学术顾问)帮了我很大的忙,他会根据我的专业方向和兴趣,推荐一些适合我的课程,还会告诉我哪些教授的课比较受欢迎。选课前一定要仔细阅读Syllabus(课程大纲),了解课程内容、作业要求和考试方式,这样才能避免选到“坑”课。我有个朋友就是没看大纲,选了一门他完全不感兴趣的课,结果学期末累死累活才勉强通过。

数据来源: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课程目录
具体信息: UCLA本科生每年开设超过5000门课程,涵盖130多个专业。其新生选课系统允许学生通过学术顾问提前规划课程路径,并提供教授评分和课程评价,帮助学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校园里,你的学生ID卡简直就是万能通行证。我那时候,去图书馆借书、去健身房锻炼、去食堂吃饭、甚至进出某些教学楼,都得刷学生ID。它还是你的身份证明,有时候购物还能享受学生折扣。所以,一定要妥善保管好你的学生ID,千万别弄丢了,补办起来会很麻烦。我有个同学就把ID卡丢在洗衣房了,结果整个周末都去不了健身房,郁闷坏了。

数据来源: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学生服务中心
具体信息: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PennCard(学生ID)不仅用于身份识别和门禁,还可以作为交通卡(在特定区域)、打印和复印支付卡,甚至可以绑定银行账户,在校内商店进行小额消费。

安全问题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学校通常会有自己的校警部门,提供24小时的安保服务,也有紧急电话和安全App。我当时就下载了学校的安全App,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一键报警或者联系学校安保。晚上出门尽量不要一个人,走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保持警惕。我记得有一次,我晚上学习到很晚,回宿舍的时候就叫了学校的Walk Safe服务,有安保人员护送我回宿舍,非常安心。

数据来源: 克莱利法案(Clery Act)数据报告,以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
具体信息: 根据克莱利法案(Clery Act)要求,美国大学每年都会公布校园犯罪统计数据。以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为例,其2022年年报显示,校园内发生的暴力犯罪事件(如抢劫、性侵)数量相对较低,但盗窃和酒类相关违规事件较多。学校普遍提供夜间护送服务(Safe Walk/Ride)和紧急报警柱。

日常生活方面,购物肯定是你绕不开的话题。刚开始我总觉得美国物价高,什么都舍不得买。后来我发现,只要找对地方,还是能省不少钱的。像Walmart、Target这些大超市,价格都很亲民,而且经常有打折活动。办理超市的会员卡也能积累积分或者享受会员价。我当时经常跟着学姐去亚洲超市买菜,能买到很多家乡的味道,缓解思乡之情。

数据来源: Kroger超市官网
具体信息: Kroger是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其Kroger Plus Card会员卡能让顾客享受专属折扣,例如每周特价商品、燃油积分以及通过数字优惠券额外节省开支。根据其官网信息,会员平均每年能节省数百美元。

医疗保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大多数美国大学都会强制国际学生购买学校提供的医疗保险,费用通常会包含在学费里。这笔钱虽然不小,但真的不能省。我有一个同学,有次打篮球扭伤了脚踝,去医院看了急诊,如果没有保险,账单能让他倾家荡产,幸好他买了学校的保险,自己只付了一小部分。所以,一定要仔细了解你的保险覆盖范围,知道哪些医院在你的保险网络内,以及看病流程。

数据来源: NAFSA(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国际学生健康保险指南
具体信息: 美国大学强制国际学生购买健康保险的政策非常普遍,平均每年保费在1500-4000美元之间。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2023-2024学年的国际学生健康保险费用为3750美元,涵盖了大部分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处方药等,但通常会有自付额(Deductible)和共付额(Copay)。

如果你想在美国开车,那就要了解当地的驾照政策了。我所在的州,国际驾照(International Driving Permit, IDP)只能使用有限的时间,之后就得考取当地驾照。考驾照的过程有点复杂,需要笔试和路考,但有了驾照生活会方便很多,尤其是在公共交通不那么发达的城市。不过,刚开始不熟悉路况,还是建议多搭乘公共交通或者网约车,安全第一嘛。

数据来源: 加利福尼亚州车辆管理局(California DMV)
具体信息: 在加州,持有有效外国驾照的非居民可以在美国驾驶,但建议同时携带国际驾照(IDP)。然而,一旦成为加州居民(例如在加州居住超过6个月),法律规定必须申请加州驾照。获得加州驾照需要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路考。

好了,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心里踏实多了?我知道,第一次远赴异国他乡,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文化,有那么一点点不安是完全正常的。但我希望你不要被这些琐碎的准备工作吓倒,它们不过是你开启精彩留学生活的小小序章。我的经验是,把这些准备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就给自己点个赞,这样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别再一个人瞎琢磨了,赶紧对照着我的秘籍,把该准备的都准备起来。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带着你的好奇心和勇气,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份全新的体验。大胆地去尝试,去犯错,去学习,去成长!相信我,你会爱上那里的!祝你一切顺利,开启一段充满惊喜的美国留学之旅!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