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年花费大公开!

puppy

别慌别慌!我完全懂你们的焦虑,毕竟谁不想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呢?这次我就来跟大家掏心掏肺,把我在新加坡一年实打实的开销给你们摊开看看。从每个月最大的头疼事——租房到底要多少钱,到每天离不开的吃饭(是自己做饭省钱还是食堂划算?)、交通(各种交通方式的花费对比),还有各种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偶尔的小娱乐,我把所有细节都帮你整理好了。文章里不仅有真实数据,还会分享一些我摸索出来的省钱小妙招,告诉你怎么才能在这里既学得开心,又不用整天为钱发愁。看完这篇,你就能对在新加坡一年的花销有个超清晰的认知,再也不用盲猜啦!快来一起看看,你的留学预算到底要怎么规划才最合理吧!

还记得我刚下飞机踏上新加坡土地的那一刻吗?那种激动啊,简直要溢出来了!空气里弥漫着热带独有的湿热,机场里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活力。可兴奋劲儿还没过去,一个现实的问题就像一盆冷水,直接把我浇了个透心凉——我的银行卡余额够撑多久啊?那时候我真的超级焦虑,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月光”了,甚至连“年光”都可能提前体验。毕竟,谁不想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呢?大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尤其是像新加坡这样消费水平并不算低的国家,心里没底那真是太正常了。

别慌别慌!我完全懂你们的焦虑,因为我也是这么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这次我就来跟大家掏心掏肺,把我在新加坡一年实打实的开销给你们摊开看看。我把所有细节都帮你整理好了,从每个月最大的头疼事——租房到底要多少钱,到每天离不开的吃饭、交通,还有各种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偶尔的小娱乐,甚至还有那些你可能没想到的隐形开销,我都会一一揭秘。文章里不仅有真实数据,还会分享一些我摸索出来的省钱小妙招,告诉你怎么才能在这里既学得开心,又不用整天为钱发愁。看完这篇,你就能对在新加坡一年的花销有个超清晰的认知,再也不用盲猜啦!快来一起看看,你的留学预算到底要怎么规划才最合理吧!

新加坡一年花费大公开!

要说在新加坡生活,最大的开销是什么?那毫无疑问就是租房了!这简直是每月预算的半壁江山,甚至可能更多。我刚来的时候,因为不了解情况,差点就租了一个超出预算太多的地方。幸好当时学长提醒了我,不然我的钱包可能从一开始就“大出血”了。新加坡的住宿选择其实不少,从大学宿舍到组屋(HDB)再到私人公寓(Condo),价格差异非常大。我当时比较了很久,最后选择了住在离学校相对近的HDB普通房。

咱们先聊聊大学宿舍吧,这通常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刚来的新生来说。像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这类顶尖学府,都会为学生提供校内宿舍。据我了解,NUS的宿舍费用,根据房型和是否带空调,每月大概在300到700新币之间。比如,单人间通常比双人间贵,带空调的房间又会比不带空调的贵一些。NTU的宿舍价格也差不多,我一个在NTU的朋友告诉我,他住的双人间,每月租金在300-400新币左右,还不包空调费,电费是另外算的。不过,大学宿舍的申请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单人间,常常供不应求。所以,如果你想住学校宿舍,一定要提早申请,而且要做好被分配到双人间甚至三人间的心理准备。我当时就是因为申请晚了,没能抢到学校宿舍,才不得不往外找房子的。

然后就是最常见的HDB(组屋)了,这是新加坡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住房,价格相对亲民。我当时找的就是HDB的普通房。这种房型通常是和屋主或者其他租客合租,共享厨房和卫生间。我住在新加坡东部的一个HDB普通房,离MRT站大概步行10分钟,房租是每月850新币,水电网全包。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划算的了,因为我周围有些朋友,住在更靠近市中心的HDB普通房,价格能达到1000-1200新币。根据新加坡房地产网站PropertyGuru的数据,2024年新加坡HDB普通房的租金中位数大概在800-1200新币之间,具体取决于地段、楼层、装修和房东。如果你想省钱,可以考虑租一个没有空调的房间,或者选择离市中心稍远一点的区域。我当时看房的时候,也看过一些比较偏僻的HDB,价格甚至能低到700新币,但是通勤时间就会大大增加,大家需要自己权衡一下。

私人公寓(Condo)是更高端的选择,通常设施更完善,比如有泳池、健身房、24小时安保等等。当然,价格也水涨船高。我一个土豪朋友,家里条件比较好,他就租了一个Condo的普通房,每月租金高达1500新币。他的房间比我的大不少,而且公寓楼下就有健身房和泳池,生活品质确实更高。据新加坡房地产网站SRX的报告显示,2024年新加坡Condo普通房的租金中位数大概在1200-2000新币,具体价格也受地段和公寓设施影响。如果你预算充足,或者非常看重居住环境和便利设施,Condo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个人觉得,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HDB普通房是比较平衡的选择,既能保证基本生活品质,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压力。

所以说,光是租房这一项,你每个月至少要准备700-1500新币的预算。我自己一年算下来,光房租就花掉了850 * 12 = 10200新币,这真是个大头啊!

搞定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每天都要面对的“吃”了。新加坡可真是个美食天堂,从街头小贩中心到高级餐厅,选择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我刚开始的时候,总想着尝遍所有美食,结果发现钱包根本扛不住!后来我才摸索出一套省钱又美味的吃饭策略。

新加坡最经济实惠的吃饭方式,当然是去小贩中心(Hawker Centre)了。这里汇集了各种地道美食,而且价格亲民得让人感动。我基本上每天午餐和晚餐,如果不在学校,都会选择去小贩中心解决。一碗香喷喷的叻沙、一份海南鸡饭、一碟炒粿条,通常价格在4-8新币之间。我最常去的小贩中心,一份鸡饭只要4.5新币,加个鸡蛋也就5.2新币,味道还超级棒。根据新加坡旅游局的数据,小贩中心的大多数餐食价格都在5-8新币左右,对于学生党来说真的是福音。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我每天都在小贩中心吃两顿饭,每顿平均6新币,那一天就是12新币,一个月大概就是360新币。

大学食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价格和小贩中心不相上下,甚至有些还会更便宜一点。我在NUS的朋友告诉我,学校食堂里一份饭菜套餐大概在3-7新币。我有时候也会去学校食堂,通常一份饭+一份菜+一个汤,大概也就5新币左右,而且环境比小贩中心更干净整洁,还有空调吹。这对于在校学习的同学来说,真的非常方便。

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偶尔会怀念家乡的味道,或者想自己动手做饭,那超市采购就必不可少了。新加坡主要有几家大型超市,比如FairPrice、Sheng Siong和Cold Storage。其中FairPrice和Sheng Siong价格相对更平民,Cold Storage则偏向进口商品,价格会更高一些。我通常会在FairPrice购买食材,自己做饭确实能省下不少钱。比如,一包鸡胸肉(大约500克)可能在5-7新币,一袋米(5公斤)在10-15新币,蔬菜水果的价格也比较合理。我大概每周会去超市采购一次,每次花费30-50新币,主要买一些肉、蔬菜、鸡蛋和面包。这样算下来,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的食材开销大概在120-200新币。我通常是早餐和一部分晚餐自己做,午餐和另一部分晚餐在外面吃,这样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控制预算。我发现,如果每天都自己做饭,一个月能把伙食费控制在300新币以内,这比每天都外食要省下至少100新币。

偶尔我也会和朋友去一些咖啡馆或者特色餐厅小聚,这时候人均消费就会高很多,一杯咖啡可能要5-8新币,一份意面或者简餐可能就要15-25新币了。我大概每个月会有一两次这样的“奢侈”消费,每次大概花费30-50新币。所以,把这些零散开销加起来,我每个月的伙食费大概在400-550新币之间。一年下来,吃饭就花掉了大概4800-6600新币,这可是仅次于房租的第二大开销了。

解决了吃住,接下来就是“行”了。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MRT(地铁)和巴士网络覆盖了全岛,出行非常便利。我基本上都是靠公共交通出行,极少打车,除非是赶时间或者去特别偏僻的地方。

我日常出行主要就是靠一张EZ-Link卡。这张卡和香港的八达通差不多,充值后刷卡乘车,非常方便。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是按距离收费的,每次乘坐MRT或巴士的费用大约在0.99新币到2.30新币之间,具体取决于你的行程距离。我每天从住处到学校,单程大约需要1.5新币。这样算下来,我每天往返学校大约花费3新币。如果我周末出去玩,可能一天会花掉4-6新币。根据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公布的数据,成人公共交通的平均单程票价大概在1.5新币左右。我每个月用于交通的费用大概在80-120新币。一年下来,交通费大概是960-1440新币。

当然,新加坡也有打车软件,比如Grab和GoJek。它们非常方便,特别是在下雨天或者深夜公共交通不便的时候。但是打车费用就相对高昂了,短途出行可能就要10-15新币,高峰时段还会出现溢价。有一次我赶着去机场,从学校打Grab过去,花了差不多25新币。所以我建议大家,除非是紧急情况或者和朋友拼车,否则还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你住的地方离学校比较近,或者通勤路线单一,那交通费会相对低一些。如果你住得远,或者经常需要去不同的地方实习、兼职,那交通费就会相应增加。

有些朋友还会选择购买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特别是如果你的学校或者住所附近有良好的自行车道。一辆二手自行车可能只需要几十到一百多新币,长期来看也能省下不少交通费。但我因为住的楼层比较高,而且新加坡天气炎热多雨,骑车并不是我的首选,所以还是乖乖刷我的EZ-Link卡吧。

除了吃喝拉撒,我们还需要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通讯。水电网费通常包含在房租里,如果你是和屋主合租,很大概率是全包的。但如果你是整租一套房,或者和朋友一起合租,那这些费用就需要你们自己承担或者分摊了。据新加坡能源集团(SP Group)的数据,一个普通三居室HDB公寓的月均水电煤气费大约在150-250新币,具体取决于家庭人数和空调使用频率。我当时是和房东一起住,所以水电网都是包含在房租里的,这一点帮我省了不少心。

手机通讯方面,新加坡的电信公司主要有Singtel、StarHub和M1,这三家是传统运营商。此外,还有一些虚拟运营商,比如GOMO、Circles.Life、MyRepublic等,它们通常会提供更优惠的SIM-only套餐,也就是只提供SIM卡和流量,不绑定手机。我刚来的时候办的是Singtel的预付费卡,后来转成了GOMO的SIM-only套餐。我选的是每月25新币,包含40GB流量、300分钟通话和200条短信的套餐。这个套餐对于我来说完全够用,甚至流量都用不完。据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的数据,一个普通成年人每月手机费大约在20-50新币。如果你是重度流量使用者,或者需要国际通话,费用可能会更高一些。但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像我这样的25-30新币的套餐就已经很足够了。我一年花在手机费上的钱,大概就是25 * 12 = 300新币。

虽然学费是大头,但那是入学前就确定好的,我们今天主要聊的是日常生活开销。不过,学习过程中也少不了额外的花费。比如,课本、文具、打印费等等。我刚来的时候,一股脑地买了很多新课本,后来才发现很多课程的指定教材都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借到,或者在学长学姐那里买二手书,甚至网上也能找到电子版。我后来就很少买新书了,每年在课本和学习用品上的花费大概在100-200新币。打印费方面,学校通常会有打印服务,价格也很便宜,我每月大概会花10-20新币用于打印资料和作业。所以,学习相关的杂费一年大概200-400新币。

说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想,留学生活是不是就只有学习和省钱了?当然不是!偶尔放松一下,享受一下新加坡的精彩生活,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娱乐和社交活动也是一笔开销,但完全可以通过巧妙的规划来控制。

电影院是很多学生周末放松的好去处。新加坡的电影票价,在非高峰时段(工作日白天)大概是8-10新币,高峰时段(周末或晚上)则要12-15新币。我通常会和朋友选择在工作日晚上看电影,或者使用学生优惠。有些影院在特定日期也会有学生票优惠。我平均每个月会看1-2场电影,这样算下来,每月电影开销大概在15-20新币。我一年在电影上的花费,大概就是180-240新币。

新加坡有很多美丽的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比如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植物园(Botanic Gardens)等。其中植物园是免费开放的,而滨海湾花园的部分区域需要门票。例如,滨海湾花园的两个冷室(Cloud Forest和Flower Dome)联票,对于国际游客来说大概是28新币,但学生通常会有优惠。我记得当时我凭借学生证买票,可以享受一点折扣。像圣淘沙岛上的环球影城,门票就比较贵了,通常在80-90新币左右,我只去过一次。我个人更倾向于探索那些免费或低成本的户外活动,比如在东海岸公园骑行、去榜鹅水道公园散步,或者在鱼尾狮公园吹海风,这些都是免费的乐趣。我每月用于娱乐的开销大概在30-50新币,一年下来就是360-600新币。

社交活动方面,和朋友出去聚餐、唱KTV或者去酒吧小酌一杯,这些都会产生费用。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偶尔会和朋友们一起去KTV,人均大概20-30新币。如果去酒吧,一杯酒可能要15-25新币。我个人比较喜欢和朋友在家聚餐,大家一起做饭,或者买点小吃零食,这样既能增进感情,又比在外面吃饭便宜很多。所以,我的社交开销控制得比较好,每个月大概20-40新币。一年大概240-480新币。

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比如洗漱用品、清洁用品、偶尔买件衣服等等。这些虽然单笔金额不大,但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发现FairPrice超市经常会有一些生活用品的促销活动,我会趁着打折的时候多囤一些。例如,一瓶洗发水可能在8-15新币,牙膏4-8新币,洗衣液10-20新币。我每个月在这方面的开销大概在30-60新币,一年大概360-720新币。

不要忘了,留学在外,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开销。比如,偶尔生病看医生,新加坡的医疗费并不便宜。我之前有一次不小心感冒发烧,去看了诊所,挂号费加上药费,一次就花了我差不多80新币。所以,购买一份合适的医疗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大学在入学时也会要求学生购买。另外,万一手机坏了、电脑出问题了,维修费用也得算进去。还有,比如办理签证续签、更新学生证等行政费用,虽然不多,但也不能忽略。我建议大家,无论你的预算有多紧张,都应该留出一笔紧急备用金,大概500-1000新币,以备不时之需。

综合我上面提到的这些开销,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

我自己一年的大致花费是这样的:

  • 房租:每月850新币 * 12个月 = 10200新币
  • 伙食费:每月500新币 * 12个月 = 6000新币(我比较喜欢尝试不同美食,偶尔也自己做饭)
  • 交通费:每月100新币 * 12个月 = 1200新币
  • 手机费:每月25新币 * 12个月 = 300新币
  • 学习杂费:每年200新币
  • 娱乐社交:每月50新币 * 12个月 = 600新币
  • 生活用品:每月40新币 * 12个月 = 480新币
  • 紧急备用金:建议留出500-1000新币,但我们不算入每年固定支出,只做建议。

这样算下来,我一年在新加坡的非学费开销,大约是10200 + 6000 + 1200 + 300 + 200 + 600 + 480 = 18980新币。这大概就是人民币9.5万元左右(按1新币≈5人民币汇率计算)。这还是在我比较节省,并且享受了房租全包水电网的情况下。如果你的房租更高,或者水电网需要自付,又或者你更喜欢出去玩、下馆子,那这个数字还会往上涨。

我发现,最大的省钱空间其实就在租房和饮食这两个大头上面。如果你能申请到大学宿舍,那每个月就能省下几百新币的房租。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自己做饭,或者只去小贩中心和学校食堂,那饮食开销也能大大降低。我有个朋友,他住学校宿舍,大部分时间自己做饭,他每个月的总开销就能控制在800-1000新币左右,一年下来差不多也就1万新币出头,比我少了将近一半。

所以,我的经验告诉我,在新加坡留学,你真的需要有意识地去规划你的预算。别看平时几十新币的小钱,累积起来就成大钱了。我强烈建议大家,可以下载一个记账App,每天记录自己的开销,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每个月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预算上限,努力去遵守它。而且,新加坡有很多免费的资源,比如图书馆、公园、免费讲座等等,都可以好好利用起来。学生证在很多地方都能打折,去消费之前多问一句“有没有学生优惠”,可能就能为你省下不少钱。

另外,如果你时间允许,也可以考虑兼职打工。新加坡政府允许留学生在特定条件下兼职,比如在校内打工,或者获得学校批准后在校外兼职。这样不仅能赚点生活费,还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我身边就有朋友在咖啡馆兼职,每个月也能赚几百新币,大大缓解了经济压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也是一个独立成长的过程。学会理财,管理自己的金钱,是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所以,别再只盯着那些昂贵的账单发愁了,是时候拿出你的小本本,或者打开你的记账App,开始认真规划你的留学预算了。相信我,只要你用心规划,你完全可以在新加坡过上既开心又不用为钱发愁的留学生活。你现在就可以开始把你每个月的固定开销列出来,然后看看哪里可以稍微压缩一下,是不是能多省出一点钱来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呢?加油,未来的你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