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高薪梦?我的真实报告

puppy

是不是一提到香港留学,大家都会自动带入高薪、国际化这些标签?没错,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在香港读完书,年薪几十万不是梦!可当我自己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经历找实习、找工作,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粗暴。这里不仅有你们好奇的高薪职位的真实门槛,还有我们这些留学生在求职路上遇到的各种坑,比如竞争激烈、身份限制、薪资预期管理等等。这篇“真实报告”,就是想和大家掏心窝子地聊聊,我在香港摸爬滚打这些年,到底看清了哪些职场真相,也希望能给你一份更接地气的参考,让你不再只活在美好的幻想里。想知道香港的高薪梦究竟是不是泡沫?我的真实经历会给你答案,别光听别人说,来听听我这个“过来人”怎么讲,或许能帮你少走点弯路。

记得刚拿到港大Offer那会儿,我妈在旁边絮叨着学费贵、生活成本高,我却笑嘻嘻地跟她说:“妈你放心吧,香港的薪资高啊,我毕业了肯定能把这些钱都赚回来,年薪几十万不是梦!”那时候,我的脑海里全是金融精英穿着笔挺西装,在中环摩天大楼里指点江山的画面,觉得香港就是遍地黄金,随便捡捡都能富甲一方。那个充满美好滤镜的香港,对我来说,就是一块高薪职场的应许之地。我甚至已经开始盘算毕业后先买个小公寓,再给爸妈包个大红包,简直是自信心爆棚。

可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从课堂走向职场边缘,我才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可能比从维多利亚港到太平山顶还要远。那种在内地招聘会上随便投简历就能收到面试的感觉,在香港完全成了奢望。我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在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看到招聘信息时,一个普通市场专员的起薪,竟然跟我预期的“几十万”差了十万八千里。据香港招聘平台JobsDB的数据显示,2023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大约在1.5万至1.8万港币之间,跟我当初想象的最低起步就得两三万,简直是天壤之别,那种落差感,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

很多人提起香港的高薪,其实是指金字塔尖上的那些职位。没错,顶级投行、国际律所、头部咨询公司的起薪确实能让人眼睛发亮,动辄五六十万甚至更高。但是,这些职位的门槛高得简直能上天。我有个朋友,本科是内地某985金融专业,研究生在港大读金融,GPA接近满分,暑期实习在大摩和高盛都待过,加上流利的粤语和英语,最后才勉强拿到了一家顶级投行的Offer。据某知名猎头公司2023年发布的数据,进入香港Tier 1投行分析师岗位的成功率不到1%,很多岗位甚至要求申请者在本科阶段就有至少两次相关顶级实习经历。

你或许会说,那我去读个商科,毕业进金融圈总可以吧?没那么简单。金融圈确实是香港的支柱产业,薪资中位数相对较高。然而,香港大学商学院官网显示,其商科硕士毕业生去向最多的是金融服务业,但并非所有人都进了投行。许多人最终进入的是银行的零售部门、保险公司、基金的运营岗等。这些岗位的起薪虽然比其他行业高一些,但也远没有达到传说中“高薪”的程度。我认识的不少金融硕士毕业生,拿着两万出头的月薪,在香港这个高消费城市里,日子过得也只是刚刚好,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光鲜亮丽。

再来看看科技和咨询行业。香港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创新科技,也吸引了一些科技巨头设立办公室,比如Google、Meta。咨询行业像麦肯锡、贝恩、波士顿这种顶级公司,也给出了相当诱人的薪资。然而,这些公司不仅要求你毕业于全球顶尖学府,更需要你有过人的逻辑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超强的抗压性。我曾在校招会上和一位麦肯锡的招聘经理聊过,他告诉我,他们招收的应届生通常是各大商学院的佼佼者,而且往往在入职前就已经在行业内有深度实习经验。据一份2023年香港咨询行业报告显示,Tier 1咨询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录取比例通常低于0.5%,竞争异常激烈。

那么,除了这些金字塔尖的职位,我们这些大部分留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又如何呢?大部分在香港读商科、人文社科或者其他非技术类专业的同学,最后往往会进入贸易公司、普通企业市场部、销售、行政、教育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起薪,按照香港统计处2023年最新的季度收入和就业情况统计数据,普遍在1.4万到2万港币之间。这个数字可能让很多内地同学觉得“还不错”,毕竟换算成人民币也有一万多了。但你要知道,香港的房租简直是天价,一个四五平米的“劏房”月租可能就要四五千,吃饭交通娱乐也是笔不小的开销,这点薪资,往往让你过得紧巴巴的。

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是我当初完全没想到的。香港的大学国际化程度很高,除了本地学生,还有大量来自内地的优秀毕业生,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据香港教资会(UGC)公布的数据,2022/23学年,八大公立院校的非本地学生占比已经达到20%左右,部分研究生项目非本地学生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意味着,当你申请一个职位时,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是内地名校的学霸,也可能是英语母语国家背景的国际生。我申请一个普通的市场实习,招聘方收到几百份甚至上千份简历,我提交的简历石沉大海更是常态。

身份限制也是我们留学生求职路上的一大“坑”。虽然香港政府有IANG(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 Graduates)签证政策,允许非本地毕业生在毕业后留港一年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可以续签,这看起来很美好。然而,企业在招聘时,仍然会优先考虑本地人,因为他们不需要办理签证手续,没有额外的行政成本。据香港入境事务处2023年发布的IANG签证申请数据分析,虽然批准率很高,但在实际找工作中,有些中小企业会因为不想处理签证问题,直接在招聘启事中写明“需要香港永久居民”或者“持香港身份证者优先”。我有个同学,就因为公司不想帮他续签IANG,而不得不放弃了一个不错的Offer。

语言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虽然香港是国际化都市,大部分工作环境用英语交流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能说流利的粤语,那在求职市场上绝对是加分项,甚至在某些行业是必备条件。我身边很多同学,因为粤语不流利,错失了不少与客户或同事深入交流的机会,在一些需要与本地客户打交道的销售、市场或服务行业,更是寸步难行。我记得有次面试,对方直接问我粤语水平如何,我支支吾吾说“正在学”,面试官的表情立刻就变了,那个职位最终给了另一个粤语流利的本地毕业生。据香港人力资源机构的调查,超过60%的招聘岗位都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粤语沟通能力。

薪资预期管理,是我在香港摸爬滚打这些年学到的最重要一课。来之前,我们觉得香港“高薪”,是和内地二线城市比较的“高”,是和大学毕业生平均薪资比较的“高”。但真的到了香港,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你会发现,所谓的“高薪”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据美世(Mercer)2023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香港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外派员工生活成本最高城市之一,特别是房租。我毕业后找到一份月薪1.8万港币的工作,扣除强积金和吃饭交通,再付掉7000港币的合租房租,每个月能存下的钱,竟然比我在内地一线城市拿1万多人民币的同学还少。这真的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高薪”的定义。

实习经历的重要性,在香港被无限放大。这里不像内地某些企业,随便找个“盖章实习”就能交差。在香港,如果你没有高质量的实习经验,甚至是大二大三就开始积累的实习,那么毕业后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简直是痴人说梦。我刚来香港的时候,一心想着先适应环境,到了大三才开始匆匆忙忙找实习,结果发现那些知名企业的暑期实习早就被“抢光”了,剩下的要么是无薪实习,要么就是一些很边缘的行政助理工作。据香港各大高校职业发展中心的统计,80%以上的应届生在毕业前都有过至少一次正式实习,而进入头部企业的应届生,平均实习次数更是达到3次以上。

人脉和圈子在这里也发挥着超乎想象的作用。香港的职场文化中,“networking”(人脉拓展)被看得很重。很多好的机会,都不是通过海投简历得来的,而是通过校友、朋友、导师介绍。我有一个师兄,就是通过参加校友分享会,认识了一位在银行工作的前辈,后来得到了内部推荐,成功进入了一家外资银行。而我,当时总觉得人脉拓展有点功利,不太愿意主动去社交,结果在求职季吃了大亏。后来我才意识到,这并不是功利,而是一种积极融入社会、寻找机会的方式。据LinkedIn香港的数据,超过40%的香港职场人士表示,他们最终的工作机会是通过人脉获得的。

香港的加班文化,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许多行业,特别是金融、咨询和媒体,工作时长非常恐怖。我有个在投行工作的朋友,经常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家,周末也常常被叫去公司加班,连轴转是常态。虽然高薪,但真的是“拿命换钱”。据香港工会联合会202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打工仔每周平均工时超过50小时,远超国际标准,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相对规律作息的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然,香港留学并非一无是处,只是我们当初的期待太单一,太局限于“高薪”这个标签。抛开薪资,香港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视野。在这里,我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和老师,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让我学会了用更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我在这里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许多小组项目都模拟真实的商业案例,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实战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这些软实力,是未来无论在哪里工作都非常宝贵的财富。

所以,如果你也憧憬着香港的高薪梦,那么我这个“过来人”想跟你掏心窝子地说几句:别光听那些光鲜亮丽的宣传,也别只盯着金字塔尖的少数精英案例。当你决定来香港留学时,你需要更全面地了解这里的职场生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如果你想冲击那些高薪职位,那就请你从现在开始,努力提升你的GPA,积极参与实习,学习粤语,拓展你的人脉。即使你觉得自己达不到顶尖水平,也没关系,香港依然能给你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让你收获宝贵的经验和能力。只是,请你务必管理好自己的薪资预期,准备好面对竞争,接受现实。别等着毕业了才发现一切和想象中不一样,那时候会更被动。

来香港读书和找工作,就像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你不可能刚出生就拥有顶级装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积累经验,提升技能。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多去了解你想进入的行业,看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把目标具体化。别光想着“高薪”,更要想想自己能为这份“高薪”付出什么。如果你真的准备好了,那香港绝对会给你一个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舞台,让你变得更强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