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音乐读研,过来人告诉你!

puppy

哎,是不是梦想着去韩国读音乐研究生,但又觉得信息太少,心里没底?别急,作为过来人,我完全懂你的纠结和迷茫!这篇文章可不是什么官方指南,而是我把我这一路走来的真实经验,包括踩过的坑和学到的宝贵教训,都掏心掏肺地跟你分享。 我会跟你细聊从准备申请到成功入学,中间有哪些你意想不到的细节和窍门,比如作品集到底怎么准备才能打动教授,语言要求真的有那么高吗?更重要的是,我会带你提前“体验”一下在韩国读研的真实日常:课程紧不紧?教授严不严?日常开销大不大?有没有时间兼职打工?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我都会给你最接地气的答案。读完你会发现,原来这条路没你想象的那么神秘,但也没那么简单!赶紧来看看,帮你理清思路,少走弯路,对未来有个更清晰的规划吧!

韩国音乐读研,过来人告诉你!

你是不是也曾无数次对着电脑屏幕,一遍遍刷新着那些韩国大学音乐系的官网,梦想着有一天能在那里的课堂里,跟着顶尖的教授学习,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交流?我完全懂那种感觉!两年前的我,跟你现在一模一样,心里又激动又忐忑,感觉未来一片光明,又好像被一层浓雾笼罩着,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开始。那段时间,我看了无数的帖子,问了无数的人,但总觉得信息碎片化,没有一个“过来人”能真的把我这一路的所有细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听。别急,今天我就把自己这一路摸爬滚打的经验,包括那些坑,那些甜,那些意想不到的瞬间,都掏心掏肺地跟你分享。我希望这些真实的故事和体会,能帮你把那团迷雾一点点拨开,让你对这条路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申请季的第一个大挑战,通常就是作品集了。我记得当时我申请的是首尔国立大学的声乐专业,官网对作品集的要求写得特别含糊,就说要“体现个人音乐水平和特色”。天呐,这可把我愁坏了!光是选曲就让我辗转反侧了好几个晚上。我当时以为只要唱得好就行,结果一个学姐点醒了我,她说,教授们看重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你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我一个朋友申请的是作曲系,他花了将近半年时间准备他的作品集,其中包括了三首不同风格的原创曲目,每一首都有详细的创作理念说明。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国际研究生招生指南明确要求,申请者需提交与其专业相关的录音或录像资料,例如声乐或器乐演奏者需提供3-5首录音作品,作曲专业则需提供5首以上创作作品及乐谱,并强调作品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这个要求可比我当初理解的要细致多了。

在作品集里,你得想办法让教授一眼就看到你的“亮点”。我当时录了一首比较经典的歌剧咏叹调,还特意加了一首韩国艺术歌曲,想展现我对韩国文化的兴趣。录音质量也是个大问题,很多同学为了省钱,就在家里简单录录,结果背景噪音特别大,甚至还有杂音。我当时为了一个高质量的录音,特意找了一家专业的录音棚,虽然价格不菲,差不多花了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000元),但录出来的效果确实不一样,声音饱满,细节清晰,我自己听着都觉得有说服力。据我了解,梨花女子大学在作品集提交方面,也特别强调录音或录像的专业性,建议申请者在高保真设备下完成录制,并在其官网的常见问题解答中指出,低质量的音频或视频会直接影响评审结果。

语言成绩,这大概是所有留学生都绕不开的话题了。我当时韩语TOPIK成绩只有四级,勉强达到了申请标准,但心里还是特别没底。面试的时候,教授问了一些专业问题,也问了我为什么选择来韩国读书,有没有了解过韩国的音乐史。我磕磕绊绊地回答着,感觉自己紧张得汗都出来了。结果教授们似乎更看重我学习韩语的积极性和专业能力。我有个朋友申请延世大学的音乐治疗研究生,他TOPIK是六级,但他告诉我,即使语言再好,如果专业知识不够扎实,面试也会吃力。延世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入学要求显示,大部分专业的国际学生需达到TOPIK四级或以上,但对于英语授课项目,如部分音乐教育或音乐治疗方向,则可能接受雅思6.5或托福90分以上的成绩。所以,语言只是敲门砖,专业能力才是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的关键。

提交完材料,漫长的等待期就开始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刷邮件,生怕错过任何通知。终于,我收到了面试邀请!面试前我做了很多准备,把可能被问到的问题都写了下来,对着镜子练习。我当时申请的学校要求线下面试,我提前飞到了韩国。面试当天,我穿着正装,心里七上八下。教授们都很严肃,问了我对所申请专业的理解,未来有什么规划,甚至还问了我对某位韩国作曲家的看法。我尽量表达得自信而真诚。我的一个同学,他申请的是庆熙大学的作曲系,他的面试除了常规问答,还被要求现场即兴创作一段旋律,这可真是对他专业能力的一次硬核考验。根据庆熙大学音乐学院的招生简章,部分专业,尤其是演奏和创作类,面试环节确实可能包含现场技能测试,以全面评估申请者的即时表现和专业素养。

等到真的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但紧接着,新的挑战又来了:怎么适应韩国的学术生活?刚入学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懵圈。课程强度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我的第一学期选了四门专业课,包括西方音乐史研究、韩国传统音乐概论、声乐表演理论和一门个人声乐课。每周都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我记得有一门韩国传统音乐概论,每周都要阅读几十页韩文的学术论文,我常常要查字典查到半夜。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普遍较为紧凑,据其官方公布的研究生课程目录,每学期研究生平均需修读9-12个学分,且多数课程都会要求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研究报告撰写。

教授们对学术要求非常严格。我记得我的声乐教授,对每个音符的诠释、每个乐句的处理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第一次上个人课,我准备了一首咏叹调,结果他听完就让我回家重新理解歌词的含义,再回来唱出那种情绪。当时我心里挺委屈的,觉得自己已经练得很好了,但教授的话让我意识到,专业学习远不止于技巧。后来我慢慢发现,韩国教授们很看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他们希望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积极提问、独立思考。我一个朋友在汉阳大学读器乐硕士,他说他们的教授甚至会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提升学术能力非常有帮助。汉阳大学音乐学院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其研究生教学大纲中,科研实践与毕业论文的权重非常高,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除了学习,日常生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刚来的时候,我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单间,房租每个月大概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700元),这还是比较便宜的。水电费、网费、餐费加起来,每个月生活费至少也要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400元)。我一个同学在弘益大学附近租了个更小的考试院,每个月也要40万韩元。根据韩国观光公社发布的2023年留学生生活成本调查,在首尔地区,一名国际研究生每月平均生活费(不含学费)大约在100万至150万韩元之间,其中房租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所以,做好财务规划真的太重要了!

说到学费,那更是一笔大头。我当时申请的时候,首尔国立大学音乐学院的硕士学费大概是每学期400万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1000元),一年就是800万韩元。这对于我们国际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我当时幸运地申请到了学校的部分奖学金,虽然只覆盖了学费的一部分,但也减轻了不少压力。我有个朋友,他去了私立大学,比如庆熙大学的音乐系,学费可能更高一些,每学期大概在600万到800万韩元之间。数据显示,私立大学的音乐研究生学费普遍高于国立大学,且不同专业之间也有差异。很多同学都会想办法申请奖学金,韩国政府提供的KGSP奖学金,以及各大学的校内奖学金,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但竞争也相当激烈。

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兼职打工。我也是其中一员。我当时在一家中国餐厅做服务员,每周工作20小时,时薪大概9860韩元(2024年韩国最低时薪标准)。虽然辛苦,但每个月能赚到大概80万韩元左右,足以覆盖我的大部分生活开销。不过,国际学生兼职打工是有严格规定的。持D-2留学签证的同学,在入学六个月后,才可以在学校允许下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假期可以适当放宽。我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因为没有及时向学校申报兼职,被学校警告了。所以,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相关政策,千万不要因为打工而影响学业,甚至触犯规定。韩国法务部在外国人滞留管理政策上明确规定,D-2签证持有者需在符合特定条件后,向出入境管理事务所或学校国际处申请兼职许可,否则可能面临罚款甚至遣返。

在韩国读书,除了学术上的挑战,文化适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刚开始的时候,我对韩国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感到很不适应,大家走路飞快,吃饭也很快,说话更是直接。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对某个学术观点有不同意见,在小组讨论中表达得比较直接,结果组员们都沉默了,场面一度有些尴尬。后来我才慢慢了解到,在韩国文化中,表达意见时更注重委婉和尊重对方感受。我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在和教授邮件沟通的时候,每一封邮件都会写得很客气,开头问候,结尾感谢,即使只是一件小事,也会非常注意措辞。其实,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它让我们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我发现,很多大学都会为国际学生提供文化适应课程或社团活动,比如首尔大学国际协力本部定期会举办“文化体验日”,让国际学生更好地融入韩国生活。

在韩国读研,你还会发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资源和机会。比如,韩国的音乐演出非常多,而且质量很高。我经常会利用课余时间去看各种音乐会、歌剧、音乐剧。有时候学校还会组织我们免费去观看一些顶级的演出。有一次,我受邀参加了一场由学校组织的与国际知名音乐家的大师班,近距离学习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理念,那种收获是无价的。我的一个学长,他在读研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演出和比赛,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的音乐公司工作。韩国艺术教育振兴院的数据显示,韩国每年举办的各类音乐演出活动超过万场,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观摩和实践机会。

毕业后的出路,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看到很多同学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也有的选择了回国发展,进入高校、剧院或者艺术机构工作;还有一些同学选择留在韩国,从事音乐教育、表演或者相关的文化产业。我当时毕业的时候,也在 고민未来的方向。我最终选择了一家韩国的音乐教育机构,做了一段时间的声乐老师,也算是学以致用。我一个朋友,他是表演专业毕业的,回国后在一家地方歌舞剧院找到了工作,继续他的舞台梦想。就业信息显示,韩国音乐专业的国际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继续在韩工作的比例约为20%,而回国发展的比例则超过60%,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教育、表演艺术、文化管理等领域。

韩国读研的经历,真的不仅仅是拿到一个学位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次全面的自我提升和文化浸润。你会在学术上得到质的飞跃,也会在生活中变得更加独立和坚韧。你会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拓宽你的国际视野,也会对韩国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条路确实有挑战,有辛苦,但回过头来看,那些咬牙坚持的瞬间,都变成了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现在还在犹豫,还在纠结,不妨先给自己一个确定的目标,然后开始一步步地去了解和准备。你可以先去大学官网仔细研究一下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设置、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招生要求,甚至可以尝试通过邮件联系一下相关专业的教授,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表达一下你的兴趣。找几个已经在韩国读书的学长学姐聊聊,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他们一定能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实用建议。别害怕迈出第一步,也别被那些表面的困难吓倒,你的音乐梦想值得你为之努力!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