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我的花销清单全公开!

puppy

是不是一想到加拿大留学,除了兴奋就是有点方,不知道到底要花多少钱?这心情我懂!别担心,我把我在加拿大的真实花销清单都给你摊开了说!从申请签证、机票,到落地后的学费、住宿费,以及每天吃饭、交通、买买买,甚至偶尔和朋友出去浪的花销,我都没藏着掖着。我会详细拆解每一笔钱都花在了哪里,有哪些是我当时没预料到的坑,以及我是怎么一步步摸索出省钱秘诀的。留学花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提前做好功课真的太重要了。我希望能用我的亲身经验,帮你心里有个底,少走弯路,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果你也正纠结加拿大留学到底要准备多少预算,那就赶紧点进来,看看我这本“血泪史”吧,希望能帮你把加拿大留学花销理得明明白白!

记得我刚收到多伦多大学那封录取邮件的时候,激动得整个人都快飞起来了!屏幕上的“Congratulations”闪闪发光,感觉全世界都在为我庆祝。可那股兴奋劲儿还没持续多久,我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紧接着跳出来的就是那长长一串的学费和各种费用清单。那一刻,我真傻眼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这、这到底得多少钱啊?当时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生怕自己辛辛苦苦拿到的Offer,最后会因为钱而泡汤。那种既向往又有点心慌的感觉,我知道,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过。

启程前:还没出发,钱就哗哗流走了

申请加拿大留学,第一笔花销绝对是签证费。那时候我还是个小白,一步步按着移民局官网的指引,把所有表格都填好,最后来到支付环节,看着那一串数字,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据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IRCC)官网显示,一份学习许可(Study Permit)的申请费用是150加元,再加上生物识别信息采集费85加元,这还没算汇率,两百多加元就这么没了。这笔钱是刚性支出,想都别想省。

办理签证之前,体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当时找的是上海的一家指定体检中心,进去后看着前面排队的人,心里有点小紧张,也好奇这检查到底要花多少钱。据多家加拿大移民局指定的中国体检中心反馈,完整的留学体检费用通常在人民币1000元到1500元之间浮动,这具体金额会根据你所在的城市和选择的体检中心略有不同。我记得我当时交了大概1200块,心里默默算了下,这还没出境,就已经开始花大钱了。

除了体检和签证费,公证各种材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的大学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甚至是无犯罪记录证明,都需要拿到公证处进行翻译和公证。每一份公证件的价格都不同,通常一份学历或成绩单的公证费在人民币100-300元左右,而且如果你需要加急或者有多份,费用还会更高。我还得重新办理护照,虽然费用不高,据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部门公布,普通护照办理费为120元人民币,但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数额也相当可观。

语言考试同样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为了满足学校的语言要求,我前前后后考了两次雅思,每一次报名费都是实打实的支出。据雅思官方考试中心公布的2024年最新数据,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通学术类雅思考试(A类)的报名费高达人民币2170元。而托福考试的费用也相差无几,2024年报名费为人民币2100元。如果你像我一样,为了刷到更好的分数而多考了几次,那这笔开销就真的有点肉疼了。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订机票了。我当时为了赶在开学前几天抵达,特意选择了直飞航班。机票价格波动非常大,我清晰地记得在暑假高峰期从中国飞往加拿大(比如上海到多伦多),一张经济舱单程机票,价格通常在人民币5000元到10000元之间。尤其是在圣诞节、春节这类热门假期,票价更是会飙升到15000元甚至更高。通过携程、飞猪等票务平台查询数据,如果你能避开高峰期提前预定,通常能省下不少。

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寻求留学中介的帮助。我虽然是DIY的,但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找了中介。据业内多家留学中介机构的报价显示,他们的服务费从几千到几万元人民币不等,具体取决于你申请的学校数量、服务内容以及是否包含文书辅导等。这笔费用虽然不是所有人的必选项,但对于很多想省心、提高成功率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笔重要的投资。

落地加拿大:学费和住宿,两大巨头压顶

到了加拿大,最最最烧钱的当然是学费了。第一次看到我自己的学费账单时,我的心跳都快漏了一拍,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和各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国际本科生的平均学费每年大约在3万到4万加元之间,而研究生学费相对会低一些,但也在2万到3万加元左右。这个数字只是个平均值,具体的学校和专业,差别大到你想象不到。

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多伦多大学。据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官网最新数据,2024-2025学年,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 Science)国际本科新生一年的学费高达约62,490加元。这个数字,当时我算了一下,差不多等于我爸妈好几年的工资总和,压力山大。相比之下,一些偏远省份的大学,比如曼尼托巴大学或萨斯喀彻温大学,它们的学费可能会“友好”很多,可能每年在1.5万到2.5万加元左右。

学费的差异还体现在不同专业上。我身边学商科、工程或者计算机的朋友,他们的学费普遍比学文科或者艺术类的朋友高出一大截。据加拿大各大学普遍反映,商科、工程等热门专业由于教学成本高、就业前景好,国际学生的学费通常会比人文学科高出10%到30%不等。比如,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国际工程本科生,一年学费甚至能达到7万加元左右,简直是“吸金”专业。

解决了学费这个大头,住宿就是第二个巨额开销了。刚到加拿大,为了方便和安全,我选择先住校内宿舍。校内宿舍虽然有餐食计划,省去了自己做饭的麻烦,但价格真的不菲。以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官网为例,一个单人间,加上强制的餐食计划,8个月(一个学年)的费用通常在1.5万到1.8万加元之间。这种便利是以牺牲金钱为代价的,我住了不到一年就决定搬出去了。

后来我选择了校外租房,这也是绝大多数留学生的选择。在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校外租房的压力也非常大。据Rentals.ca和加拿大房屋委员会(CMHC)报告显示,2024年多伦多市中心一间独立的一居室公寓月租金平均在2500加元以上,简直是天价。绝大多数留学生会选择合租,一个房间的月租金通常在800到1200加元之间,这还取决于地段、房型和室友数量。

如果你选择去一些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比如萨斯卡通、埃德蒙顿或者哈利法克斯,住宿费就会明显下降。对比加拿大各省会城市租金数据,在这些城市,合租一个房间的月租金可能只需要500到700加元。所以,选择哪个城市留学,对你的预算影响是巨大的。我当时肠子都悔青了,觉得为什么不早点研究一下不同城市的物价呢。

确定了租房,紧接着就是添置家具和生活用品。我记得我第一次走进空荡荡的房间,感觉像进了“毛坯房”。床垫、桌椅、衣柜、厨房用品……七七八八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根据我在IKEA和Kijiji上的购物经验,如果你选择全新购买,一套基本的家具和电器可能需要1000到2000加元。当然,像我后来发现的省钱秘籍就是去二手市场(Kijiji、Facebook Marketplace)或者学校的“免费送”群组,能淘到不少宝,大大降低了这部分的开销。

日常开销:吃喝拉撒,柴米油盐中的省钱经

日常伙食方面,刚来加拿大那会儿,对外面的餐厅充满了好奇。Tim Hortons的咖啡和甜甜圈,麦当劳的套餐,还有各种异国风味的小馆子,每天都想着去尝尝鲜。据Numbeo等生活成本统计网站数据,加拿大一份普通快餐(比如一个汉堡套餐)的价格大约在12到15加元,一杯咖啡也得3到5加元。如果每天都外食,那一个月下来,吃饭的钱就得500到800加元,甚至更多,这简直是烧钱。

没过多久,我就被高昂的外食价格“教育”了,乖乖地学起了做饭,这真是我留学期间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了。自己去超市采购食材,一周的伙食费就能控制在50到80加元左右,一个月大概200到350加元。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报告,自己做饭比外食能省下至少一半的费用。我发现,去华人超市买菜会更便宜,而且食材种类也更符合我们的口味。

交通费也是日常开销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多伦多这种大城市,公共交通(TTC)非常发达。我一般会购买月票。以多伦多交通委员会(TTC)官网信息为例,2024年成人月票是156加元,而学生月票(Post-secondary Student Metropass)则优惠到128.15加元。如果你住在学校附近,或者有自行车,那这笔开销就能大幅减少。我有个朋友,就直接买了辆二手自行车,春夏秋三季都骑车上学,冬天就靠走或者搭朋友的顺风车。

手机通讯费也是每个月必缴的“保护费”。刚到加拿大,我对各种运营商的套餐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很多公司都有专门的学生活动。据加拿大电信巨头Rogers、Bell、Telus以及他们的子品牌Fido、Virgin Plus官网报价,一个包含20-40GB流量的月度套餐,价格通常在40到60加元之间。我当时选了一个Fido的学生活动,每个月大概45加元,流量还挺多的,足够用了。

学习用品和书本的费用也是个隐藏的大坑。加拿大的大学教科书贵得离谱,一本全新的专业课教材动辄100到300加元,有些甚至更贵。据加拿大大学书店平均售价,如果每学期有四五门课,光买新书就得花掉上千加元。我的经验是,能租就租,能买二手就买二手,或者找电子版。学校图书馆、Kijiji、Facebook Marketplace上都能找到便宜的二手书,或者跟同学共享电子书,能省下一大笔钱。

医疗保险也是国际留学生的强制性支出。在安大略省,所有国际生都必须加入大学健康保险计划(UHIP)。据安大略省大学健康保险计划(UHIP)官网显示,2024-2025学年,一个单身学生一年的UHIP费用大约是756加元。这笔钱虽然每年固定要交,但在生病需要看医生的时候,它能为你省下巨额的医疗费。所以,这笔钱千万不能省,也不能忘记买。

娱乐社交与突发状况:留学生活不只学习,还有诗和远方(和坑)

留学生活不只有学习,必要的娱乐社交也是调剂。约朋友看个电影,吃个饭,或者周末短途旅行,这些都会产生费用。数据显示,加拿大主要城市的电影票价在15到20加元之间。如果去一家中档餐厅吃顿饭,人均消费也得30到50加元。和朋友出去唱个KTV,或者去酒吧小酌一杯,一晚上百来加元也是常有的事。这些虽然不是每天都有,但每个月算下来,也得留出100到200加元的预算。

个人护理和购物也是日常开销的一部分。洗发水、牙膏、护肤品,这些日用品都是刚需。我发现加拿大超市里的日常用品价格跟国内大牌子比起来,可能差不多甚至更贵一些。根据加拿大各大超市和零售商的平均售价,一瓶普通洗发水大约10-15加元,一支牙膏3-5加元。衣服方面,如果想买打折款,像H&M、Zara等快时尚品牌,一件T恤可能15-30加元。但如果你追求品牌,那价格就没上限了。

偶尔的短途旅行,也是留学生活的一大诱惑。从多伦多去尼亚加拉瀑布,或者坐火车去蒙特利尔玩两天,这些都需要预算。据加拿大旅游网站和VIA Rail官网数据,从多伦多出发的尼亚加拉瀑布一日游团,交通和门票加起来可能在80到150加元左右。如果想去更远的地方,比如坐火车去蒙特利尔,往返火车票可能需要100到200加元,加上住宿和餐饮,一次旅行轻松就能花掉几百加元。所以每次计划旅行,我都得提前攒好钱。

留学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开销,这些“坑”往往让人防不胜防。比如我有个朋友,刚来加拿大没多久就得了急性肠胃炎,虽然有保险,但急诊的自付部分费用加上打车的钱,也花了几十加元。更别说如果不小心把手机屏幕摔碎了,据苹果官方售后报价,换个iPhone屏幕可能要200到400加元。这些突发状况,往往会打乱你的预算计划,所以手里最好留一笔紧急备用金。

为了补贴生活费,不少留学生会选择合法打工。加拿大政府对国际学生的打工时间有明确规定,通常是校内全职,校外每周不超过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打工的收入能显著减轻经济压力。据加拿大政府官网数据显示,各省的最低时薪标准不同,例如安大略省目前是16.55加元/小时(截至2023年10月1日),而BC省则是17.40加元/小时(截至2024年6月1日)。如果每周打满20小时,一个月下来也能有1000多加元的收入,足够覆盖大部分生活费了。

我的省钱秘籍:血泪教训,实用干货!

经过了第一年的“大手大脚”和几次“踩坑”,我痛定思痛,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预算。我发现,提前做好预算并坚持记账真的太重要了。我下载了一个记账APP,每一笔支出都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这样就能知道钱都花在了哪里。据App Store下载数据,很多记账APP在留学生群体中都非常受欢迎,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有限的资金,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吃的方面,我的省钱秘籍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学会了做各种家常菜,从买菜到烹饪,整个过程都乐在其中。我还会选择去华人超市(比如大统华T&T Supermarket)或者像No Frills、FreshCo这样价格比较亲民的超市。根据我在大统华和No Frills的长期购物经验,同样的亚洲食材,华人超市通常更便宜,而本地平价超市的肉蛋奶和基础蔬菜水果性价比更高。我还会关注超市的每周特价传单,囤积打折商品。

关于住宿,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找校外合租房。对比多伦多大学校内住宿费用与校外合租房均价,校外合租一个房间,通常比校内宿舍便宜30%到50%。我通过学校的论坛和Facebook上的留学生群组找到了现在的室友,我们一起分担房租、水电网费,大大降低了居住成本。找一个靠谱、生活习惯相近的室友,不仅能省钱,还能让你的留学生活更快乐,避免很多摩擦。

出行方面,我坚持公共交通为主,善用学生优惠。在多伦多,办理一张TTC的Post-secondary Student Metropass,每个月能比成人月票省下将近30加元。在蒙特利尔,据蒙特利尔STM的Concordia学生月票为例,学生月票也比普通月票便宜不少。如果距离不远,我会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我甚至和朋友拼车去采购,分摊油费,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省钱方式。

购物方面,我养成了“能二手就二手,能折扣就折扣”的习惯。很多生活用品、书籍,甚至家具,我都会先去Kijiji、Facebook Marketplace上搜一搜,或者看看学校的二手交易群。据UNiDAYS等学生折扣平台统计,加拿大有大量商家提供学生折扣,从服装店、电子产品到餐厅,凭学生证就能享受5%到25%不等的优惠。我还会在黑五、Boxing Day等打折季集中购买一些平时需要的商品,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至于娱乐活动,我也学会了寻找免费或低成本的乐子。加拿大有很多国家公园、省立公园,有些入场是免费的,或者年票很划算。我经常参加大学社团组织的免费活动,比如电影之夜、桌游派对等。据多伦多市政府文化部门公布,多伦多的一些博物馆(比如AGO安大略美术馆)在特定时间段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图书馆也是个好地方,不仅能借书,还能借电影、参加免费讲座。这些不仅能丰富生活,还能交到很多朋友,而且不花钱。

加拿大留学,真的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背后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确实不小。我把我的“血泪史”都摊开来告诉你了,希望你能从中吸取教训。别光盯着数字看,更要看看数字背后那些选择和努力。早点做功课,早点规划,多留心身边的省钱机会,你会发现留学生活也能过得既精彩又经济。最重要的是,别因为钱而把自己束缚住,学会利用资源,灵活应变,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