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党揭秘:海外在新西兰咋买房?

puppy

走在新西兰街头,看到心仪的房子,你是不是也曾嘀咕:‘我一个留学党,在这儿买房是不是异想天开?’ 别急!你的疑问我们都懂,很多人以为非公民或PR就没戏,或觉得手续太复杂。但其实啊,只要搞清楚一些关键点,比如你的签证类型、如何搞定贷款、以及要避开哪些法律坑,在新西兰拥有自己的小窝,真的没那么遥不可及。 这篇文章就是来给你揭秘的!我们会用大白话,手把手教你,到底哪种身份的留学生能在新西兰买房,从资金准备、看房、贷款申请到签合同,每一步都有啥注意事项,甚至还有过来人分享的实用省钱小妙招。别再观望,投资未来,在新西兰安个家,可能比你想象中更近。赶紧点进来,让你的新西兰生活从此多一份踏实和归属感!

留学党揭秘:海外在新西兰咋买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漫步在新西兰街头,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突然一栋带有小花园的温馨别墅映入眼帘,窗台上摆着几盆盛开的天竺葵,门口停着一辆SUV,看上去就是理想中的“家”。你忍不住停下脚步,心里嘀咕一句:“唉,要是我也能在这儿有套自己的房子就好了。” 紧接着,现实的冰水泼下来,你一拍脑袋,‘我一个留学党,签证期限还摆在那儿,买房这事儿是不是异想天开啊?’ 小李同学,一个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读会计的硕士生,他就常跟我念叨这事儿。去年春天,他在惠灵顿市区看到一套公寓,两室一厅,采光特别好,地段更是没得说,当时他就动了心,跑去中介那儿问了问,结果被告知“非PR或公民很难”,他一下子就泄气了。其实啊,这种想法真的太普遍了,很多人都以为除非你拿到绿卡,或者有新西兰护照,否则在新西兰置业根本是痴人说梦。但实际上,只要你摸清了门道,搞清楚一些核心规定和操作细节,你会发现,就算你是个留学党,在新西兰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的没那么遥不可及。

我们都知道,新西兰的房地产市场对海外买家确实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让不少像你一样心怀“安家梦”的留学生望而却步。最让大家头疼的,可能就是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海外投资法案》(Overseas Investment Act, OIA)。这个法案在2018年进行了修订,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限制非居民购买现房。但别担心,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海外人士都被“一刀切”了。比如,小张同学,他是在奥克兰理工大学读建筑学的博士,他就在去年年底成功购置了一套全新的公寓。他当时就是通过咨询专业的律师才了解到,OIA的规定其实对“新房”(new dwelling)是网开一面的。具体来说,如果你购买的是全新的、从未有人居住过的住宅,或者是那种专门为出售给海外买家而开发的多层公寓项目,很多时候是能够获得豁免的。据新西兰海外投资办公室(OIO)官方网站的指引显示,对于新建住宅项目,海外人士购买其中部分单元,通常只要满足特定条件,例如开发商已经获得了OIO的“大批量豁免”(Blanket Exemption),买家就无需单独申请OIA批准。这给不少有经济实力的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那么,究竟哪种身份的留学生,或者说,什么样的“你”才有可能在新西兰买房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它涉及到你的签证类型、停留时长,甚至你是否能证明自己对新西兰有长期居住的意向。咱们先从最常见的学生签证说起,如果你只是普通的学生签证,比如读本科或硕士,签证有效期就几年,而且没有长期居留的倾向,直接购买现房住宅是几乎不可能的。但如果你的情况比较特殊,例如你是与新西兰公民或PR配偶一同购买,或者你已经持有某些长期居留签证(比如工作签证,或者正在申请PR的过渡签证),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拿小陈来说,她是在坎特伯雷大学读教育学,后来通过其伴侣(新西兰公民)的支持,他们共同在新西兰基督城购置了一套二手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购买者中有一方是新西兰公民或居民,并且房屋将作为他们的“主要居所”,那么OIA的限制就不适用。根据新西兰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显示,与新西兰公民/居民结婚或同居的国际学生比例正在逐年上升,这群人构成了留学党买房的一个重要群体。

除了与公民/PR配偶共同购买的情况,如果你持有的是一些特定类型的工作签证,或者已经递交了PR申请正在等待审批,你的情况也会更加有利。像王姐,她本来在怀卡托大学读完研究生,后来成功申请到了“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udy Work Visa),签证有效期有三年。在这三年期间,她在汉密尔顿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并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存款。她当时通过银行顾问了解到,虽然她还不是PR,但由于她的工作签证有效期较长,且工作稳定,有些银行是可以考虑给她发放房贷的。当然,贷款条件会比PR或公民更加严格,比如需要更高的首付比例。据ANZ银行官网对非居民贷款政策的非官方解读(通常需要咨询具体贷款经理),对于持有长期工作签证并有稳定收入的申请人,银行会根据其签证剩余有效期、收入稳定性、信用记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王姐最终就是通过一家本地的小型金融机构,以40%的首付成功贷款购买了汉密尔顿的一套两居室公寓。

搞定身份和签证问题,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钱袋子”问题了。买房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新西兰这样房价不菲的国家。你可能会想,我一个留学生,哪来那么多钱付首付啊?别急,这正是我们要聊的重点。在新西兰,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海外买家,银行通常都会要求一定比例的首付。对于非PR或公民的买家,这个比例往往会更高,通常在30%到50%之间。小林同学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他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父母在他来新西兰留学前就为他准备了一笔资金,希望他未来能有个稳定的居所。他在奥克兰读完硕士后,拿着一年的开放式工作签证,决定先租房观望。但当他看到奥克兰中心区域一套新开发的楼花时,他决定抓住机会。由于他能拿出50%的首付,并且有父母的资金支持证明,银行在评估了他的还款能力后,也批准了他的贷款申请。他当时还特意咨询了资金来源证明的问题,因为新西兰对洗钱等非法资金流入管控非常严格。据新西兰金融犯罪信息中心(NZFCIC)发布的报告,所有超过1万纽币的现金交易或可疑交易都会被金融机构上报,因此,资金来源必须清晰可查,最好是通过银行转账,并能提供详细的资金证明文件。

说到资金准备,除了首付,你还得算上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这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买房不仅仅是房价本身,还有律师费、房产估价费、LIM报告费、房屋检测费、贷款申请费,以及每年的地税(rates)和房屋保险等等。小李同学在买房的时候就差点栽了跟头。他看中了一套房子,只算好了首付和贷款,却忽略了这些隐藏费用。幸亏他的朋友及时提醒,他才意识到这些费用加起来可能占到房价的3%到5%甚至更多。比如,一份详细的LIM报告(Land Information Memorandum)在奥克兰大概要花费200-500纽币,一个专业的房屋检测报告也要500-1000纽币。律师费更是大头,一套常规的房产交易,律师费可能在1500-3000纽币不等。据新西兰律师协会(NZLS)给出的行业指导价,这些费用会因律师事务所和交易复杂程度而异。所以,在你开始看房之前,一定要把这些额外开销也计算在你的购房预算里,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当你搞定了钱袋子,确定了自己符合购房条件,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如何搞定贷款。对于留学生来说,这部分可能是整个购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新西兰的银行对贷款申请人的评估非常严格,他们看重你的收入稳定性、信用记录和未来还款能力。如果你只是拿着学生签证,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银行通常是不会给你发放房贷的。然而,如果你已经毕业,获得了工作签证,并且找到了一份与专业相关、收入稳定的全职工作,那你的贷款机会就会大大增加。比如,小王同学在惠灵顿读完软件工程硕士后,很快在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月收入超过5000纽币。他工作了半年之后,就联系了一位华人房贷经纪人。这位经纪人帮他分析了多家银行的政策,最终帮他在ASB银行成功申请到了贷款。ASB银行在审核时,不仅看重他的工资单,还详细了解了他的工作合同、签证剩余有效期,以及在新西兰的信用记录。根据新西兰储备银行(RBNZ)发布的最新住房贷款数据,尽管整体市场收紧,但对于高收入、稳定就业的申请人,银行仍然愿意提供有竞争力的贷款产品,只是对非居民的首付要求会更高。

选择一个靠谱的房贷经纪人(Mortgage Broker)对留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他们就像你的向导,能帮你穿越复杂的贷款迷宫,找到最适合你的银行和贷款产品。小赵同学就在这方面深有体会。他当时自己去银行咨询,结果被好几家银行拒之门外,搞得灰心丧气。后来,他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房贷经纪人。这位经纪人了解了他的具体情况——他在奥克兰大学读完金融,现在拿着两年期的工作签证,在一家公司做数据分析师。经纪人帮他准备了详细的申请材料,包括工资单、银行流水、签证复印件、工作合同等等,并且知道哪些银行对特定签证类型的申请人更加友好。最终,经纪人帮他在BNZ银行申请到了一笔房贷,虽然利率比市场平均水平略高一点,但能在非PR身份下成功贷款,他已经非常满意了。新西兰的房贷经纪人服务通常是免费的,因为他们是从银行那里获得佣金,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咨询他们。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看房选房环节了。在新西兰找房子,最常用的网站就是Trade Me Property和Realestate.co.nz。你可以在上面设定好你的预算、区域、户型等条件,然后像刷朋友圈一样,每天看看有没有心仪的房子上线。小高同学在基督城读本科的时候,就经常在这些网站上“云看房”,他对基督城南区的房价和房型了如指掌。等到他毕业拿到工作签证,有了买房资格后,他已经对市场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在看中一套房子后,千万别急着下定金,一定要做好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这包括请律师查阅房产法律文件,申请LIM报告了解土地和房屋的历史信息,以及请专业的建筑检测师对房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大的结构问题或潜在隐患。据Trade Me Property在2023年的活跃房源数据,新西兰全国平均每月有超过2万套房产挂牌出售,这给了买家充足的选择空间,但也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筛选和考察。

在看房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议价”这个环节,这在新西兰买房是家常便饭。很多房子的标价并不是最终成交价,买家通常可以提出一个低于或高于要价的报价。小李同学在买他那套公寓时,就深谙此道。他通过房产中介了解到卖家的急切程度,并且在参考了周边类似房产的近期成交价后,提出了一个低于卖家心理价位的报价。经过几轮拉锯,最终以一个他满意的价格成交。这种议价过程,就像一场心理战,了解市场、沉着冷静,往往能帮你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当然,如果你对议价不熟悉,也可以让你的房产中介(如果卖家有,你也可以找自己的买方中介)或者律师给你提供建议。

签合同环节更是马虎不得,一定要有你的律师全程把关。新西兰的购房合同通常是标准化的,但里面会有很多附加条款(Conditions),比如贷款批准条件、LIM报告满意条件、房屋检测满意条件等等。这些条件非常重要,它们赋予你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合同的权利,保护你的利益。小孙同学当初买房时,就因为合同里包含了“贷款批准”的条件,让他安心了很多。他先签了有条件的合同,然后才去最终确认贷款。如果贷款没有批下来,他就可以合法地退出交易,而不会损失定金。据新西兰房地产经纪人协会(REINZ)发布的购房指南,购房合同中的“条件”是保护买家权益的关键,尤其对于首次购房者或非本地买家来说,理解并利用好这些条件至关重要。你的律师会详细为你解释每个条款的含义,确保你完全理解之后再签字。

除了上述这些流程,还有一些省钱小妙招,过来人都在用,你可以学起来。比如说,考虑购买相对郊区的房子,虽然通勤时间可能长一点,但房价会便宜不少。小王当时就是在奥克兰南区买的房,虽然每天要开车到市区上班,但他买的房子比市中心同等大小的公寓便宜了将近20万纽币,几年下来,通勤费也根本填不上这个差价。再比如,可以考虑先买一套小一点的、老一点的房子作为“跳板”,等未来经济条件更好,或者签证身份更稳定了,再卖掉这套小的,去置换一套更大的、更理想的房子。这种“以小换大”的策略,能让你更早地进入市场,享受房产增值带来的红利。有些同学还会考虑和家人或者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一起合资购买,共同分担首付和贷款压力。小张和他的好朋友小李就是这样,他们俩都在惠灵顿工作,合资买了一套联排别墅,两个人共同还贷,也分摊了日常开销,生活压力小了很多。这种合伙购房,不仅可以降低门槛,还能让你在异乡多一份陪伴和支持,但前提是你们一定要签订明确的法律协议,把各自的权益和责任划分清楚,以防日后出现纠纷。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在新西兰买房,好像没那么“天方夜谭”了?没错,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法律、金融、市场等多方面知识,每一步都需要你仔细规划和耐心执行。但请记住,每当你看到那些成功安家落户的留学生,他们走的每一步,你现在也正在了解。这份努力和投入,最终会让你在新西兰的生活多一份踏实和归属感。想象一下,未来你不用再为涨房租而烦恼,不用担心房东突然收回房子,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装修布置,把这个小窝打造成完全属于你的避风港。那种拥有自己家园的感觉,是租房永远无法比拟的。你的投资,不仅仅是房产,更是对未来在新西兰生活的信心和承诺。

所以啊,别再只是观望和心里嘀咕了。你现在要做的,不是马上找房子,也不是立即跑去银行问贷款,而是打开电脑,或者拿起手机,立刻去联系一位在新西兰当地有经验的、说中文的房贷经纪人或者房产律师。跟他们聊聊你的具体情况,你的签证类型,你的收入状况,你的预算范围,听听他们的专业建议。他们会告诉你,你现在最现实的选择是什么,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以及接下来的每一步该怎么走。迈出第一步,你就已经离在新西兰安个家的梦想更近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