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吐血整理:加拿大超难申专业榜!
还记得我刚准备出国那会儿,每天晚上做梦都是密密麻麻的大学官网页面,各种专业名称像小蝌蚪一样在眼前游来游去,一会儿觉得这个“听起来很酷”,一会儿又觉得那个“前景不错”。那时候真是懵圈啊,总以为只要我GPA够高,雅思分数砸过去,加拿大大学的大门就会为我敞开。结果呢?差点就被现实扇了个大耳刮子!我有个特要好的学姐,当年就是因为没弄清状况,一心觉得某大牛学校的某个“热门”专业自己肯定能上,结果文书没写到点子上,背景活动也跟人家要求的对不上,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那会儿真是哭得稀里哗啦,我们这帮姐妹看了都心疼。
你现在是不是也跟我当初一样,看着各种专业名字,觉得个个都像香饽饽,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心里没底?我跟你说,那些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就业前景一片大好的专业,背后的竞争激烈程度,简直能让你血压飙升!这些年,我亲眼见证了多少优秀的同学,就因为没提前搞清楚加拿大这些专业的“脾气秉性”,稀里糊涂地就成了“炮灰”。这份“吐血整理”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我把这些年摸爬滚打、踩坑无数的经验都给你挖出来了,目的就是让你少走弯路,精准打击!
就拿那些所谓的“香饽饽”专业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这类!你是不是觉得只要会敲代码就行?那就大错特错了。我认识一个申请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同学,他高中三年GPA几乎是满分,各种数学、编程竞赛奖项拿到手软,甚至自己还开发了一个小应用程序放到网上。可最后结果出来,他竟然只拿到了一个工程学院其他方向的offer,计算机科学直接被拒了。据多伦多大学文理学院官网数据,他们每年计算机科学专业收到的申请数量都是天文数字,录取率常年维持在个位数,比如2023年,国际学生的录取率更是低至5%左右,这竞争强度,简直是世界级的“修罗场”。
多伦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之所以难,除了成绩上的硬性要求,还特别看重你的“软实力”。他们不仅仅是看你有没有奖项,更要看你在这些项目里扮演了什么角色,有没有创新精神。我一个学长告诉我,当年他申请的时候,除了提交成绩单,还要写一个“个人信息表”(Personal Profile),里面会问到你参加的社团活动、志愿者经历,甚至还有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描述你遇到过的一个挑战以及如何解决的”。据多伦多大学官网最新的申请要求,这个个人信息表虽然没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但它在整个申请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这些细节来区分那些“优秀”和“顶尖优秀”的申请者。
滑铁卢大学的软件工程更是出了名的“地狱级”难度。我有个朋友的弟弟,去年申请滑铁卢的软件工程,那孩子平时成绩一直都是班级前三,数学物理竞赛拿奖拿到手软,可最后还是没能如愿。据滑铁卢大学工程学院官网公布的最新数据,像软件工程这种神仙打架的专业,国际生的平均录取分数线常年维持在95%以上,这还不算那个传说中的AIF(Admission Information Form)呢。光是成绩高可不够,还得靠你的项目经验和各种课外活动来加分,简直是全面开花才能被看一眼。那个AIF里面有十几道小作文题目,涵盖了你的课外活动、领导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每一题都需要你绞尽脑汁去思考,去展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你。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计算机科学同样不遑多让。他们对于高中成绩的要求也高得吓人,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相关的课程,简直是高分俱乐部的入场券。我有个学妹,申请UBC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有竞争力,高二暑假就跑去参加了一个大学的夏校,学习Python编程,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简单的网页游戏。据UBC官网2023-2024学年的本科招生数据,热门学院如应用科学(包括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国际学生录取平均分数,普遍都在90%以上,而且这仅仅是敲门砖而已。UBC的申请还有个叫做“Personal Profile”的环节,跟多大类似,要求你用小短文的形式展现你的个人特质和经历,有时候一道题可能就决定了你的命运。
除了硬核的理工科,健康科学(Health Sciences)和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也是让无数留学生“闻风丧胆”的专业。特别是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健康科学(McMaster Health Sciences),简直是加拿大本科申请的“珠穆朗玛峰”。我记得有个同学,她的表姐当年就是冲着麦马健康科学去的,高中GPA接近满分,义工时数多到爆表,还在医院实习过,可最后还是被拒了。据麦克马斯特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的官方介绍,他们每年全球只招收200多人,国际学生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竞争激烈到让人窒息。更要命的是,这个专业不仅仅看成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叫做CASPer测试。这是一个在线的情景判断测试,评估你的沟通、协作、道德推理等非学术能力,很多学霸在这里栽了跟头,因为这不是靠刷题就能提高的。
多伦多大学的生命科学也是很多“预备医学生”的首选,竞争程度自然不言而喻。我有个朋友的儿子,从小立志学医,高中成绩一直都是年级前几名,各种生物竞赛也都是常客。他申请多伦多大学的生命科学,虽然最后被录取了,但他说整个申请过程都非常煎熬,因为身边太多同样优秀甚至比他更强的同学都在申请。据多伦多大学文理学院官网数据,生命科学作为基础学科,每年吸引着数万名申请者,特别是其中的某些专业方向,例如分子遗传学、神经科学,对研究生阶段的申请非常有优势,所以本科阶段就已经挤满了顶尖的学霸。他们对高中生物、化学、物理、数学的成绩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基本上都要达到90%以上。
商业和金融类专业,尤其是那些顶尖商学院的精英项目,也是真正的“卷王”。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商学院(Ivey Business School)就是其中一个,它采用2+2的模式,学生通常在前两年就读于西大的其他学院,然后在第三年申请进入毅伟。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当初就是想进毅伟,前两年在西大的统计学读得非常辛苦,GPA拼命维持在85%以上,还参加了各种商业竞赛、学生会活动。据毅伟商学院官网的AEO(Admission to Ivey HBA program with Advanced Entry Opportunity)申请要求,除了两年大学成绩要保持高水准,还需要提交详细的简历、个人陈述,并参加面试,这整个过程对学生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商业洞察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前两年就因为达不到要求,与毅伟失之交臂。
多伦多大学的罗特曼商学院(Rotman Commerce)同样是精英中的精英,每年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学子。我有个学弟,高中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头脑,学校里各种慈善义卖、创业社团他都积极参与,还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个小型的电商项目。他申请罗特曼的时候,除了极高的GPA,还提交了非常丰富的活动背景,并在补充文书里详细阐述了他的商业理念。据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官网的招生信息,他们不仅看重申请者的学术成绩,更看重他们的领导力、社区参与度和沟通能力。申请者需要完成一个视频面试,这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更是对英语口语和临场应变能力的极大考验,有时候一个细节回答不好,可能就错失良机。
建筑学和设计专业,特别是那些艺术与技术结合的院校,难度更是别具一格。滑铁卢大学的建筑学就是出了名的难。我有个从小就爱画画的同学,她高中就开始准备作品集,画了无数的素描、水彩,还自己动手做了很多小模型。可即便如此,她申请滑铁卢建筑学的时候还是觉得压力山大。据滑铁卢大学建筑学院官网的招生指南,除了超高的学术成绩要求,申请者还需要提交一个高质量的作品集(Portfolio),以及一份个人陈述,并通过面试。这个作品集可不是随便画画就能过的,它要求你的作品能展现出创意、批判性思维和对空间、结构、材料的理解,很多学生甚至会花一两年的时间来准备这个作品集,请专业的老师辅导。
多伦多大学的丹尼尔斯建筑、景观与设计学院(Daniels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Landscape, and Design)也是顶尖中的顶尖。它不仅要求你的学术成绩达到顶尖水平,对作品集的艺术性和概念深度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我有一个学姐,她为了申请这个专业,高中最后一年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泡在画室里,她的作品集里不仅有各种手绘稿,还有用软件设计的3D模型,展现了她对建筑设计的独特理解。据多伦多大学丹尼尔斯学院官网的最新招生政策,他们的本科申请会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表现、作品集和补充文书,有些申请者甚至还会被要求参加一个现场的创意测试,这种多维度的考核方式,筛选出来的都是真正的“设计怪才”。
护理学(Nursing)也是近年来留学圈里越来越难申请的专业。你可能觉得护理听起来很“基础”,但其实不然。加拿大的护理专业对申请者的学术成绩要求非常高,而且对英语能力、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考核。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姐姐,她当初申请多伦多大学的护理专业,高中平均分高达90多分,还去养老院做了很多义工,但她告诉我,那年的竞争异常激烈,听说有近万名申请者争夺数百个席位。据多伦多大学护理学院官网的招生数据,国际学生的录取分数线通常都比本地学生更高,而且还有严格的语言要求,雅思总分7.0,小分不低于6.5是硬性门槛,甚至有些学校还会要求面试来评估你的职业素养。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护理专业同样是香饽饽。我有个学妹,高中毕业后在国内读了两年大学,后来决定转学去加拿大读护理。她告诉我,UBC的护理专业不仅要求你在高中阶段有出色的理科成绩,大学阶段的先修课程成绩也要非常亮眼。据UBC护理学院官网的介绍,他们非常看重申请者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因为这不仅是展现你对护理行业热情的机会,也是评估你是否具备同理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依据。每年护理专业的申请者都非常多,但录取名额却非常有限,导致录取分数线和综合要求水涨船高。
你瞧,这些专业之所以难申请,可不仅仅是因为你GPA不够高。有些专业是看重你的“综合素质”,比如领导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专业则有独特的“加分项”,比如作品集、CASPer测试、视频面试。加拿大大学的招生官可不是机器人,他们希望能看到一个活生生、有思想、有潜力的你,而不是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我有个朋友,她当初申请一个文科专业,成绩不算顶尖,但她积极参与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每年都代表学校出去比赛,在文书里把这些经历写得生动有趣,最后也成功拿到了梦校的offer。据某知名留学咨询机构的统计,近几年加拿大大学在录取国际学生时,对课外活动和个人陈述的权重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除了成绩之外,决定你命运的关键因素。
有时候,语言成绩也会成为你的“拦路虎”。虽然很多大学的官网都写着雅思6.5或者7.0就能满足要求,但实际上,对于那些竞争激烈的专业来说,你的语言成绩最好是能达到甚至超过这个标准。我有个同学,雅思总分虽然是7.0,但口语只有6.0,结果申请某些文科专业的时候就因为口语小分不够而错失良机。据加拿大大学理事会(Universities Canada)发布的国际学生招生报告,英语水平不仅仅是入学门槛,更是在未来学习中取得成功的基石,所以很多大学会倾向于录取语言能力更强的学生,尤其是在需要大量沟通和写作的专业中。
所以啊,姐妹们,兄弟们,学姐的真心话就是,别再盲目地盯着那些“热门”专业流口水了。在你下定决心之前,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你心仪的专业和学校的官网。每一个专业的具体要求,包括GPA、推荐信、个人陈述、作品集、面试等等,都要仔仔细细地看。多找找在读的学长学姐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经验和建议,他们可是你最宝贵的资源。有时候,提前一年甚至两年就开始准备,针对性地参加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竞赛或者志愿服务,让自己的申请背景更加丰富和匹配,这比你最后几个月临时抱佛脚要管用得多。别等到申请季开始才发现自己准备的方向错了,那可真是要哭晕在厕所了。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