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港留学,生活费怎么花?

puppy

要来英国或香港留学啦?恭喜恭喜!不过兴奋劲儿过去,是不是就开始有点小纠结,那边的生活费到底怎么花,才不会把爸妈给的“小金库”一下掏空?别慌!我们懂你,毕竟在异国他乡,吃穿住行哪样都得自己操心,尤其是花钱这事儿,既想体验当地生活,又不想月月吃土。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理清思路的!我们会带你看看英港两地不同城市的大致开销,从租房、吃饭、交通到日常娱乐,帮你算明白这笔账。更重要的是,还会分享一大波超实用的省钱妙招和聪明消费技巧,告诉你怎么用好学生折扣,怎么找到性价比高的超市,甚至怎么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赚点零花钱。看完这篇,保证你对在英国和香港怎么花钱心里有底,不再盲目消费,轻松过上既充实又不会太“肉痛”的留学生活!快来看看,你的留学预算到底该怎么规划吧!

英港留学,生活费怎么花?

还记得吗?当你收到梦寐以求的英国大学或香港高校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整个人简直要飞起来了!那种激动、那种对未来的憧憬,恨不得立刻收拾行李就走。但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多久,一个现实又有点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不是就悄悄冒了出来:去到那边,生活费到底怎么花,才不会把爸妈的“小金库”一下掏空?我清楚地记得我当年拿到Offer的时候,第一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在想专业课,而是在手机上疯狂搜索“英国留学一个月生活费”,结果看到一堆数字眼都花了,心里瞬间就没底了。那种既想好好体验异国生活,又怕每个月都“吃土”的纠结,简直是每个留学生的心头痛。

别慌,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在异国他乡,衣食住行哪样都得自己操心,尤其是花钱这事儿,既想体验当地生活,又不想月月捉襟见肘。这篇文章就是专门来帮你理清思路的,我们会带你看看英港两地不同城市的大致开销,从租房、吃饭、交通到日常娱乐,帮你算明白这笔账。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分享一大波超实用的省钱妙招和聪明消费技巧,告诉你怎么用好学生折扣,怎么找到性价比高的超市,甚至怎么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赚点零花钱。看完这篇,你肯定会对在英国和香港怎么花钱心里有底,不再盲目消费,轻松过上既充实又不会太“肉痛”的留学生活!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地理位置对生活费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英国。伦敦作为国际大都市,它的物价水平那绝对是傲视群雄的。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官方网站建议,学生每月的生活开销大约在1,300至1,600英镑之间,这还不包括学费,其中租房占比是最高的。而在英国的其他城市,比如曼彻斯特或者伯明翰,相同的生活质量下,每月的开销可能会降到800至1,200英镑,差距非常明显。数据显示,伦敦市中心一居室公寓的月租金可以轻松达到1,800英镑以上,而在曼彻斯特市中心,同样条件的一居室可能只需要800至1,000英镑,甚至更低。

同样,在香港,区域差异也同样显著。香港岛,特别是中环、湾仔这些商业核心区,租金和物价会高得惊人。比如,香港大学(HKU)所在的港岛西区,即便是学生合租的单间,月租也可能高达6,000-8,000港币。对比之下,如果你选择在新界地区,例如沙田、大埔或者元朗,那里的租金压力就会小很多。据香港中文大学(CUHK)的学生普遍反馈,在新界合租一个单间的月租通常在3,500-5,500港币左右,日常餐饮价格也相对亲民。这种区域的巨大差异,在规划预算时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要素。

我们先来深入聊聊英国的住宿问题,这绝对是你生活费支出的大头。刚去英国的同学们,不少人会选择住学校宿舍,省心又安全。以利物浦大学为例,其官网显示,大学宿舍(Ensuite,即独立卫浴间)的价格,每周大约在160-200英镑,包含水电网费。如果是一个学年39周,那么住宿费大约就是6,240-7,800英镑。虽然看起来不少,但它省去了自己找房、签合同、处理账单的麻烦,对于新生来说是很好的过渡选择。

不过,在外面租房可能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低的成本,尤其是在伦敦以外的城市。据Rightmove等租房网站的数据,在谢菲尔德,一个学生公寓的独立房间(Shared House,与其他学生共用厨房和客厅)每周租金大约在80-120英镑,同样包含部分账单,这比大学宿舍便宜不少。当然,你需要自己注意水电煤气的用量,不然冬天取暖费账单可能会让你“肉痛”好久。我就认识一个朋友,第一次自己住外面,不知道英国的电费是阶梯式收费,冬天暖气开到最大,结果收到账单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小数点,一个月电费就去了200多英镑!

再说香港的住宿,这里的情况更加“寸土寸金”。绝大多数大学都提供学生宿舍,但床位非常紧张,竞争激烈。比如香港科技大学(HKUST)的本科生宿舍,一学期的住宿费大约在10,000-15,000港币,折合每月约2,000-3,000港币,这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可惜的是,新生能够分配到宿舍的概率通常较高,但高年级学生就得靠运气了,很多时候还需要抽签决定。据HKUST学生事务处的数据,每年申请宿舍的学生数量远超可提供床位,竞争比申请大学本身可能还要激烈。

如果你不幸没有抽到宿舍,或者一开始就想体验校外生活,那么在香港租房的压力可就大了。在九龙塘、红磡这些靠近大学的区域,合租一个带独立卫浴的单间,月租金普遍在5,000-8,000港币,而且房间面积通常都很小。如果你想租一个整套公寓,即便是一房一厅,在市区也可能轻易过万港币。在一些稍微偏远的新界区域,如大围、沙田,同样合租的单间可能会便宜到4,000-6,000港币,但通勤时间就会相应增加。香港的房产中介通常还会收取半个月到一个月租金的中介费,加上两个月按金,一次性交的费用就很多了。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吃的了。英国的餐饮文化虽然不如某些国家那么丰富,但如果你会做饭,那生活费就能省下一大截。超市是留学生的好朋友,特别是像Aldi和Lidl这种折扣连锁超市,它们提供的商品价格普遍比Tesco或Sainsbury's便宜20%左右。比如,一升牛奶在Aldi可能只需要1英镑,而在Tesco可能会是1.3英镑。据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英国每周平均食品开销在50-70英镑,如果你经常自己做饭,完全可以控制在每周30-40英镑。我就有朋友,每周固定去Aldi采购,然后自己做饭,一个月下来的伙食费才150英镑左右,比天天外卖省了一大笔。

当然,有时候也想出去改善一下伙食,或者懒得做饭。英国有很多快餐店和连锁餐厅都提供学生折扣,比如通过UNiDAYS或Student Beans平台,像Nando's、Pizza Express等餐厅通常会有10%-20%的折扣。Pret A Manger的咖啡和三明治,只要出示学生证就能打折,这对早八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一份Meal Deal(三明治+饮料+小吃)在Tesco通常是3.5英镑,但如果你有Co-op的学生卡,可能只需要3英镑,这些小折扣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香港,吃的选择就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了,而且价格丰俭由人。大学食堂绝对是省钱的最佳选择,一顿饭通常只需30-45港币,有菜有肉有汤,分量也足。比如,香港城市大学(CityU)的大学饭堂,一份烧味饭通常在35港币左右,比外面餐厅便宜近一半。出了学校,香港的街边小吃和茶餐厅文化简直是留学生的福音。一份叉烧饭或一碗牛腩面,在普通的茶餐厅大概是50-70港币,味道地道又饱肚。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茶餐厅是当地居民日常用餐的首选,其性价比远高于一些连锁快餐店。

如果你想自己做饭,香港的超市价格比英国略高,但也不至于无法接受。百佳(ParknShop)和惠康(Wellcome)是两大主流超市,它们经常会有促销活动。例如,一斤新鲜蔬菜通常在15-25港币,一盒鸡蛋(10个)大约25-35港币。如果你能去到街市(菜市场),价格会更加便宜和新鲜,但需要自己动手挑选。我认识一个在香港读研的朋友,她每周都会去家附近的街市买菜,然后和室友一起做饭,每个月伙食费控制在2,000港币左右,这在香港已经算是非常节俭了。

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伦敦,如果你是全日制学生,可以申请18+ Student Oyster Card,享受30%的交通折扣。据Transport for London(TfL)官网介绍,这可以大大降低你的通勤成本。比如, Zones 1-2的月票,原价可能是150英镑,有了学生折扣后就能省下45英镑。但在伦敦以外的城市,公共交通通常没有那么贵,很多城市学生可以购买季度或年度的公交卡,比如曼彻斯特的Stagecoach学生季票,一个学期大约200英镑,比单次买票划算很多。很多大学城其实很小,步行或骑自行车就能解决大部分通勤需求,这样更是能省下一大笔钱。

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MTR(地铁)、巴士、小巴、电车、渡轮应有尽有。对于全日制学生来说,申请“学生八达通”卡是必须的。有了学生八达通,搭乘MTR和部分巴士都可以享受优惠票价,通常是成人票价的一半。例如,从沙田到尖沙咀的MTR,成人票价大约13港币,学生票就只需6-7港币。据港铁官网数据,学生八达通每年为学生节省了数千港币的交通开支。如果你住在学校附近,或者利用香港丰富的远足径,多走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省钱还能锻炼身体。

留学生活不只是学习,娱乐和社交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也不能因此过度消费。在英国,很多博物馆和画廊都是免费开放的,比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这绝对是文化爱好者的福音。看电影的话,通过UNiDAYS等平台,VUE或Odeon影院经常有学生票折扣,通常能便宜2-3英镑。去酒吧小酌一杯是英国学生常见的社交方式,一品脱啤酒通常在4-6英镑,如果你和朋友在家自己开派对,成本就会低很多。学生社团的活动也通常很便宜,或者直接免费,还能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香港的娱乐方式也很丰富多样。周末可以去郊野公园徒步、爬山,欣赏维多利亚港的美景,这些都是免费的。看电影的话,香港的票价相对较贵,一张成人票通常要100港币以上,学生票可能会便宜10-20港币。KTV(卡拉OK)是香港年轻人很喜欢的娱乐,按小时收费,如果和一群朋友分摊,人均消费在200-300港币左右。香港的商场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但要抵制住购物的诱惑,尤其是在打折季,一不小心就可能把预算花超。大学里也有各种学生社团,参加他们的活动通常是免费或者象征性收费,是结交朋友和丰富课余生活的好方式。

说到省钱,学生折扣绝对是你的秘密武器。在英国,UNiDAYS和Student Beans是两大主流的学生优惠平台,注册后你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折扣码。从服装品牌(ASOS、Boohoo)到电子产品(Apple、Samsung),再到餐饮(Nando's、Pizza Express)和软件服务,几乎涵盖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就通过UNiDAYS获得了10%的苹果教育折扣,直接省下了几百英镑。此外,很多本地商店和餐馆也会有“Student Discount”的标识,结账时出示你的学生证,说不定就能有惊喜。

香港的学生折扣虽然不如英国那么系统化,但依然有很多福利可以挖掘。除了上面提到的学生八达通和部分电影院折扣,一些餐厅、书店、健身房也会对学生提供优惠。比如,一些补习机构或者语言学校,会对本地学生和留学生提供不同的折扣方案。最重要的是要主动询问,在香港购物或消费时,可以礼貌地问一句“有无学生优惠?”(有没有学生优惠?),很多时候都会有意外收获。我有个朋友在买手机的时候,直接问店员有没有学生优惠,结果真的给了一个小折扣,虽然不多,但也是钱啊!

预算规划和记账是管理生活费的基石。很多留学生刚开始可能觉得记账很麻烦,但它真的能让你清楚钱都花在了哪里。你可以用手机App(比如很多银行的App自带消费分析功能,或者一些专业的记账App)来记录每一笔开销,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Excel表格。设定一个每周或每月的生活费上限,并努力遵守。比如说,我给自己定下每周伙食费不超过40英镑的目标,那么每次采购或者外出就餐前,我都会在心里盘算一下。这样做不仅能控制支出,还能让你更有成就感。

聪明的消费习惯也能帮你省下不少。在英国,慈善商店(Charity Shops)是淘宝的好地方,你可以在里面找到价格低廉、质量不错的二手衣物、书籍甚至小家具。一件几乎全新的外套可能只需要10英镑,而它在商场可能要50英镑以上。香港则有Carousell(旋转化物)等二手交易平台,很多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会在上面出售他们的学习用品、小家电,甚至还没用完的生活用品,价格通常非常实惠。我就在上面淘到过一个几乎全新的电饭煲,只花了原价的三分之一。

另外,学会自己动手也是省钱的好方法。比如,自己在家煮咖啡,而不是每天去星巴克或Costa。一杯咖啡可能只要3-4英镑/30-40港币,看起来不多,但一天一杯,一个月就是100英镑/1000港币以上,这笔钱积攒下来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自己修理一些简单的小物件,而不是直接扔掉换新的,也能省下维修费或购置费。在英国,很多大学都会有“Free Cycle”或者“Giveaway”活动,学生可以免费领取或者交换闲置物品,这对于初来乍到需要置办家具和厨具的同学来说非常有用。

如果时间允许,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做一些兼职也能帮补生活费。在英国,持有Tier 4(学生签证)的国际学生通常允许在学期期间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假期期间则没有限制。英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年调整的,据政府官网公布的数据,目前23岁及以上成人最低工资是每小时11.44英镑。在大学图书馆、学生餐厅、咖啡馆或者零售店找到兼职的机会并不少。我有个同学在大学图书馆做兼职,每周工作15小时,不仅能赚到零花钱,还能提前接触到学校的资源,结识更多本地朋友。

香港的国际学生也有兼职规定。根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规定,全日制学生可以在学期期间每周工作不超过20小时,并且只能从事与学业相关的实习工作,或者在校园内工作(校内工作通常没有20小时的限制)。比如,在大学的行政部门、实验室、图书馆兼职,或者做一些助教的工作。虽然校外兼职的选择相对受限,但校内工作不仅能赚到生活费,还能让你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积累宝贵的实习经验。据香港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不少留学生通过校内兼职,有效减轻了经济压力。

所以你看,在英国和香港留学,虽然生活成本不低,但只要你提前做好规划,掌握一些省钱的小技巧,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生活费的管理,其实就是一场与自己的“博弈”,既要满足基本需求,又要兼顾学习和体验。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辛苦,但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独立,也更会精打细算了。

现在,拿起你的手机,下载一个记账App吧!不管是最简单的支出记录,还是详细的预算规划,先迈出第一步,把你预计的住宿、餐饮、交通费用都粗略地列出来。然后,定一个你觉得合理的每周“弹性”开销上限,比如除了固定支出,每周自由支配的钱不要超过100英镑或者1000港币。接下来,等你到了那边,无论是去超市采购,还是和朋友出去玩,每次花钱的时候都想想这个上限,看看自己能不能保持在这个数字之内。记住,这笔钱是用来投资你的留学生活和成长的,每一分都花得明明白白,心里就不会慌,留学之路才能走得更踏实!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