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刚到本乡那会儿,第一次去参加研究生研讨会,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片”的现场直播。明明来日本前日语能力考N1都过了,自认为日常交流没问题,结果一进会议室,教授慢悠悠地说了句:“まあ、その件は、ええと、もう少し議論の余地があると言いますか…”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句话每个单词都认识,连起来怎么就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呢?然后日本同学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语速快得像机关枪,还夹杂着各种「なるほど、それは一理ありますね」或者「しかしながら、別の観点から見ると…」之类的表达,大家还时不时会心一笑,一副“都懂”的样子。我呢,就坐在那里,全程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内心却是十万个问号和一万匹羊驼在奔腾,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完全插不上话。会后,旁边一个日本同学问我:“今日の発表、何か意見ありますか?” 我支支吾吾半天,憋出一句“とても勉強になりました”,心里那个挫败感啊,简直要溢出来了。这种在课堂上、研讨会上,明明语言能力应该够用,却总感觉被一堵无形的墙隔绝开来的体验,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深有体会吧?特别是本乡这种地方,学术氛围是浓郁,但那“本乡日本语”也真是让人抓狂,感觉它自带加密功能,不光听不懂弦外之音,连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成了奢望,论文更是写得磕磕绊绊,学习效率也因此大打折扣。别担心,我们都经历过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痛苦,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秘,我们这些过来人是怎么一步步“驯服”这“本乡日本语”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听不懂教授或同学的话,不仅仅是因为语速快或者词汇量不足,更深层的原因是没能抓住那些“言外之意”和“气氛”。日本社会讲究“察言观色”、“读空气”,学术讨论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教授在发表观点时,很少会直接地说“我认为这是错的”,他们可能会委婉地表达为「その点については、もう少し慎重な検討が必要かもしれませんね」或者「別の角度からのアプローチも有効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如果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你可能觉得教授只是在提供建议,但实际上,他可能是在暗示你的观点存在不足,甚至需要推翻重来。我就有同学因为没能领会到教授的这种暗示,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论文,结果返稿时被要求大面积修改,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2023年度外国人留学生在籍状況調査結果》,截至2023年5月1日,日本的大学(学部、大学院)共有约27.9万名留学生,其中,许多人都在为适应这种微妙的语言环境而努力挣扎。
所以,要搞定“本乡日本语”的听力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捕捉那些“潜台词”。这不像我们学英语时,可以直接通过关键词和逻辑连接词来理解。日语中,往往需要关注语调、停顿、重复的频率、甚至是教授的表情和眼神。比如,如果教授在提及某个文献或观点时,特意加重了语气,或者稍微停顿了一下,那很可能就是他认为这个点非常关键,或者暗示你需要深入挖掘。有个朋友分享过他的经验,他会在每次研讨会后,把教授或同学提到的一些模糊不清但又感觉很重要的句子记录下来,然后私下里去请教日本同学或者学长学姐,问他们“这句话在这种语境下通常是什么意思?” 多问几次,你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东京大学就设有专门的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提供日语学习支持和生活咨询服务,他们的语言课程中,其实也会涉及一部分日本文化和沟通习惯的讲解,如果你有空,去咨询一下他们的老师,也许能获得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当然,光听懂还不够,还得敢说,会说。很多留学生,包括我,最初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在发表意见时,要么太直接,要么太冗长,都显得不够“日本式”。在日本的学术场合,表达观点时需要兼顾“礼仪”和“逻辑”。直接打断别人的发言或者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否定别人的观点,通常会被认为是不太礼貌的行为。学会使用一些缓冲性的表达,比如「恐れ入りますが、一点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来提问,或者「私の理解が間違っていたら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来提出疑问,能够让你的发言听起来更温和,更容易被接受。我认识一个韩国同学,他刚来时发言非常直接,后来他在每次发表前都会给自己列一个“缓冲表达清单”,比如「あくまで私の見解ですが…」、「〜という側面も考慮に入れるべき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之类的,使用几次后,他发现大家对他观点的接受度明显提高了。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数据,每年有大量国际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来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非正式的交流场合,其实是锻炼“本乡日本语”口语的绝佳平台。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需要主动创造机会。不要总是和同胞抱团,那样你的日语很难有质的飞跃。鼓起勇气去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志愿者项目,甚至是找一份打工。在这些环境中,你会被迫使用日语,并接触到更地道的表达。有个学姐分享过她的成功秘诀,她刚来日本就加入了学校的辩论社团,虽然一开始每次发言都紧张得手心冒汗,词不达意,但强制自己每周都进行高强度的日语输出和逻辑训练,几年下来,她的日语口语不仅变得流畅,而且在学术辩论中也能游刃有余。日本各大学都非常鼓励国际学生融入当地生活,例如京都大学就拥有超过200个学生社团,从体育类到文化艺术类应有尽有,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你结交到日本朋友,还能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提升日语水平。
除了听和说,阅读和写作也是“本乡日本语”的重头戏,尤其是在写论文的时候,简直是每个留学生的噩梦。学术日语的词汇、句式、篇章结构都和日常日语大相径庭。比如,论文中常用的「〜である」体的表达,以及各种复杂的复合句、敬体与常体的混用(通常是结论常体,论述部分敬体),都让人头疼。我第一次写学期报告时,为了避免犯错,几乎每个句子都要在Google上反复确认是不是地道的学术表达,耗费了大量时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小技巧,就是多阅读优秀的日本学者写的论文或专著,把里面常用的句式、表达、段落衔接方式都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学术日语语料库”。模仿着去写,会比自己从头摸索快得多。很多日本大学都设有“ライティングセンター”(Writing Center),比如东京大学的国際学術交流課就提供了写作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提供写作指导,甚至细致到标点符号和表达习惯。据我所知,利用过这些服务的同学普遍反映论文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在撰写论文时,对文献的引用和综述也是一大挑战。日本的学术规范对引用格式、文献整理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比如日文文献的作者名、年份、出版社、页码等都有固定的书写格式。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在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被导师要求反复修改了三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直接办法就是,严格遵循指导教授或研究科给出的格式手册。如果没有,也可以参考你所在领域顶级期刊的论文格式。另外,善用各种文献管理工具,比如Zotero、Mendeley,能够帮你自动整理引用格式,虽然可能需要手动调整一些日文特有的细节,但已经能省去大量基础工作。日本学術振興会(JSPS)每年都会资助大量研究项目,他们的研究报告和论文范本也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可以帮助你了解日本学术界公认的写作规范和表达习惯。
学术发表环节,无论是口头发表还是海报发表,都充满了挑战。口头发表不仅要做到内容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还要注意时间控制、语速、语调,以及与听众的互动。很多留学生在发表时,因为过于紧张,语速过快或者眼神躲闪,都会影响发表效果。我以前每次发表前,都会把发表稿打印出来,对着镜子练习至少十遍,确保自己能够流利、自信地讲出来,并且会特意在一些关键点放慢语速,以便听众理解。海报发表则需要更精炼的语言和视觉化的呈现能力。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经常会举办各种面向学生的科研发表竞赛,这些比赛的评分标准中,除了研究内容本身,发表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能力也占有重要比重。提前了解这些机构的评判标准,对提升自己的发表能力非常有帮助。
融入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适应,更重要的是与日本同学建立友谊,理解当地的文化。这其中的“本乡日本语”就不是那么正式,而是更日常、更随意,但又带着日本特有的细致和体贴。比如,一起吃饭时,大家可能会用「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来结束,还会相互谦让,这些都是无声的交流。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几个日本同学一起去居酒屋,大家边喝边聊,一开始我还是小心翼翼地用敬语,后来他们发现我有点拘谨,就主动说「ため口でいいよ」(用普通话就好),那一刻我感觉心里的隔阂一下子就消失了。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报告,国际学生与当地学生建立联系,是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关键。很多日本大学都设有“バディ制度”(Buddy System)或者“チューター制度”(Tutor System),专门为国际学生配对日本学生,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并提供日语交流的机会。例如,早稻田大学的国际部就积极推广“Waseda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etwork (WISN)”,鼓励日本学生和国际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还有一点,就是大胆地去犯错。语言学习的路上,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进步的必经之路。不要因为害怕说错话、写错字而裹足不前。很多时候,日本人是很宽容的,他们理解你是外国人,反而会因为你努力用日语交流而感到高兴。我就有几次在课堂上表达不清,教授和同学都会耐心倾听,甚至会帮我纠正,并用更地道的表达方式告诉我。如果你一直不敢尝试,那你的“本乡日本语”永远只会停留在课本上。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的数据,每年有数百万外国人来到日本,其中不乏很多零基础学习日语的人,他们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犯错,一步步掌握了日语。所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
最后,我想说的是,语言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它需要持续的投入、耐心和毅力。一开始可能会很艰难,甚至会让你感到沮丧,但请你相信,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当你发现自己能听懂教授的“弦外之音”,能流利地在研讨会上发表观点,能写出一篇篇有理有据的论文,甚至能和日本同学开怀畅饮、谈天说地时,你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所以,别再把你的字典锁在抽屉里啦!赶紧打开那些平时让你头疼的学术论文,试着用我今天说的这些方法去啃它,哪怕只是一小段,也比什么都不做强。勇敢地去找日本同学聊聊天,哪怕只是从「今日の天気は…」开始,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语言能力就像肌肉一样,越锻炼越强壮,你总要从某个地方开始发力的!