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太贵?省钱秘籍大公开!

puppy

是不是觉得英国留学费用高得吓人,梦想去腐国深造却被账单打击得瞬间清醒?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们这篇秘籍,就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制的超实用省钱指南,让你花最少的钱,也能在英国过上既充实又高质量的留学生活。我们不光会手把手教你如何挑选性价比最高的学生公寓或合租房,哪个区更划算;还会分享超市购物、自己做饭的超级攻略,甚至连下馆子怎么薅羊毛都给你安排明白。更别提交通出行、日常娱乐、甚至是如何巧妙利用学生身份赚点零花钱,以及高效管理留学预算的各种实战小技巧了!这可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无数留学生亲测有效的“血泪经验”总结。看完这篇,保证你的留学生活品质不打折,钱包却能省下一大笔,让你轻松应对高昂的留学开销。快来一起看看,把你的英国留学预算拉回正轨吧!

还记得我刚拿到英国大学Offer的时候,兴奋得恨不得立刻飞过去,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为我闪耀。可这股劲儿还没过夜,我就被家人拉着坐下,面对着一张密密麻麻的费用清单——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一项项加起来,那个数字简直像给我泼了一盆冰水,直接把我的兴奋劲儿浇了个透心凉。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点懵,英国留学,是不是真的就意味着要掏空家里所有的积蓄?是不是意味着我得勒紧裤腰带过几年“清贫”生活?相信屏幕前的你,此刻正经历着,或者即将经历着同样的“清醒”时刻吧!别慌,亲爱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咱们lxs.net的小编今天就是来给你打气的,这篇秘籍,就是专门为你量身定制的超实用省钱指南,让你花最少的钱,也能在英国过上既充实又高质量的留学生活。这可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无数留学生亲测有效的“血泪经验”总结,保证你的留学生活品质不打折,钱包却能省下一大笔,让你轻松应对高昂的留学开销。快来一起看看,把你的英国留学预算拉回正轨吧!

住宿:房租大头怎么省?

说到留学开销,住宿费绝对是重中之重,它就像个无底洞,分分钟能把你的预算吞噬大半。我刚到伦敦那会儿,人生地不熟,图省事直接住了学校提供的宿舍,每周300多镑的租金,还没算水电费,那感觉就像每个月都在给房东打工。后来才发现,这钱花得有点“冤”。其实,省钱的第一步,就得从“住”上下功夫。比如,很多同学会选择远离市中心一点的区域,伦敦的Zone 3或Zone 4,交通虽然稍微久一点,但房租真的能让你会心一笑。据Zoopla数据显示,2023年伦敦市中心(Zone 1-2)一居室公寓的月租金中位数接近2000英镑,而在Zone 4-5,类似房型的月租金可能只有1200-1500英镑,这中间的差价每月就能省下好几百镑,一年下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我的一个朋友就住在East Ham,每天搭乘District Line到学校大概40分钟,她租的一间带独立卫浴的房间,每月才600镑,相比我当时在Zone 2的室友,每月硬生生省了至少300镑。

选择大学周边的非市中心区域,这策略在英国其他城市也同样适用。像是在曼彻斯特,市中心公寓租金水涨船高,但稍微往南边的Fallowfield、Withington或者Didsbury这些学生聚集区看看,你会发现租金立刻变得亲民得多。据Rightmove最新的租赁市场报告,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一居室平均租金约为1000-1200镑,而在Fallowfield,合租房的单间价格普遍在400-600镑左右,这可是实打实的差距。我有个学妹就在曼大附近租了Fallowfield的一间房,她告诉我,那边不仅房租便宜,生活氛围也很浓厚,超市、餐馆一应俱全,还有很多学生活动,生活质量一点都没下降,反而更接地气。

除了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房型也是省钱的关键。学生公寓虽然设施完善,但往往价格不菲。合租(HMOs - Houses in Multiple Occupation)才是大部分留学生的经济之选。跟几位靠谱的室友一起租一整套房子,平摊下来每个人承担的租金和水电煤气费都会大幅降低。我当初就是跟另外两个同学一起在伦敦南部租了一套三居室的联排别墅,每月总租金2100镑,平均每人700镑,相比学校宿舍便宜了一半不止,而且还有公共客厅和厨房,空间宽敞多了。据National Student Housing Survey 2023的调查结果,在校外私人租赁市场中,合租房屋的学生普遍认为其性价比高于学校宿舍,尤其是在大城市,合租能节省高达30%的住宿开销。

找房子的时机也很重要。每年的5月到8月是英国的租房旺季,因为新生入学、老生续租或换房的需求都集中在这段时间,竞争激烈,租金也会被抬高。如果你能提前规划,在每年的春季,比如3月或4月就开始物色房源,那时候市面上的好房源会比较多,租金也相对稳定,选择余地更大。我有个朋友就是提前半年就开始刷房源网站,最后在爱丁堡找到了一套性价比超高的两居室,每月才900镑,而同期其他同学找到的类似房型都至少要1100镑。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早做准备,信息先行,真的能让你避开租房高峰期,找到物美价廉的住处。

签订租房合同前,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水电煤气和网络费用是否包含在租金内,是防止“隐藏开销”的必要步骤。英国很多私人租赁的房子,水电煤气、Council Tax(学生通常可以豁免,但需要向council申请)、网络费是需要租客自己承担的。我刚开始合租的时候,就因为没问清楚,结果发现电费计价方式很复杂,一度交了不少冤枉钱。后来才知道可以跟供应商协商,选择更划算的套餐。据Ofgem(英国能源监管机构)数据显示,不同能源供应商提供的套餐差异可能高达每年几百英镑,所以货比三家,选择固定套餐或者更优惠的供应商,就能在每月能源账单上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当时就是通过比较,把能源公司从一家大公司换到了一家小的独立供应商,每个月的人均电费和燃气费一下子就从50镑降到了35镑左右。

餐饮:告别外卖,厨房是你的提款机!

在英国留学,你可能很快就会发现,外卖和下馆子是多么奢侈的行为。一份简单的炸鱼薯条可能就要10几镑,一份中餐外卖轻松突破20镑,这要是一天三顿都这么吃,钱包绝对撑不过一周。我刚来的时候,也因为不会做饭,每天不是吃食堂就是叫外卖,一个月光伙食费就花了差不多800镑,心里那个痛啊,感觉钱哗啦啦地往外流。后来痛定思痛,决定自己学做饭,这下才发现,厨房简直是我的“提款机”!

省钱从超市选择开始。英国的超市种类繁多,价格差异也很大。像Waitrose和M&S这些高端超市,虽然商品质量好,但价格也高得吓人。对于留学生来说,Aldi和Lidl才是真正的省钱利器,它们主打平价路线,很多商品甚至比Tesco和Sainsbury's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我在伦敦的时候,每周都会去家附近的Lidl采购,大米、面条、牛奶、鸡蛋、蔬菜水果,还有各种肉类,价格都非常美丽。比如,Aldi的特价鸡胸肉,常常一大包才3-4镑,而Tesco同样的重量可能要6-7镑。据Which?消费者报告,2023年年度超市价格调查显示,Aldi和Lidl常年位居最便宜超市榜首,购物篮总价平均比英国“四大”超市(Tesco, Sainsbury's, Asda, Morrisons)低20%以上。我的室友坚持只在Aldi和Lidl购物,她每个月的伙食费通常控制在150-200镑,而我还在Tesco挣扎的时候,每月至少要花250镑。

学会利用超市的“临期折扣”也是一门绝活。英国超市在每天快打烊的时候,或者商品即将到期时,会贴上黄色或红色标签,大幅降价销售,通常是半价甚至更低。特别是肉类、面包、蔬菜和熟食。我记得有一次,在Sainsbury's快关门的时候,抢到了一大盒原价8镑的三文鱼,打折后只要2镑,回家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一顿丰盛的大餐。据说,英国每年有超过60万吨食物因临期被浪费,而超市的这种打折策略,既能减少浪费,又能让咱们留学生享受实惠。很多同学都会在晚上8点之后去超市逛逛,总能捡到不少“漏”。

囤货和批量购买也是省钱的好方法。像大米、食用油、调味品这些消耗品,看到超市有特价时可以适量囤一些。肉类也可以在打折时多买一点,回家分装冷冻,随吃随取。很多亚洲超市也会定期做活动,比如中国城里的荣业行、泗和行等,各种亚洲食材、零食、调料,大包装购买会比小包装划算得多。我有个福建的同学,他们就经常组团去亚洲超市采购,一起分摊交通费,然后买一大袋大米、几箱泡面、还有各种火锅底料,这样分摊下来,比单独购买便宜不少。据统计,通过批量购买非易腐食品,家庭平均可以节省10%-15%的购物开支。

实在想下馆子打打牙祭,也得学会“薅羊毛”。英国有很多餐厅都提供学生折扣,比如通过UNiDAYS、Student Beans或者直接出示学生证,就能享受到9折甚至8折的优惠。很多连锁餐厅,像Wagamama、Pizza Express、Nando's等,都对学生很友好。我最喜欢去Pizza Express,用UNiDAYS学生折扣,点一份披萨和饮料,加上服务费,一般20镑以内就能搞定,比正价省了好几镑。此外,一些餐厅还有午餐特价套餐(Lunch Deal)或者欢乐时光(Happy Hour)优惠,价格会比晚餐便宜很多。我有个朋友就是个“薅羊毛”高手,她几乎每次下馆子都能找到对应的折扣,她告诉我,只要你主动询问,很多小店也会给学生提供优惠,别不好意思开口。

自己动手做饭不仅省钱,还能锻炼厨艺,吃到家乡的味道,缓解思乡之情。我在英国留学三年,从一开始的厨房小白,到现在能做一桌子家常菜,这都是省钱“逼”出来的。而且,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做饭,一人一道菜,比出去下馆子热闹有趣得多,也便宜得多。这种“DIY”生活方式,真的让我的留学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交通:出行不花冤枉钱!

英国的公共交通费用,尤其是伦敦,那是出了名的贵!地铁(Underground,俗称Tube)随便坐几站可能就要3-4镑。如果你不提前规划,每天盲目刷卡,那每个月的交通费绝对能让你肉疼。我刚到伦敦的时候,因为不了解,每次都是直接用银行卡刷地铁,一个月下来,光交通费就花了接近150镑,感觉钱就像漏斗一样,哗啦啦地往外漏。

在英国,学生交通最大的省钱利器非“16-25 Railcard”莫属。这张卡适用于16到25岁的学生(或者26岁以上,但在英国全日制学习的学生),购买后,乘坐火车可以享受三分之一的票价折扣。一年卡费用是30镑,三年卡是70镑。我当时买了一张三年卡,算下来每年不到24镑。用它坐火车去伦敦周边的城市,比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或者是去苏格兰,都能省下一大笔钱。比如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火车票,原价可能要50-60镑,有了Railcard,直接省了近20镑,只要坐两三次长途火车,卡费就回本了。据National Rail官网数据,持有16-25 Railcard的乘客平均每年可以节省192英镑的火车票费用。我的室友每年寒暑假都会用Railcard去欧洲各地旅行,她说这张卡简直是她的“旅行神器”。

伦敦的交通卡“Oyster Card”也是必备。如果你是长期在伦敦学习的学生,可以申请“18+ Student Oyster photocard”,它能让你享受7折的周票、月票或年票优惠。这个折扣非常可观,比如Zone 1-2的月票,普通成人票价是156镑,而学生票价就降到了109.20镑,每月直接省了40多镑。据Transport for London (TfL)官方数据显示,持学生Oyster卡的乘客每月平均可节省30%-40%的通勤费用。我申请了学生Oyster卡后,每个月的交通费一下子从150镑降到了110镑左右,这笔钱省下来,都可以多下两次馆子了。

对于短途出行,步行和骑自行车是最好的选择。英国的很多城市都非常适合步行,特别是大学城,校园周围往往有很多商店、餐馆和公园,走路就能到达。骑自行车不仅环保健康,还能省下不少钱。英国很多大学校园内都有自行车停放点,有些城市甚至有共享单车服务。我在利兹读书的时候,学校离市中心只有20分钟的步行路程,我几乎每天都是走路去上课,既锻炼了身体,又省了交通费。据英国交通部数据,超过40%的短途出行(5英里以内)都可以通过步行或骑自行车完成,这不仅有助于节省开支,也减少了碳排放。

如果需要跨城市出行,除了火车,大巴(Coach)也是一个非常经济的选择。像National Express和Megabus这些公司,提前预订的话,经常能买到几镑钱的特价票,特别是淡季或者非高峰时段。虽然大巴速度会比火车慢一些,但价格优势非常明显。我有一年圣诞节想从伦敦去爱丁堡找朋友玩,火车票提前买也要50-60镑,而我通过Megabus抢到了9镑的特价票,虽然坐了8个小时,但省下的钱让我觉得这时间花得值。Megabus甚至推出过1镑的特价票,但数量非常有限,需要眼疾手快才能抢到。

出门前,一定要利用Google Maps或者Citymapper这样的APP规划好路线,它会告诉你各种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让你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比如,有些时候,多走几步路到下一个地铁站,就能避开高价的Zone 1区域,或者选择乘坐公交车而不是地铁,也能节省不少。据Citymapper用户数据显示,通过优化路线和交通方式,用户平均可以节省10%-20%的每日通勤费用。这些小细节,日积月累下来,都能为你的钱包减轻不少负担。

娱乐与社交:花小钱,享大乐!

留学生活不光是学习,娱乐和社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总不能为了省钱就当个“宅男宅女”吧?其实,在英国,花小钱甚至不花钱,也能玩得很开心,过上高质量的留学生活。我刚到英国时,也担心娱乐开销会很大,但很快就发现,很多地方对学生都很友好。

英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简直是“天堂”!大部分国家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是免费开放的,比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还有利物浦的默西塞德海洋博物馆等,这些都是世界顶级的文化宝库,你可以在里面逛上一整天,感受艺术与历史的熏陶,而且完全不用花一分钱。我在伦敦的那段时间,几乎把所有免费的博物馆都逛了一遍,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比花钱去游乐园更有意义。据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的统计,每年有超过5000万人次参观英国的免费博物馆和画廊,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文化福利。

利用好学生折扣,看电影、看剧也能省钱。很多电影院,像Odeon、Vue等,都有学生票,价格会比成人票便宜2-3镑。如果你是电影爱好者,还可以考虑办理学生电影卡,比如Odeon Limitless,每月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无限次观看电影。我有个学电影的朋友,就办了这张卡,她说每月花不到15镑,就能看好几部电影,比单次购票划算太多了。伦敦西区(West End)的剧院也会有“Rush Tickets”或者学生特价票,通常是演出当天放出少量折扣票,需要早点去排队抢购。我曾幸运地抢到过一张《歌剧魅影》的Rush Ticket,原价近百镑的票,我只花了25镑,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大学社团(Societies)是认识朋友、发展兴趣、丰富课余生活,同时又经济实惠的绝佳平台。英国的大学社团种类繁多,从学术类的辩论社、编程社,到文化类的中文社、电影社,再到兴趣类的摄影社、舞蹈社、体育社,应有尽有。加入社团的费用通常非常低,有些甚至免费,但你能参加各种活动,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这都是花钱买不来的体验。我当时加入了学校的乒乓球社和中文社,乒乓球社每周都有免费的训练和比赛,中文社则定期组织包饺子、唱K等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据英国国家学生联盟(NUS)的调查,超过80%的留学生认为加入大学社团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留学生活,且绝大多数社团活动成本低廉甚至免费。

户外活动和公园野餐也是零成本的快乐。英国的公园和绿地非常多,天气好的时候,带上自己做的三明治和饮料,约上朋友一起去公园野餐,晒晒太阳,聊聊天,绝对是放松身心的好方式。像伦敦的海德公园、格林威治公园,或者曼彻斯特的Heaton Park,都非常适合。很多城市还会定期举办免费的音乐节、艺术展、市集等活动,多关注当地的活动信息,就能发现很多惊喜。我记得有一次在伦敦,误打误撞赶上了一个免费的爵士音乐节,现场气氛超棒,感觉非常惊喜,那一整天都充满了能量。

利用学生身份,很多地方都会提供折扣,小到咖啡店、服装店,大到旅游景点。除了UNiDAYS和Student Beans,你还可以下载各种商家的App,比如Costa Coffee、Pret A Manger等,经常会有买一送一或者积分兑换的活动。很多独立的小店,如果你主动出示学生证,也可能会给你一个“学生价”。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个“折扣达人”,她告诉我,只要你养成习惯,消费前先问一句“Do you have student discount?”,你就会发现,很多小钱就这样一点点省了下来。

打工与兼职:提升经验,赚点零花钱!

除了开源节流,适当的兼职也是缓解经济压力、丰富留学经历的好方法。虽然英国的学业压力不小,但合理安排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不仅能赚点零花钱,还能锻炼口语、了解英国社会,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我当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也尝试过兼职,虽然钱不多,但那种自给自足的感觉特别棒。

在英国,持有Tier 4(普通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在上学期间每周可以合法工作不超过20小时,假期则可以全职工作。但要注意,这个20小时是严格限制的,千万不要超额工作,否则可能会影响签证。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官网显示,学生签证持有者若违反工作时长限制,可能面临签证被取消甚至遣返的风险,所以务必遵守规定。我的一个同学就因为不清楚规定,在圣诞假期多打了几小时工,后来在办理续签时差点出问题,幸好及时调整才避免了麻烦。

校内工作通常是留学生的首选,竞争也比较激烈,但优点是时间灵活,可以更好地兼顾学业,而且通常离宿舍或教室很近。比如,在图书馆做助理、在食堂打工、在学生会兼职、在学校的某个部门做Admin Assistant等。这些工作通常时薪都在英国最低工资标准以上,而且环境相对单纯。我当时就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兼职,每周工作10小时,时薪10镑,一个月下来就能赚到400镑左右,这笔钱足以支付我一个月的伙食费和交通费了。据伦敦大学学院(UCL)官网发布的学生就业报告,有近30%的国际学生在校期间选择校内兼职,这类工作因其灵活性和安全性备受欢迎。

校外兼职的选择就更多了,比如在餐厅、咖啡馆、零售店打工,或者做家教。这些工作虽然时间可能没那么灵活,但能让你更深入地接触英国社会,锻炼英语口语。我有个朋友就在一家当地的咖啡馆打工,每天下午放学后去工作3-4小时,不仅学会了做咖啡,英语口语也突飞猛进,还认识了很多当地的朋友。她的时薪是11镑,加上小费,每个月也能有500-600镑的收入。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最新数据,英国零售和餐饮行业的平均时薪在10-12英镑之间,对于学生兼职来说,这是比较常见的收入水平。

寻找兼职的途径有很多。首先是学校的职业服务中心(Career Service),他们会发布很多校内外的兼职信息,并提供简历修改和面试指导。此外,像Indeed、Totaljobs、LinkedIn等求职网站也是寻找兼职的好地方。很多餐厅和零售店也会直接在门口贴出招聘广告,你可以直接进去询问。我当时就是通过学校的职业服务中心找到了图书馆的工作,他们还会定期组织职业发展讲座,帮助我们了解英国的就业市场。

如果你有特殊技能,还可以考虑一些自由职业(Freelance)或线上兼职。比如,如果你擅长设计,可以接一些Logo设计、网站设计的小项目;如果你写作能力强,可以尝试给一些网站撰稿;如果你中文好,可以做中文家教或者线上翻译。这些工作时间更自由,报酬也可能更高。我认识一个同学,他擅长视频剪辑,就在业余时间帮一些Up主剪辑视频,收入非常可观,有时一个月能赚上千镑,这笔收入甚至超过了他生活开销的大部分。

高效管理预算:你的钱,你做主!

光知道省钱的方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高效管理你的留学预算,让每一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避免超支。我刚到英国的时候,对花钱完全没概念,每个月都是花到信用卡快爆了才知道自己超支了,特别被动。后来才慢慢学会了如何主动管理自己的财务。

制作一份详细的预算表是第一步。把你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细分到伙食、交通、通讯、娱乐、个人护理等)都列出来,然后对照自己的收入(家里给的、兼职赚的)来规划每个月的支出。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繁琐,但它能让你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一目了然,知道钱都花在了哪里。我当时就是用Excel表格,把每个月大概的开销都列出来,然后给每个类别设定一个上限,比如伙食费不超过250镑,交通费不超过100镑。据英国国家学生联盟(NUS)的调查,有预算计划的学生,平均每月能节省15%-20%的开支,因为他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消费习惯,并进行调整。

记账是预算管理的“眼睛”。现在有很多好用的手机App可以帮助你记账,比如Money Lover、Spendee或者一些银行自带的记账功能。每次消费后,随手记一笔,久而久之你就能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也能发现哪些方面的开销超出了预期,从而及时调整。我曾经发现自己每个月在咖啡和零食上的开销竟然高达50镑,这笔钱看起来不多,但日积月累下来,真的不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就开始自己在家冲咖啡,带零食去学校,很快就把这笔开销降了下来。据说,坚持记账能够帮助个体消费者识别不必要的开支,平均减少5%-10%的非必要性消费。

开一个英国本地的学生银行账户,不仅方便日常消费,很多银行还会提供一些针对学生的优惠。比如,有些银行会提供免月费的账户,或者附赠一张免费的16-25 Railcard,甚至提供透支额度(Overdraft),虽然不建议使用,但作为应急备用也不失为一个选项。我当时在NatWest开了学生账户,他们送了我一张三年期的Railcard,光这一项就帮我省了70镑。据MoneySavingExpert网站的银行账户评测,每年都会有一些银行针对学生推出特别优惠,多加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能帮你省下不少隐形开销。

建立一个应急基金也非常重要。留学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开销,比如生病看医生、手机坏了、需要紧急回国等。如果平时能存下一笔应急基金,就不会在这些时候手忙脚乱,或者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我建议至少存下1-2个月生活费的金额作为应急基金。我有一个朋友,不小心把电脑摔坏了,要不是有平时攒下的应急基金,她就得找家里紧急打钱了,既麻烦又耽误事。有研究表明,拥有应急储蓄的个体在面对突发财务压力时,其心理压力和应对能力显著优于没有储蓄的个体。

避免使用信用卡进行日常消费,尤其是初期对消费没有概念的时候。信用卡虽然方便,但如果控制不住,很容易超支,并且英国信用卡的利息非常高。尽量使用借记卡(Debit Card)进行消费,这样你的每一笔支出都是从你自己的账户中扣除,能让你更直观地感受到钱的流失。如果确实需要使用信用卡,也要确保每个月按时全额还款,避免产生利息。我有个同学就是因为过度依赖信用卡,每个月都只还最低还款额,结果利滚利,欠下了不少钱,弄得焦头烂额。

最后,心态也很重要。省钱不是要你变得“抠门”,而是要你更聪明地花钱,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有价值。留学生活是独一无二的体验,别让金钱的压力束缚了你的脚步。该花的钱,花得开心,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你会发现,在英国,只要你善于发现,懂得规划,即便预算有限,也能把留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精彩纷呈。

看完这篇秘籍,是不是感觉英国留学没那么可怕了?别只顾着收藏,行动起来才是王道!现在就打开你的银行App,看看你上个月的消费记录,或者拿出一张纸,规划一下你下个月的预算。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自己钱包的主宰者!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