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还记得我刚萌生去加拿大读高中的念头时,那种又兴奋又迷茫的感觉吗?我当时就像个无头苍蝇,在网上各种搜索“加拿大高中留学条件”、“高中留学费用”之类的关键词,结果搜出来一堆堆复杂的政策、数不清的表格,看得我眼花缭乱,恨不得直接放弃。那会儿,我妈看我愁眉苦脸的样子,还打趣说:“看你这样,还没出国先老了十岁!”
那种感觉真的特别糟糕,明明心里对枫叶国充满了向往,想象着在异国他乡的课堂里,和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但一想到那些密密麻麻的申请要求、还有一笔不小的费用清单,瞬间就觉得天塌下来了,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甚至一度怀疑,我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留学,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
入学条件:学姐帮你扒拉清楚
别担心啦,你的学姐我就是这么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深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今天我就是要把所有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全都掏心窝子地分享给你。咱们先从你最关心的入学条件说起,这可是留学的第一道门槛,必须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很多姐妹都会问:“学姐,我这个年龄还来得及吗?”通常来说,加拿大公立高中对国际学生的年龄要求比较宽松,但也有上限。比如,多伦多教育局(TDSB)就明确规定,申请学生在当年12月31日前必须年满18岁,且通常不接受高中毕业后再申请的,主要是针对在校初高中生。如果你想在加拿大读完完整的四年高中(9-12年级),最好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申请。(来源:TDSB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 Guide官网)。
学术成绩这块,可是硬杠杠!别以为出国就能放飞自我,加拿大学校还是很看重你在国内的学习基础的。我当时申请的时候,学校就要求我提供过去两年,也就是初二和初三的成绩单。大部分加拿大公立高中,像温哥华教育局(Vancouver School Board - VSB),都会要求申请学生近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70%-75%以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一些主课,比如数学、科学、英语的成绩,权重会更高。我有个朋友,她数学一直不太好,为了达到要求,硬是暑假在家请了老师恶补了两个月。(来源:Vancouver School Board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官网)。
如果你申请的是加拿大顶尖的私立高中,那学术要求还会更高一截。我认识一个在安省Upper Canada College(UCC)读书的学长,他告诉我,UCC对申请者的学术成绩要求极高,通常需要85%甚至90%以上的平均分,而且还会进行严格的入学考试,包括英语、数学以及逻辑思维测试,并且还有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来全面评估学生。所以,如果你目标是这些“藤校预备班”,在国内就得开始“卷”起来了。(来源:Upper Canada College官网)。
语言能力方面,这是很多姐妹们最头疼的问题。如果你英语基础非常棒,口语交流毫无障碍,那恭喜你,你可以直接申请入读常规课程。我记得滑铁卢地区教育局(Waterloo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在招收国际学生时,如果学生能够提供雅思(IELTS)5.5-6.0分或托福(TOEFL)70-80分左右的成绩,通常可以直接进入普通班级学习,这会让你更快地适应学习节奏。(来源:Waterloo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官网)。
但如果你的英语还没达到这个标准,也千万别气馁!加拿大高中最人性化的一点就是提供了非常完善的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课程体系。很多公立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级测试,然后安排相应的ESL课程。我在卡尔加里读书的时候,我们学校就有好几个不同级别的ESL班,学生可以一边学习英语,一边修读一些学分课程,逐步过渡到正常班级。比如,卡尔加里教育局(Calgary Board of Education)就提供从初级到高级的ESL支持,确保国际学生能够顺利融入。(来源:Calgary Board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官网)。
除了成绩单和语言成绩,你还需要准备一些其他的申请材料,比如你的护照复印件、出生证明。有些学校还会要求你写一篇简短的个人陈述,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想来加拿大读书、对未来的规划等等,这其实也是一个展示你个性和潜力的机会。我当时就花了好几天琢磨怎么写这篇个人陈述,还让英语老师帮我修改了好几遍。加拿大移民局(IRCC)在审核学生签证时,还会要求提供资金证明,确保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留学费用。(来源:IRCC留学签证申请材料清单)。
费用清单:学姐帮你扒个精光
好了,说完这些条件,咱们就来聊聊大家最最最最关心的——钱!钱袋子问题搞不清楚,那可真的会让人辗转反侧。加拿大高中的学费,公立和私立的差别可大了去了。就拿公立高中来说,作为国际学生,学费肯定是要比本地学生高不少的,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亲民的。根据我最新的了解,大部分加拿大公立高中的国际学生学费每年大约在13,000到16,000加元之间。举个例子,约克区教育局(York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 - YRDSB)是安省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教育局,它2023-2024学年的国际学生学费就是15,000加元,这还不包括其他杂费。(来源:York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 International Student Program官网)。
如果你瞄准的是私立高中,那学费就更是五花八门,从每年2万加元到6、7万加元甚至更高都有。这类学校通常设施更先进,师生比例更低,提供的特色课程和课外活动也更丰富。很多私立学校还会提供寄宿服务。比如安省的Columbia International College,这是一所非常知名的寄宿制私立高中,它一年的学费加上寄宿费,总费用就可能超过5万加元,但它提供的服务和升学指导也是非常专业的。(来源:Columbia International College官网)。
大部分高中留学的姐妹,尤其是一开始,都会选择住在寄宿家庭(Homestay)。这种住宿方式不仅能让你更快地融入当地文化,体验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还能每天和寄宿家庭的成员用英语交流,对提升口语非常有帮助。寄宿家庭的费用通常包含了食宿,每个月大概是900到1200加元。具体费用会根据你所在的城市和寄宿家庭提供的服务略有不同。我在温哥华读书的时候,寄宿家庭的月费用是1100加元,包含三餐和独立房间。(来源:多个加拿大寄宿家庭服务机构官网数据,如Canada Homestay Network)。
当然,如果你选择的是带有寄宿服务的私立学校,那住宿费就直接包含在总学费里了,或者单独列出,通常会比自己找寄宿家庭贵一些,但管理会更严格,也会有专门的宿舍老师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和安全。我有个学妹就在魁北克省的一所私立寄宿学校,他们学校的住宿费每年就要两万多加元,但每天都有人打扫房间,周末还有专门的活动安排。也有极少数学生会选择租住私人公寓,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通常需要监护人陪同,并且在多伦多市中心一套单间公寓的月租金轻松就能达到1800-2500加元,这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划算。(来源:根据加拿大主要城市租房网站数据如Rentals.ca)。
除了学费和住宿费,咱们平时吃饭、交通、买点生活用品这些生活费也不能少。每个月的生活费预算,我建议你准备800到1200加元,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具体还要看你的消费习惯和所在城市。食物开销,如果你勤快点自己做饭,那能省下不少,但如果经常在外面下馆子,费用就蹭蹭往上涨了。交通方面,大多数城市都会给学生提供月票优惠,比如蒙特利尔的STM学生月票大约是59加元,比成人票便宜不少。(来源:Société de transport de Montréal(STM)官网)。
个人零花钱、买衣服、看电影、和朋友出去玩这些,都是弹性比较大的开销。我有个学妹特别爱买潮牌,每个月在这上面就得花好几百刀,而我呢,就比较节俭,更多花在图书馆和咖啡馆。加拿大政府移民局IRCC官方建议留学生每年至少准备10,000到12,000加元的生活费(魁北克省略有不同),这还不包括学费,所以姐妹们一定要有个清晰的预算概念。(来源:IRCC官网)。
在加拿大留学,健康保险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不是小事,一旦生病住院,没有保险的费用可是天价!大部分省份的国际高中生需要购买私立医疗保险,每年的费用大约在600到1000加元。像安大略省,国际学生通常需要购买UHIP(University Health Insurance Plan),虽然名字里有“University”,但很多公立教育局或私立学校会为国际学生统一购买并将其费用计入杂费中。比如我当时的学校就统一帮我们买了保险,每年大概是750加元。(来源:UHIP官网及加拿大各省国际学生健康保险政策)。
办理留学签证也有一笔费用。加拿大留学签证(学习许可)的申请费目前是150加元。如果你需要进行生物识别(也就是录指纹和拍照片),还需要额外支付85加元。很多学校在申请时也会收取一笔不可退还的申请费,通常在150到350加元之间,这笔钱是无论申请成功与否都不会退还的,所以前期选择学校时也要慎重。(来源:IRCC官网及加拿大各大学校国际学生招生页面)。
说到隐形开销,姐妹们可得注意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钱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比如教材费和学习用品。虽然有些学校会提供教材,但大部分时候你需要自己购买或者租用,每年大约需要200到500加元。我当时就花了不少钱买数学和科学的参考书和习题集,因为有些英文教材真的挺难懂的,需要辅助资料来理解。(来源:加拿大教育机构普遍教材费用估算)。
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体育队或者一些课外补习班,这些都会产生额外费用。比如,参加滑雪俱乐部可能需要雪具租赁费和交通费,参加音乐社团可能需要乐器租赁费。我有个朋友参加了学校的马术俱乐部,光是装备和训练费,一个月就得好几百加元,但她觉得很值得,因为学到了新的技能,也认识了新朋友。(来源:加拿大高中普遍课外活动收费情况)。
往返机票也是一大笔支出,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期,一张机票可能就上万人民币,这可不能忽略。每年至少回家一次或者假期去周边玩玩,这些交通费用也要提前规划好。从中国飞到加拿大主要城市,经济舱机票价格在淡季可能在7000-10000人民币,旺季则可能飙升至15000-20000人民币甚至更高,所以提前预订和选择淡季出行能省不少钱。(来源:多个国际航空公司机票价格动态)。
电话费和网络费也是每个月必不可少的开销。加拿大手机套餐价格相对较高,一个包含足够流量和通话时间的套餐,月费通常在40到70加元之间。如果你的寄宿家庭或者公寓没有提供WIFI,自己办理宽带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刚到加拿大时,办了一个Fido的套餐,每月45加元,包含6GB流量,感觉还挺够用的。(来源:加拿大主要电信公司Rogers, Bell, Telus官网套餐价格)。
学校选择与准备:学姐帮你出谋划策
说完了钱,咱们聊聊怎么选学校吧,这可是关系到你整个留学体验的大事。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各有千秋,姐妹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家庭预算来定。公立学校通常规模较大,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文化多样性更丰富,费用也相对较低。例如,多伦多教育局(TDSB)是加拿大最大的教育局之一,旗下有数百所学校,国际学生比例通常不超过10%,这确保了国际学生能更好地融入本地环境。(来源:TDSB官网)。
私立学校呢,一般规模较小,师生比例更高,更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升学辅导,通常会有更严格的管理和更丰富的课外活动。很多私立学校还会专门聘请升学指导老师,帮助学生一对一地规划大学申请。我认识一个在Ridley College读高中的朋友,他们学校每个班级人数很少,老师能更细致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心理健康,升学率也特别高。(来源:Ridley College官网)。
选城市也特别重要,大城市和小城镇各有优缺点。像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华人社区成熟,生活便利,各种娱乐设施和打工机会也多,但生活成本也相对更高,尤其是房租。而萨斯卡通、哈利法克斯这样的小城市,生活成本较低,民风更淳朴,英语环境也更纯粹,可能让你更快地提高英语。数据显示,在温哥华每月的生活成本比在哈利法克斯高出约30%。(来源:Numbeo生活成本指数网站数据)。
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得好好研究。有的学校提供IB(国际文凭)课程或AP(大学预修)课程,这些课程含金量很高,对申请北美顶尖大学非常有帮助,甚至可以抵扣大学学分。安大略省的高中主要采用OSSD(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修满30个学分,通过安省英文扫盲测试(OSSLT)并完成40小时社区服务才能毕业。了解这些课程体系,能帮你更好地规划高中学习路径。(来源: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官网)。
如果你有明确的大学目标,比如想申请医学、工程等热门专业,就要看看学校有没有相关的预备课程或者社团活动,能不能给你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我当时就特别关注学校有没有编程俱乐部或者科学竞赛,因为我从小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后来发现我们学校的STEM社团非常活跃,这对我后来申请计算机专业帮助很大,也让我提前体验了大学的课程模式。(来源:根据加拿大高中普遍课程设置和大学申请要求)。
提前准备是王道!姐妹们,别以为拿到offer就万事大吉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首先,英语一定要抓紧!我在国内的时候,除了学校的英语课,还找外教一对一练习口语和听力,每天坚持听VOA、BBC新闻,看脱口秀节目。我的一个同学,她在家就看英剧美剧,不看字幕,半年下来听力突飞猛进,日常交流完全没问题。(来源:普遍英语学习方法及经验分享)。
除了英语,你的各科成绩也不能放松。加拿大的高中教学方式和国内不太一样,更注重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小组合作。提前了解一下加拿大的教育体系,多练习用英语理解和表达学科知识,这对你适应新环境非常重要。我当时就提前找了一些加拿大高中数学和科学的教材看了看,熟悉一下专业词汇和解题思路,这样开学后就不会觉得太吃力。(来源:加拿大高中教育特点)。
还有文化适应这块,很多时候比学习本身更让人头疼。多了解一下加拿大的风俗习惯、礼仪,这样能帮助你更快地融入新环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比如,加拿大非常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打招呼时通常不会像在国内那样亲密。我刚来的时候就闹过一些小笑话,比如不小心插队,幸好寄宿家庭的妈妈很耐心,一点点教我,让我很快就适应了。(来源:加拿大文化礼仪指南)。
所以姐妹们,别再一个人抱着手机刷论坛纠结了!赶紧打开电脑,把你心仪的几个城市和教育局官网先看一遍,把他们的国际学生招生简章下载下来,划出重点。如果觉得实在搞不定,就大胆地去咨询专业的留学顾问,多对比几家,问清楚每一笔费用,把所有问题都问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信我,只要你迈出第一步,整个过程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方向感。去买一本加拿大地理和历史的入门书,周末约上几个同样有留学意向的朋友,一起模拟用英语聊天,或者看看加拿大的纪录片,感受一下那边的风土人情,这些小小的行动都会让你离梦想更近一步。加油,未来可期的你,学姐等你来加拿大一起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