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国留学:痛并快乐着!

puppy

嘿,想去英国留学或者已经在路上的你,是不是总觉得国外生活应该很光鲜亮丽?其实啊,我这趟英国留学之旅,真的不是偶像剧那么完美!有太多独自一人面对难题的夜晚,面对全英文学术论文时的崩溃,还有偶尔会想念家乡味道的胃。但我跟你说,这些“痛”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在这里遇到了超赞的朋友,一起熬夜赶due,一起在周末探索了伦敦的隐秘角落,甚至还挑战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些文化冲击、适应新环境的挣扎,都让我一点点变得更强大、更独立。等到毕业回望时,才发现那些苦涩都变成了最宝贵的经历,让我从一个青涩的少年蜕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大人。如果你也好奇,我是怎么在这份“痛并快乐着”的留学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那就快点进文章,看看我的真实故事吧!

我的英国留学:痛并快乐着!

还记得吗?第一次踏上希思罗机场的土地,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心里一半是兴奋,一半是紧张到发抖。伦敦的秋风带着一点点凉意,吹过我为了“英国范儿”特意穿上的薄风衣,我站在人潮涌动的入境大厅里,看着周围各种肤色、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那一刻,真的感觉自己像电影里的主角,即将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手机里循环播放着英伦摇滚,脑海里全是英剧里那些优雅的下午茶、充满智慧的辩论,还有大学草坪上阳光明媚的读书身影。那时的我,压根儿没想过,等待我的,不仅有这些美好的憧憬,还有无数个躲在被子里偷偷掉眼泪的夜晚,以及那些让我差点儿崩溃、却又最终让我脱胎换骨的“硬仗”。

刚开始的新鲜劲儿过去,第一个迎面而来的大挑战就是学术上的“语言关”。别看我雅思口语考了7分,真到了课堂上,教授语速飞快地讲着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词汇,大脑简直跟不上。他们总喜欢用一些非常地道的俚语和复杂的长句,我经常是听懂了每个单词,连起来却不知道它们想表达什么。小组讨论时,本地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抛出观点,我张了张嘴,发现连组织一句完整的、有逻辑的英文表达都那么费劲,生怕说错了被笑话。记得有一次,我为了搞懂一篇关于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的文献,坐在学校图书馆里从下午两点熬到了凌晨一点,电脑屏幕上的英文单词像密密麻麻的蚂蚁,每个字我都认识,连起来却无法理解其深层含义,那种挫败感真的能把人吞噬。**据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2023年发布的《高等教育国际学生报告》显示,尽管国际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但约有40%的学生在初到英国时,仍然需要时间适应全英文的学术环境,特别是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这充分说明了这种适应期是很多留学生的共同经历,我可不是一个人在挣扎。**

最要命的,莫过于各种论文和报告了。英国大学对学术诚信的要求高到离谱,每一句话都要引经据典,格式还必须严格遵守,比如哈佛引用法或者APA。我第一次交一篇2000字的论文,题目是关于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因为引文格式有点问题,再加上一些观点不够明确,直接被教授打了“B-”的成绩,这在我大学生涯里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打击。我看着评语,上面写满了“Lack of critical analysis”、“Insufficient evidence”,感觉天都塌了。我拿着那篇被批改得一塌糊涂的论文去找导师,当时心里又委屈又羞愧,眼眶都红了,觉得自己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读研究生。**许多英国大学,例如爱丁堡大学,在其学术支持服务页面上都详细列出了对引用规范和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政策,并且提供了关于Turnitin查重系统的详细指导,强调学生必须在提交任何作业前熟练掌握正确的引用格式并避免抄袭,可见这在英国高校的学术要求中真的不是小事。** 想要在高强度和高要求的学术环境中生存下来,真的需要付出比想象中更多的努力。

除了学业上的压力,独自生活也让人成长得特别快。在国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到了英国,从租房、缴费到超市购物、自己做饭,所有的事情都得亲力亲为。我记得刚到伦敦那会儿,住的学校宿舍每月租金高达八百多英镑,这还不算水电网。为了省钱,我开始学着自己做饭,从一开始把意面煮成一锅浆糊的“黑暗料理”,到后来能做出几个像模像样的中餐,比如番茄炒蛋和手撕包菜,那份成就感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第一次去超市采购,面对琳琅满目的英文标签,我完全不知道该买什么,牛奶、酸奶、奶油,长得都差不多,拿着手机翻译半天,甚至还得对着包装上的图片猜,才敢小心翼翼地放进购物车。**据Numbeo网站2023年底关于全球生活成本的数据显示,伦敦的月租金中位数比英国其他大城市,如曼彻斯特或伯明翰,高出约40%到70%,国际学生在伦敦的生活成本压力确实相对较大,这让我不得不精打细算,学会了如何控制预算,比如多去Tesco或Sainsbury's的平价超市,而不是M&S。**

最让人感到煎熬的,是深夜里突然涌上心头的孤独感。尤其是在赶due熬夜的时候,看着舍友都睡了,整个楼道一片寂静,只有我电脑屏幕的光亮和键盘敲击声。刷朋友圈看到国内朋友聚会、吃火锅,或者家人生日其乐融融,一股强烈的思乡情就直冲脑门,感觉自己被全世界遗忘了。有一次,我生病发烧,自己一个人裹着被子躺在床上,连口热水都没人递,手机里显示的北京时间已经是凌晨三点,我知道家人肯定都睡了,那种无助和脆弱感真的让人想立刻买机票回家。我给妈妈打电话,结果还没说几句就哽咽了,妈妈在那头急得团团转,但除了语言上的安慰,也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规定,国际学生只要在英国居住超过六个月,并注册了当地的GP(全科医生诊所),就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但我当时只是觉得身体不适,还没来得及去注册,也就不太清楚具体的就医流程,才让那种无助感更加强烈。** 这也让我明白,有些事情,真的只能靠自己去面对。

但是,我的英国留学生活也绝不是只有这些“痛”,那些“快乐”的瞬间,如同阳光般穿透了所有阴霾。那些一起熬夜赶due的战友,成了我最坚实的后盾。我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有来自韩国的妍熙,她总能给我带来最新鲜的亚洲零食;有来自意大利的马可,他做的意面简直能媲美米其林餐厅。我们一起在图书馆奋战,互相鼓励,在压力最大的时候,大家会一起点外卖,吐槽教授的奇葩要求,或者冲出图书馆去附近的公园透透气,那种革命友谊真的特别可贵。每次完成一个大项目,我们会一起去酒吧庆祝,或者在宿舍里开个小型派对,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把所有的不开心都抛到脑后,那一刻的放松和狂欢,让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2022/23学年的数据,英国高校有超过60万国际学生,他们来自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以外的国际学生占比高达80%以上,这使得校园环境非常多元化,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建立深厚友谊的绝佳机会。**

周末和假期,成了我探索英国甚至欧洲的宝贵时光。英国的交通网络非常便利,只要提前规划,用学生铁路卡(16-25 Railcard)买火车票,就能以很划算的价格去到很多地方。我去了爱丁堡,被它古老的城堡和蜿蜒的石板路深深吸引,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去了巴斯,感受了罗马浴场的历史韵味和温泉的治愈力量;还在伦敦的街头巷尾,探索了无数的隐秘小店和艺术画廊,在Portobello Market淘到了一些独一无二的古董首饰。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心血来潮,买了一张特价机票,只用了几十镑就飞去了苏格兰高地,徒步穿越了崎岖的山路,看到了美得令人窒息的湖泊和山谷,那景色比任何明信片都来得震撼。**英国青年铁路卡每年花费30英镑,但在购买火车票时通常可以节省1/3的费用,对于频繁出行的学生来说非常划算,据National Rail官网介绍,平均每年可节省超过180英镑的交通费,这大大降低了我们探索英国的成本,让“穷游”成为可能。**

我甚至还挑战了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国内时,我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不爱在人前表现。可到了英国,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学校的辩论社团,虽然第一次上台紧张得手心出汗,连准备好的稿子都忘了一半,但那种敢于表达自己观点、即便错了也能从容面对的成就感让我热血沸腾。我还尝试了当志愿者,在一家社区中心帮助当地居民,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的初步指引,这让我更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也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记得有位老奶奶特意写了张卡片感谢我,那一刻的温暖和被需要的感觉,比任何高分都来得有意义。**许多英国大学,比如伦敦大学学院(UCL),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其学生会官网列出了数百个学生社团,涵盖学术、体育、艺术、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据UCL学生会统计,超过70%的学生至少参与了一个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实践和个人发展机会。**

回想起来,那些文化冲击和适应新环境的挣扎,都像是在给我“打磨”。还记得刚到英国时,对所有事情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犯错,连点杯咖啡都要在心里练习好几遍英文,生怕店员听不懂。现在呢,我能熟练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甚至能开一些英式幽默的玩笑;我能够独立解决各种生活难题,从修理简易家具到与银行沟通;甚至在课堂上也能自信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教授进行有深度的讨论。我不再是那个青涩、依赖家人的少年,而是蜕变成了一个能独当一面、充满韧性的大人,具备了更强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英国的教育体系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英国政府发布的《国际教育战略2021》报告,提升国际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是其核心目标之一,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与我自身的成长轨迹不谋而合。**

留学英国,就像坐上了一趟过山车,有冲上云霄的惊喜和刺激,比如第一次看到伦敦眼下的泰晤士河夜景,第一次听到温布利球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也有俯冲谷底的失重和恐惧,比如面对堆积如山的due,或者在异国他乡生病时的无助。正是这些起起伏伏,才让我的这趟旅程如此真实、如此刻骨铭心。那些曾经让我“痛”的瞬间,比如深夜的图书馆里与文献搏斗,或者生病时独自面对困境,现在回想起来,都变成了我成长路上的里程碑,它们提醒着我,我曾多么努力地坚持过。那些“快乐”的时刻,与朋友的欢声笑语,在异国他乡的每一次探索,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无限可能。

如果你也在考虑来英国留学,或者已经在英国了,心里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那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你勇敢地去面对,去尝试,你一定会发现,所有的“痛”最终都会变成“乐”,让你收获一个更强大、更自信的自己。人生这趟旅程,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多一些挑战,多一些磨砺,才能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相信我,那些看似艰难的日子,最终都会变成你最宝贵的财富。

别光顾着学习,也要抬头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那是认识更多志同道合朋友的最好平台,也许你的未来合伙人就在其中。别怕开口说话,哪怕磕磕巴巴,也要勇敢地表达自己,这是提升口语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别等回国了才后悔没多说几句英文。尝试着自己做饭,不仅能省钱,还能吃到家乡的味道,缓解思乡情,说不定还能开发出新的厨艺天赋。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感到不开心或者压力很大,一定要及时向学校的辅导员或者朋友寻求帮助,别一个人憋着,英国大学有很多免费的心理咨询和健康服务,他们的支持会是你最坚实的力量。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