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读本科,真的太香了!

puppy

还在纠结本科要去哪儿读?我这个过来人要跟你说,来加拿大读本科真的是个超级明智又“香”的选择!当初我也跟大家一样,挑学校、选专业,脑袋都要炸了,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毅然决然飞来枫叶国,简直是我做过最棒的决定。这里不仅学术氛围超好,教授们都特别给力,课程设置也很实用,真的能学到东西,不是光死读书。 更棒的是,整个留学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从独立生活到交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环境对留学生也超级友好,你很容易就能找到归属感。最重要的是,这里对毕业后的发展路径规划得很清晰,无论是想积累工作经验还是规划移民,机会都多到让你惊喜。如果你也想体验既能学到真本事,又能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的留学生活,那这篇文章你可千万别错过,我会把我踩过的坑、享受过的福利都告诉你,保证让你看完直呼“太值了”!

我在加拿大读本科,真的太香了!

还记得大一那会儿,我爸妈拉着我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各种大学排名、专业介绍,我感觉我的脑袋都快炸了。每次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宣传册,脑子里就更乱了,到底哪个学校好,哪个专业适合我,未来又能怎么样?各种信息像潮水一样涌过来,焦虑得我天天晚上做梦都是在选专业。那时候我真是有点懵,甚至想过要不就随便选一个算了,反正也差不多。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幸亏我没放弃,最终听从了内心深处的声音,毅然决然地打包行李,飞向了枫叶国——加拿大。现在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这真是我做过最明智的决定,没有之一!

刚到加拿大那会儿,我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一切都是新的,要开始独立生活了。不过,这种新鲜感很快就盖过了不安。我住进了学校宿舍,虽然是小小的单人间,但布置得温馨又舒适,第一次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那种自由感简直了。很快我就发现,加拿大的大学生活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书呆子”模式。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大学在新生周就组织了各种破冰活动,我还加入了学校的华人学生会和户外探险社团。据我观察,光是我所在的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注册的学生社团就超过300个,涵盖了学术、文化、体育、兴趣等方方面面,想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都难。这些社团活动让我迅速融入了当地生活,也认识了一大帮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这里的学术氛围,说实话,真的超出预期。教授们简直是“宝藏级”人物,他们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而是真的把知识嚼碎了喂给你,还特别鼓励我们提问和独立思考。我还记得我大二上“市场营销原理”那门课的时候,教授不是让我们死记硬背理论,而是把我们分成小组,给了一个真实的本地小企业案例,让我们分析市场、制定营销策略。我的小组选择了温哥华一家新兴的咖啡馆作为案例,我们真的跑去做了市场调研,采访了老板,分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最终的展示,教授给了我们很多专业建议,甚至鼓励我们把这个方案真的推荐给那家咖啡馆。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我觉得学的每一分钟都特别有价值。据我后来查阅,加拿大大学的教授很多都是行业翘楚或者有丰富研究经验的专家,比如University of Toronto的很多工程学教授,他们不仅在学术界有影响力,还经常与工业界合作,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课程设置也超级实用,不是光让你死读书。很多专业都非常注重实践,比如我的专业就有很多项目式学习。最让我“真香”的,是加拿大大学普遍提供的Co-op(带薪实习)项目。我当时在选校的时候,就特别看重这一点。比如University of Waterloo,他们家的Co-op项目简直是全球闻名,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25,000名学生通过Co-op项目在7,500多家雇主那里获得实习机会。我虽然不在滑铁卢,但我所在的学校也有类似的Co-op项目,我通过学校的职业中心申请到了一个在本地科技公司的实习机会,做的是数据分析师助理。那几个月,我不仅把课堂上学到的统计软件和数据可视化技能用上了,还第一次体验了真正的职场环境,和团队一起完成了几个小项目。实习工资也挺可观的,足够我支付一部分生活费,简直是提前体验了职场,还赚到了钱。

多元文化环境对留学生也是超级友好。走在校园里,你会听到各种语言,看到各种肤色,大家都很自然地交流。我刚来的时候,英语还有点磕磕巴巴,但周围的同学都很有耐心,没有人会嘲笑你。他们会主动找你聊天,问你家乡的文化习俗,你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我有一个室友来自韩国,她教会了我一些简单的韩语,我还跟着她去体验了K-Pop舞蹈课。另一个朋友来自巴西,她做的巴西烤肉简直一绝!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我觉得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不用担心自己是“异类”。根据加拿大移民局(IRCC)的数据显示,2023年加拿大拥有超过100万的国际学生,这种庞大的国际学生群体本身就构成了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留学生活也不是完全没有挑战,也有我踩过的“坑”。比如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人做饭简直是噩梦。我记得有一次想尝试做个番茄炒蛋,结果把厨房弄得一团糟,蛋糊了,番茄也炒得黑黢黢的,最后还是叫了外卖。还有就是刚开始会有点想家,尤其是在节假日的时候,看着国内朋友们热热闹闹地聚会,心里难免有点失落。不过,这些小挫折也让我成长了很多。我学会了看菜谱、用Google Maps找中国超市,慢慢地也练就了一手不错的厨艺。当我想家的时候,我会和家人视频聊天,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用丰富的活动冲淡思乡情。我还发现,加拿大大学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非常完善,比如University of Toronto就设有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各种减压工作坊,如果你觉得有压力,总能找到倾诉和帮助的渠道。

不得不提的是,加拿大的生活质量真的很高。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到处都是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周末的时候,我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去徒步、骑行,春天看樱花,秋天赏枫叶,冬天还能去滑雪。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让我感到身心放松。公共安全也做得特别好,晚上一个人走在路上,我基本上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根据全球和平指数(Global Peace Index)的报告,加拿大常年位居全球最安全国家前十名之列,这真的让家长们也放心不少。而且,加拿大还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完善的医疗保障。虽然每个省份的政策不同,比如在安大略省,国际学生通常需要购买强制性的大学健康保险计划(UHIP),但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符合居住条件的国际学生则可以加入省政府的医疗服务计划(MSP),享受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医保福利,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生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最最让我觉得“香”到骨子里的,是加拿大对留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路径规划得非常清晰,机会多到让你惊喜。读本科期间积累的Co-op经验和本地实习经历,让我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信心十足。毕业后,我们国际学生可以申请毕业工签(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 PGWP)。这个工签简直是留学生留在加拿大的“金钥匙”!如果你在加拿大完成了一个至少8个月的全日制课程,并且是符合条件的指定学习机构(DLI)毕业生,就可以根据你的学习时长获得最长3年的开放式工签。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利用这段时间积累了宝贵的加拿大工作经验,这为他们未来申请移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目前就在用PGWP工作,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

关于移民,加拿大政府一直对有加拿大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非常欢迎。通过联邦的“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系统,你的加拿大本科文凭和本地工作经验都能为你加分不少。据加拿大移民局的CRS(Comprehensive Ranking System)评分系统显示,拥有加拿大三年制或以上本科学位,可以获得30分的额外加分,如果再加上加拿大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那分数更是蹭蹭地往上涨。除了联邦项目,加拿大还有各种省提名项目(PNP),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人才需求,比如安大略省的OINP国际留学生类别,就特别青睐拥有本地教育背景和紧缺职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这些清晰的移民路径,让我觉得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不再是那种毕业即失业的迷茫。

我的同学里,有不少人在加拿大读完本科后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他们觉得在这里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同学选择回国发展,但他们的加拿大本科背景和流利的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国内就业市场也备受青睐。无论最终选择哪条路,加拿大本科这段经历都像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让你的简历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在加拿大这几年,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还收获了一群真心的朋友,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如果你还在犹豫本科要去哪里读,如果你也想体验既能学到真本事、又能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并且生活体验感超棒的留学生活,那还等什么呀?我的建议是,赶紧去了解一下加拿大的大学吧!别光看那些冰冷的排名,多去看看学校官网的专业介绍、学生服务,甚至可以找在加拿大读书的学长学姐聊聊,他们的真实体验会给你更多启发。勇敢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当初那个纠结的你,最终会感谢自己做了这个“香”到不行的决定。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